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左梁,左梁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一连接板,左梁的下部依次设有左固定座板、左第一小支架和左第二小支架,左第一小支架的底部和左第二小支架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左第一抱卡和左第二抱卡,左第一抱卡和左第二抱卡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右支架包括右梁,右梁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二连接板,右梁的下部依次设有右固定座板、右第一小支架和右第二小支架,右第一小支架和右第二小支架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右第一抱卡和右第二抱卡,右第一抱卡和右第二抱卡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方便、坚固耐用、免维护和易拆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附属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耕机和播种机是两种独立的农用机械,在使用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和方便实用的特点,但是当需要旋耕和播种同时进行时则出现工作效率低的缺陷,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大规模种植的趋势,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部分旋耕机和播种机采用一体化结构,但是当只需要旋耕时,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较大,且一体化结构的体积较大,造成能源浪费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方便、坚固耐用、免维护和易拆装的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左梁,左梁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一连接板,左梁的下部依次设有左固定座板、左第一小支架和左第二小支架,所述左第一小支架的底部和左第二小支架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左第一抱卡和左第二抱卡,所述左第一抱卡和左第二抱卡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右支架包括右梁,右梁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二连接板,右梁的下部依次设有右固定座板、右第一小支架和右第二小支架,所述右第一小支架和右第二小支架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右第一抱卡和右第二抱卡,所述右第一抱卡和右第二抱卡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左固定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梁相连的第一加强筋板和第 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与左第一小支架相连;左第一小支架和左第二小支架上分别开设有丝杠穿装孔,丝杠穿装孔内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丝杆相适配的第一螺母。优选地,所述右固定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右相连的第三加强筋板和第四加强筋板,第四加强筋板与右第一小支架相连;右第一小支架和右第二小支架上分别开设有丝杠穿装孔,丝杠穿装孔内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二丝杆相适配的第二螺母。优选地,所述左第二小支架活动设置在左梁上。优选地,所述右第二小支架活动设置在右梁上。优选地,所述左梁、第一连接板、左固定座板、左第一小支架和左第一抱卡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右梁、第二连接板、右固定座板、右第一小支架和右第一抱卡为一体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左第一抱卡、左第二抱卡、右第一抱卡和右第二抱卡,使该装置与旋耕机上部的框架紧固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用于固定播种机中的播种箱,左固定座板和右固定座板用于固定播种机下部的开沟器和犁组件;上述的固定方式能够将旋耕机和播种机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方便、坚固耐用、免维护和易拆装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左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 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左梁1,左梁1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一连接板2,左梁1的下部依次设有左固定座板3、左第一小支架4和左第二小支架5,所述左第一小支架4的底部和左第二小支架5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左第一抱卡6和左第二抱卡7,所述左第一抱卡6和左第二抱卡7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右支架包括右梁8,右梁8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二连接板9,右梁8的下部依次设有右固定座板10、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所述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右第一抱卡13和右第二抱卡14,所述右第一抱卡13和右第二抱卡14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左固定座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梁1相连的第一加强筋板15和第二加强筋板16,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6与左第一小支架4相连;左第一小支架4和左第二小支架5上分别开设有丝杠穿装孔,丝杠穿装孔内安装有第一丝杆17,所述第一丝杆1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丝杆17相适配的第一螺母18。所述右固定座板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右梁8相连的第三加强筋板19和第四加强筋板20,第四加强筋板20与右第一小支架11相连;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上分别开设有丝杠穿装孔,丝杠穿装孔内安装有第二丝杆21,所述第二丝杆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二丝杆21相适配的第二螺母22。所述左第二小支架5活动设置在左梁1上。所述右第二小支架12活动设置在右梁8上。所述左梁1、第一连接板2、左固定座板3、左第一小支架4和左第一抱卡6为一体结构。所述右梁8、第二连接板9、右固定座板10、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一抱卡13为 一体结构。当使用本技术时,将旋耕机和播种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由于左第二小支架5活动设置在左梁1上,右第二小支架12活动设置在右梁8上,所以首先松开第一螺母18和第二螺母22,将旋耕机上部的框架卡装在左第一抱卡、左第二抱卡、右第一抱卡和右第二抱卡内,然后紧固第一螺母18和第二螺母22,固定左第二小支架5和左梁1以及右第二小支架12和右梁8,上述步骤完成后即可实现本技术与旋耕机的牢固固定,所述左固定座板3和右固定座板10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或安装卡槽用于固定播种机下部的开沟器和犁组件,采用的方式为螺栓固定、卡装或螺栓固定与卡装相结合,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9用于固定播种机上部的播种箱,按照上述方式固定完毕后即可使用;当需要单独使用旋耕机时,松开第一螺母18和第二螺母22即可将旋耕机拆除,当需要单独使用播种机时使固定座板3和右固定座板10上的开沟器和犁组件卸下,然后将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9从播种箱两侧拆除即可。所述左固定座板3、第一加强筋板15、第二加强筋板16、左第一小支架4为一体结构;所述右固定座板10、第三加强筋板19、第四加强筋板20、右第一小支架11;上述结构能够提升有效的提高本技术的牢固度。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 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左梁(1),左梁(1)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一连接板(2),左梁(1)的下部依次设有左固定座板(3)、左第一小支架(4)和左第二小支架(5),所述左第一小支架(4)的底部和左第二小支架(5)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左第一抱卡(6)和左第二抱卡(7),所述左第一抱卡(6)和左第二抱卡(7)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右支架包括右梁(8),右梁(8)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二连接板(9),右梁(8)的下部依次设有右固定座板(10)、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所述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右第一抱卡(13)和右第二抱卡(14),所述右第一抱卡(13)和右第二抱卡(14)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包括左梁(1),左梁(1)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一连接板(2),左梁(1)的下部依次设有左固定座板(3)、左第一小支架(4)和左第二小支架(5),所述左第一小支架(4)的底部和左第二小支架(5)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左第一抱卡(6)和左第二抱卡(7),所述左第一抱卡(6)和左第二抱卡(7)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右支架包括右梁(8),右梁(8)的上部设有与播种机中的播种箱相连的第二连接板(9),右梁(8)的下部依次设有右固定座板(10)、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所述右第一小支架(11)和右第二小支架(1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右第一抱卡(13)和右第二抱卡(14),所述右第一抱卡(13)和右第二抱卡(14)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和播种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座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梁(1)相连的第一加强筋板(15)和第二加强筋板(16),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6)与左第一小支架(4)相连;左第一小支架(4)和左第二小支架(5)上分别开设有丝杠穿装孔,丝杠穿装孔内安装有第一丝杆(17),所述第一丝杆(17)的两端分别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骞,张传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躬耕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