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包括有环形本体、线材、充电接头、第一环形包覆胶套以及第二环形包覆胶套;该环形本体的底面延伸出有电源插脚,环形本体的周侧面凹设有环形容线槽,环形本体内设有电路板;该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的外侧面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该充电接头与线材的外端电连接;本产品的线材与环形本体之间不可拆,不使用时,可将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上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同时配合利用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使得线材能够被仅仅包裹在环形容线槽中,避免线材松脱掉落,使得线材整齐摆放并收纳,方便外出携带,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翻开即可放出线材,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而由于现在手机的智能化,不但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甚至还包含了电脑的大部分功能,无论在工作或者学习上都有重要的位置,即使说人手一个手机也不为夸张。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电量用完之后,需要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目前充电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有电源插头、充电插头和线材,线材连接于电源插头和充电插头之间,现有技术中,电源插头与线材之间为分体式或一体式,其中分体式结构会导致部件分散,需要进行拆卸和装配,使用非常不便,并且容易丢失某个部件,而一体式结构则无法将线材整齐地缠绕在电源插头上,导致线材零乱,使用和携带都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充电器使用和携带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包括有环形本体、线材、充电接头、第一环形包覆胶套以及第二环形包覆胶套;该环形本体的底面延伸出有电源插脚,环形本体的周侧面凹设有环形容线槽,环形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与电源插脚电连接;该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的外侧面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线材的内端与电路板电连接;该充电接头与线材的外端电连接;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与环形本体的顶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该第二环形包覆胶套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与环形本体的底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闭合状态下,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与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拼合并盖住嵌于环形容线槽内的线材,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构成了过线孔,线材的外端穿过过线孔向外伸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插脚、电路板和线材的内端均与环形本体镶嵌成型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本体为圆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接头为Micro-USB 插头或lighting 接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内部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内部均镶嵌成型有一弹性环形加强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产品的线材与环形本体之间不可拆,不使用时,可将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上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同时配合利用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使得线材能够被仅仅包裹在环形容线槽中,避免线材松脱掉落,使得线材整齐摆放并收纳,方便外出携带,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翻开即可放出线材,使用非常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环形本体 11、环形容线槽20、线材 30、充电接头40、第一环形包覆胶套 41、第一缺口50、第二环形包覆胶套 51、第二缺口61、电源插脚 62、电路板63、弹性环形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环形本体10、线材20、充电接头30、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以及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该环形本体10的底面延伸出有电源插脚61,环形本体10的周侧面凹设有环形容线槽11,环形本体10内设置有电路板62,该电路板62与电源插脚61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环形本体10为塑胶件,并且,环形本体10为圆形。该线材20缠绕在环形本体10的外侧面并嵌于环形容线槽11中,线材20的内端与电路板6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插脚61、电路板62和线材20的内端均与环形本体10镶嵌成型在一起,结构稳固可靠。该充电接头30与线材20的外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头30可为Micro-USB 插头或lighting接头,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头30为Micro-USB 插头,不以为限。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的上端边缘与环形本体10的顶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41。该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的下端边缘与环形本体10的底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的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51。以及,所述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的下端边缘内部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的上端边缘内部均镶嵌成型有一弹性环形加强筋63,使得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更加耐用,并可对线材20进行仅仅包裹,不会松脱。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当不使用时,处于闭合状态,如图1至图3所示,该线材20缠绕在环形本体10的外侧面并嵌于环形容线槽11中,将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向下翻,并将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向上翻,此时,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的下端边缘与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的上端边缘拼合并盖住嵌于环形容线槽11内的线材20,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51构成了过线孔,线材20的外端穿过过线孔向外伸出,使得充电接头30外露。使用时,将第一环形包覆胶套40向上翻,将第二环形包覆胶套50向下翻,使得线材20外露,此时,即可放出线材20,将充电接头30插入待充电设备,并将电源插脚61插入电源插座上即可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将电源插脚61拔出,并以上述动作将线材20缠绕和包裹即可。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本产品的线材与环形本体之间不可拆,不使用时,可将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上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同时配合利用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使得线材能够被仅仅包裹在环形容线槽中,避免线材松脱掉落,使得线材整齐摆放并收纳,方便外出携带,使用时,只需将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和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翻开即可放出线材,使用非常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形本体、线材、充电接头、第一环形包覆胶套以及第二环形包覆胶套;该环形本体的底面延伸出有电源插脚,环形本体的周侧面凹设有环形容线槽,环形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与电源插脚电连接;该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的外侧面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线材的内端与电路板电连接;该充电接头与线材的外端电连接;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与环形本体的顶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该第二环形包覆胶套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与环形本体的底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闭合状态下,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与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拼合并盖住嵌于环形容线槽内的线材,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构成了过线孔,线材的外端穿过过线孔向外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形本体、线材、充电接头、第一环形包覆胶套以及第二环形包覆胶套;该环形本体的底面延伸出有电源插脚,环形本体的周侧面凹设有环形容线槽,环形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与电源插脚电连接;该线材缠绕在环形本体的外侧面并嵌于环形容线槽中,线材的内端与电路板电连接;该充电接头与线材的外端电连接;该第一环形包覆胶套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与环形本体的顶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一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该第二环形包覆胶套可上下翻转地设置,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下端边缘与环形本体的底面边缘连接固定,第二环形包覆胶套的上端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闭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