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属于炉具技术领域,并包括炉体、风机、进风卡位管,并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炉体包括内筒及外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之内,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存在一换气空间;所述进风卡位管包括总管及三歧管;所述三歧管一端与所述换气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风卡位管分流垃圾,避免垃圾堵在炉体内靠进料口端,同时还能通过进风卡位管补充新鲜充量,提高火焰中心的温度,增加垃圾燃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炉具,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生活垃圾,目前通常使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垃圾填埋技术,然而,随着城市用地的逐渐减少,人们也在寻找替代垃圾填埋技术的方案;另一种方式就是焚烧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在焚烧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而且生活垃圾由于种类繁多,其中的可燃物的密度、形状、化学性质、燃烧特效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普通焚烧方式当中许多可燃物都不能充分燃烧,而且在不完全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黑烟及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以及危害人类的健康。另外,垃圾在露天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由于垃圾燃烧时的灰渣不完全燃烧,最终导致部分不完全燃烧颗粒随上升的热气冲出焚烧炉,同时,垃圾在倒入垃圾焚烧炉时,如果垃圾焚烧炉比较高,从垃圾焚烧炉的侧面倾倒垃圾时,垃圾通常会堵在炉体内靠进料口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来防止不完全燃烧颗粒逸出炉外,并且能够避免垃圾堵在进料口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风机、进风卡位管,并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风卡位管包括总管及三歧管;所述炉体包括内筒及外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之内,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存在一换气空间;所述三歧管一端与所述换气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上部一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背对所述进料口所在方向;所述三歧管中一歧管高于另外两歧管,在水平方向上,位置最高的歧管朝向所述进料口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另外两歧管与位置最高的歧管错开;所述风机吸入新鲜充量进入所述换气空间并且通过所述气孔进入内筒。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进料斗;所述风机的吸气口与所述进料斗连通,并且从所述进料斗吸入新鲜充量进入所述换气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包括顶板、倾斜设置的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连接板以及进料门,并开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门包括第一旋转部及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 部与所述连接板旋转连接,旋转轴为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第二旋转部旋转连接,旋转轴为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底板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顶板相贴,所述第一旋转部的旋转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底板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顶板相贴,所述第一旋转部的旋转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底板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部的旋转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底板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门的最大旋转半径等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到位于其正下方的底板的垂直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旋转部的旋转半径。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两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进风卡位管分流垃圾,避免垃圾堵在炉体内靠进料口端,同时还能通过进风卡位管补充新鲜充量,提高火焰中心的温度,增加垃圾燃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炉进料门关闭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下炉体(从进料口方向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上炉体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卡位进风管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进料斗的剖视图(进料门未剖)。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垃圾焚烧炉包括一下炉体1、一上炉体2、一排烟管3、一引风部4、一风机5及一进料斗6,并开设有一排渣部7、一烟气仓8及一进风卡位管9。所述下炉体1和上炉体2组成炉体。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下炉体1包括一外筒11、一内筒12、一内置水箱13、一第一集灰凹盘14、一第二集灰凹盘15和一助燃器16,所述外筒体11、所述内筒体12、所述第一集灰凹盘14、所述第二集灰凹盘15围绕形成换气空间17。所述外筒11包括一外筒体111,一密封板112和一底板113。所述外筒11为中空结构,所述密封板112设置在所述外筒体111顶部,并且与所述上炉体2连接,用于封闭所述外筒 体111顶部的空隙,防止火焰逸出所述垃圾焚烧炉,使火焰进入所述上炉体2。所述底板113设置在所述外筒体111底部。所述内筒12设置在所述外筒11内,并包括内筒体121、换气缩口122及烘干落渣盘123。所述内筒体121为中空结构,内腔与所述进料斗6的内腔连通,所述换气缩口122设置在所述内筒体121之上,并且开设有若干进风口1221;所述烘干落渣盘123呈倒锥形,上部与所述内筒体121连接,底部开设有第一落渣口1231,盘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集灰凹盘14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换气口1232。优选地,所述进风口1221的轴线方向朝向所在位置的切向方向倾斜,使所述下炉体1内的火焰呈螺旋状,增加空气与燃烧颗粒的混合程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垃圾被倾倒入所述内筒12中进行燃烧,所述内筒12作为炉体的烘干室及燃烧室使用。所述第一集灰凹盘14上表面呈倒锥圆台形,设置在所述外筒11内,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渣口1231之下,并开设有第二落渣口141,并且与所述内筒12之间存在间隙用于给所述内筒12导入新鲜充量。优选地,所述第一落渣口1231与所述第二落渣口141同轴。所述第二集灰凹盘15上表面呈倒锥圆台形,设置在所述外筒11内,底部中间开设有第一落灰口151。所述第一落灰口151与所述内筒12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落灰口151通过所述换气缩口122与所述内筒12连通。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内筒12还包括连接体124,所述连接体124中空,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集灰凹盘15上表面与所述内筒12内腔,所述外筒体11、所述内筒体12、所述第一集灰凹盘14、所述第二集灰凹盘15、所述连接体124围绕形成换气空间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124开设有风口,用于补充新鲜充量。请结合参阅图4,所述内置水箱13设置在所述外筒11内,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集灰凹盘15之上,还与外部连通。所述内置水箱13开设有水蒸气排出口131,所述水蒸气排出口131与所述外筒11内腔、所述内筒12内腔连通。所述内置水箱13通过吸收燃烧的热量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给燃烧时未燃烧完全的颗粒增加水分使其沉降掉落。优选地,所述水蒸气排出口131开设在所述内置水箱13的顶面或者侧面,当所述水蒸气排出口131开设在所述内置水箱13顶面时,所述水蒸气排出口131上方设置有挡灰板,所述挡灰板用以防止灰尘落入所述内置水箱13;所述内置水箱13与外部水箱(图未示)连通,所述外部水箱的最高设计水位不高于所述水蒸气排出口131;所述内置水箱13的水平投影与所述第一落灰口151的水平投影不重叠。所述助燃器16两端分别开设有端口162,两所述端口162连通,一端伸入所述内筒12,并且填充有具有空隙的固体阻燃材料161,另一端伸出所述外筒11用于添加助燃剂。优选地, 所述助燃器16的两端端口162的高度不低于中间连通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焚烧炉,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风机,并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进风卡位管,所述进风卡位管包括总管及三歧管;所述炉体包括内筒及外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之内,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存在一换气空间;所述三歧管一端与所述换气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上部一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背对所述进料口所在方向;所述三歧管中一歧管高于另外两歧管,在水平方向上,位置最高的歧管朝向所述进料口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另外两歧管与位置最高的歧管错开;所述风机吸入新鲜充量进入所述换气空间并且通过所述气孔进入内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风机,并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进风卡位管,所述进风卡位管包括总管及三歧管;所述炉体包括内筒及外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之内,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存在一换气空间;所述三歧管一端与所述换气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上部一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背对所述进料口所在方向;所述三歧管中一歧管高于另外两歧管,在水平方向上,位置最高的歧管朝向所述进料口方向,在垂直方向上,另外两歧管与位置最高的歧管错开;所述风机吸入新鲜充量进入所述换气空间并且通过所述气孔进入内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进料斗;所述风机的吸气口与所述进料斗连通,并且从所述进料斗吸入新鲜充量进入所述换气空间;在水平方向上,位置最高的歧管分别与另外两歧管之间的角度为15°到9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包括顶板、倾斜设置的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连接板以及进料门,并开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门包括第一旋转部及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瑞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