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冷却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1587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内具有冷却水道,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道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系统换热器,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位于所述电机的壳体之外,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进风道和回风道;以及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道或所述回风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冷却系统,可以对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都进行较好的冷却,电机的工作更稳定,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和具有该电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机冷却一般采用水冷方式,也就是使冷却液在电机筒体的水道内循环流动,通过电机筒体水道中的循环冷却液带走定子铁芯发出的热量。相关技术中的电机转子产生的热量无法很好地冷却,易导致电机转子过热。对于电动汽车常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来说,转子中的永磁体温度过高时存在加速退磁的风险,进而导致电动机效率和性能的降低,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电机冷却系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冷却系统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内具有冷却水道,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道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系统换热器,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位于所述电机的壳体之外,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进风道和回风道;以及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道或所述回风道上。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通过水冷与风冷的结合,可以对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都进行较好的冷却,且将风冷的冷却系统换热器设置在电机之外,防止风冷对水冷的干扰,电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好,电机的工作更稳定,使用寿命长。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包括: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内形成有冷却液容纳腔;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内,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相连。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蛇形管。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容纳腔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且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两个端盖上的接口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转子上设置有空气流通通路。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循环装置为风机。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道构造为环形且环绕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道内设置有轴向分隔板,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轴向分隔板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电机冷却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流通通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系统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机冷却系统1,电机11,进水口111,出水口112,冷却水道113,轴向分隔板114,定子115,转子116,空气流通通路117,冷却系统换热器12,进风道121,回风道122,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123,冷却液容纳腔124,进口1241,出口1242,换热管125,空气循环装置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参照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1,如图1-图4所示,电机冷却系统1包括电机11、冷却系统换热器12和空气循环装置13。其中,电机11内具有冷却水道113,电机11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均与冷却水道113相连,冷却液从进水口111流入冷却水道113,在冷却水道113内与电机11的定子115进行热量交换,并从出水口112流出。冷却系统换热器12位于电机11的壳体之外,冷却系统换热器12与电机11之间设置有进风道121和回风道122,空气循环装置13设置在进风道121或回风道122上,空气循环装置13用于驱动电机11内的热空气从进风道121流入冷却系统换热器12,并在冷却系统换热器12内被冷却,再从回风道122回流入电机11,从而冷却电机11的转子1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冷却系统1,通过水冷与风冷的结合,可以对电机11的定子115和转子116都进行较好的冷却,且将风冷的冷却系统换热器12设置在电机11之外,可以防止风冷对水冷的干扰,电机冷却系统1的冷却效果好,电机11的工作更稳定,使用寿命长。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道121和回风道122可以分别与电机11的两个端盖上的接口相连。比如进风道121可以通过前端盖上的接口与电机11的内部连通,回风道122可以通过后端盖上的接口与电机11的内部连通,进风道121—冷却系统换热器12—回风道122——电机11形成风冷循环回路,用于冷却电机11内的热空气,从而冷却降低转子116的温度。优选地,如图2-图3所示,电机11的转子116上可以设置有空气流通通路117。可以理解的是,转子116上具有各种间隙或孔,这些间隙或孔可以形成空气流通通路117,以使热空气可以在电机11内流通,进而使电机11内的热空气迅速地在风冷循环回路中循环。可选地,空气循环装置13可以为风机。风机用于驱动风冷循环回路中的空气迅速循环流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冷却系统换热器12可以包括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123和换热管125,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123内可以形成有冷却液容纳腔124,冷却液容纳腔124用于容纳冷却液,换热管12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123内,且换热管125的两端分别与进风道121和回风道122相连。也就是说,进风道121内的热空气流入换热管125,并通过换热管125与冷却液容纳腔124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再从换热管125流到回风道122,最后回到电机11内。优选地,如图4所示,换热管125可以为蛇形管。由此,换热管125的长度长,可以延长热空气与冷却液热交换的时间,电机冷却系统1对转子116的冷却效果更好。优选地,如图4所示,换热管125内热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液容纳腔124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可以大致相反,比如冷却液容纳腔124的进口1241可以邻近换热管125出气口,冷却液容纳腔124的出口1242可以邻近换热管125进气口。这样,热空气与冷却液可以形成强对流,电机冷却系统1对转子116的冷却效果更好可选地,换热管125可以为铜管,这样,铜管的导热性能好,热空气可以迅速地通过换热管125与冷却液容纳腔124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电机冷却系统1对转子116的冷却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冷却液容纳腔124的进口1241可以与电机11的进水口111连通,且冷却液容纳腔124的出口1242可以与电机11的出水口112连通。也就是说,冷却液容纳腔1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620486120.html" title="电机冷却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原文来自X技术">电机冷却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内具有冷却水道,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道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系统换热器,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位于所述电机的壳体之外,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进风道和回风道;以及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道或所述回风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内具有冷却水道,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水道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系统换热器,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位于所述电机的壳体之外,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进风道和回风道;以及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道或所述回风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包括: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内形成有冷却液容纳腔;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冷却系统换热器外壳内,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蛇形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宁伟侯晓磊王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