输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716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用于在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的移送机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并排排布;所述移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滚筒输送线下方的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安装在升降座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同向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移送机构,可在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从而可提高使用便捷性;而且,其结构紧凑,可节省空间,从而有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或者加工现场常采用输送组件。现有的输送组件一般包括第一滚筒输送线和第二滚筒输送线。而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作为现有的装置,一般包括若干个依次间隔排列并可做旋转运动的滚筒,在使用时,通过外界的电机带动滚筒转动,以对输送对象进行输送。目前,一般将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首尾衔接,以通过第一滚筒输送线将输送对象输送至第二滚筒输送线上。但为了满足传输需求,还常常将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呈并排排布,但现有的输送组件无法在并排排布的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从而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组件,其可在并排排布的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用于在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的移送机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呈并排排布;所述移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滚筒输送线下方的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正对于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一输送带、正对于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二输送带、安装在升降座上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同向传输。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座上并朝上延伸的安装架、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枢接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绕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二输送带绕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由电机驱动做旋转运动。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第二输送带的上表面均形成为用于放置输送对象的放置面,且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与第二输送带的上表面平齐。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沿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输送带所正对的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输送带所正对的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共线。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为活塞杆与升降座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滚筒输送线用于将输送对象输送至第一输送带上;该输送组件还包括正对于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挡板、用于驱动挡板升降的第二气缸;所述挡板、第一输送带沿着第一滚筒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移送机构,可在并排排布的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从而可提高使用便捷性;而且,其结构紧凑,可节省空间,从而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移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第一滚筒输送线;20、第二滚筒输送线;30、移送机构;31、升降座;32、升降驱动部件;33、第一输送带;34、第二输送带;41、第一主动轮;42、第一从动轮;5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输送线10、第二滚筒输送线20、用于在第一滚筒输送线10与第二滚筒输送线20之间移送输送对象的移送机构30;所述第一滚筒输送线10、第二滚筒输送线20呈并排排布;所述移送机构30包括位于第一滚筒输送线10下方的升降座31、用于驱动升降座31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32、正对于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一输送带33、正对于第二滚筒输送线20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二滚筒输送线20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二输送带34、安装在升降座31上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33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P1横向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34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二滚筒输送线20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P2横向输送;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33和第二输送带34同向传输。所述第一输送带33的上表面、第二输送带34的上表面均形成为用于放置输送对象的放置面,且第一输送带33的上表面与第二输送带34的上表面平齐。具体的,第一输送带33、第二输送带34沿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P1依次排布。所述第二输送带34所正对的第二滚筒输送线20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P2与第一输送带33所正对的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P1平行或共线。而根据公知常识,所述滚筒间隙区即为滚筒输送线的相邻两个滚筒之间的间隙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输送对象输送至第一滚筒输送线10正对于第一输送带33的位置,升降驱动部件32工作带动升降座31连同第一输送带33、第二输送带34上升,此时,第一输送带33将第一滚筒输送线10上的输送对象托起,而与此同时,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输送带33顺时针传输使输送对象随着第一输送带33向着第二滚筒输送线20和第二输送带34移动,而随着第一输送带33的输送,输送对象移动至第二输送带34上,并通过第二输送带34的顺时针传输可将输送对象输送至正对于第二滚筒输送线20的位置,之后,升降驱动部件32带动升降座31连同第一输送带33、第二输送带34下降,使输送对象承放在第二滚筒输送线20上,从而可将输送对象从第一滚筒输送线10移动至第二滚筒输送线20上。当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驱动第一输送带33、第二输送带34逆时针传输,还可将输送对象从第二滚筒输送线20输送至第一滚筒输送线10上。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座31上并朝上延伸的安装架、第一主动轮41、第一从动轮42、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主动轮41、第一从动轮42、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枢接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33绕设在第一主动轮41和第一从动轮42上;所述第二输送带34绕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一主动轮41、第二主动轮由电机驱动做旋转运动。在工作过程中,启动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轮41、第二主动轮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输送带33、第二输送带34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轮41、第二主动轮可分别通过不同电机驱动,当然,为了节省成本,所述第一主动轮41、第二主动轮可共用同一电机。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2为活塞杆与升降座31连接的第一气缸。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装配。第一滚筒输送线10用于将输送对象输送至第一输送带33上;该输送组件还包括正对于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滚筒间隙区的挡板51、用于驱动挡板51升降的第二气缸;所述挡板51、第一输送带33沿着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布。而在其中一输送对象移动至第一输送带33上时,可利用挡板51对后面的输送对象进行挡设,以避免多个输送对象同时移动至第一输送带33上。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在第一滚筒输送线10的首尾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输送组件

【技术保护点】
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用于在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的移送机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呈并排排布;所述移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滚筒输送线下方的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正对于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一输送带、正对于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二输送带、安装在升降座上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同向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筒输送线、第二滚筒输送线、用于在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之间移送输送对象的移送机构;所述第一滚筒输送线与第二滚筒输送线呈并排排布;所述移送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滚筒输送线下方的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正对于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一输送带、正对于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并适于穿设于该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第二输送带、安装在升降座上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一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用于将输送对象沿着第二滚筒输送线的滚筒间隙区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同向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座上并朝上延伸的安装架、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枢接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绕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田许冬瑾李建华余莹莹欧阳百发郭炳坚谢万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