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君专利>正文

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49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由强磁罩,压缩风机,潜水电机组成,强磁罩盖着压缩风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压缩风机固定在法兰盘上,风机进风口连接通气管,其特征是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水气混合环流器是由支撑架,碗形出气口,环流器组成,支撑架是内空的管,支撑架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上,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潜水电机设置有上端输出轴和下端输出轴,上端输出轴固定空心旋转轮,潜水电机下端输出轴固定螺旋桨,潜水电机固定在环流器外壳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属于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领域,特别 是一种用于将空气送入深水区域的增氧机。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各种增氧机,采用的增氧曝气方式有鼓风曝气、射流曝气和机 械曝气法等,其主要的设备是离心鼓风机、罗茨鼓风机及大功率电动机和各种表面曝气装置,功率多为200千瓦至700千瓦,重量为2吨以上,在使用过程中普 遍存在曝气孔堵塞,冲氧深度不够,冲氧量太小和布气不均匀,以及不便维修, 能耗太高,成本昂贵等问题。在实现增氧的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是采用表面曝 气装置,曝气量小,气体无法进入深水区曝气,对增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机 器转动时震动大,部件磨损严重,维修量大,功率损耗大,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 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将空气送入深水 区域,曝气量大,提高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故障率低、维护简便、深水曝气效 果好的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为了解决增氧机存在的问题,提高 氧的转移率和利用率高,采用双层进气和上下层曝气,并且通过循环流动的方式, 将空气送入深水区域,并加以充分的搅拌、混合,提高增大曝气量,使深水曝气 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由强磁罩,压縮风机,中层曝气器,水气混合环流器和潜水电机 组成,强磁罩盖着压縮风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压縮风机固定在法兰盘上, 风机进风口连接通气管,中层曝气器是管式曝气器,曝气管围绕形成一周的曝气 圈,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在通气管上开有出气口,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 出气口上,中层曝气器是由多个曝气管连接组成。水气混合环流器是由支撑架, 碗形出气口,环流器组成,支撑架是内空的管,支撑架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上,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通气管下端的碗形出气 口与支撑架固定。潜水电机设置有上端输出轴和下端输出轴,上端输出轴固定空 心旋转轮,空心旋转轮叶片间开出气口,潜水电机下端输出轴固定螺旋桨。潜水 电机固定在环流器外壳上。强磁罩罩盖整个风机形成一个大型的强磁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进气 口成圆形或腰形。通气管是双层,风机进风口连接双层通气管管口。外层通气管连接中层曝气 器,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出气口上。内层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内层 通气管下端的碗形出气口与支撑架固定。外层通气管安装3-10个曝气器,内层 通气管通入水气混合环流器,外层通气管中部3-10个曝气器中出来的气泡再循 环从水气混合环流器中进入后从下层5-8个曝气口处射向深水区域。四条支撑架是内空的管,支撑架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 流器上,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潜水电机外壳固定在环流器外壳上,环流器外壳上设置五至八个曝气口,四 至六条支撑架和双层通气管和法兰盘形成一整体,在法兰盘边上安装浮球,通过 浮筒或浮球漂浮在水中。中层曝气器出来的气泡由支撑架进水口进入水气混合环流器中,由下层曝气 口处射向深水区域,水下潜水电机另一端输出轴上固定螺旋桨起搅拌作用,将上 述输送入深水中的气泡更充分的均匀混合、搅拌、使气在水中停留时间大大增加, 解决了水压力大、增氧困难的问题。利用水下旋转轮推流形成水流循环,将离水面较浅处曝气出来的气泡再循环 抽入并射到深水区域,空心旋转轮形成负压,将通气管的气体也吸入水下,水气 混合环流器中混合后被空心旋转轮从曝气口射向深水区域,潜水电机下端螺旋桨 搅拌,将所有水气混合液充分搅拌、混合、推流,使氧充分的溶解到深水中。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解决了深水增氧压力大、气体难以传送及溶解的问题,氧 的转移率和利用率高、故障率低、维护简便、深水曝气效果好,与同类增氧曝气机相比优势明显,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縮风机及强磁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中层曝气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水气混合环流器示意图。 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水气混合环流器示意图。 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潜水电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强磁罩,压縮风机,中层曝气器,水气混合环流器 和潜水电机组成,强磁罩2安装在法兰3盘上,将安装在法兰盘上的压縮风机4 完全罩住构成强磁场,强磁罩上开圆形或腰形进风口,在各风口间安装永磁体 24形成强磁场将压缩风机整体罩住。压缩风机进风口 5对接双层通气管,外层 通气管6连接中层曝气器,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出气口上。内层通气管10 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内层通气管下端的碗形出气口与支撑架固定。中层曝气器 是管式曝气器,曝气管7围绕形成一周的曝气圈,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在通 气管上开有出气口,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出气口上。曝气管上设置3-10个 曝气器。水气混合环流器12是由支撑架8,碗形出气口 11,环流器13组成,支 撑架是内空的管,四条支撑架8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 上,内层通气管IO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内层通气管下端的碗形出气口与支撑 架固定。支撑架是内空的管,在支撑架上端设置有进水口9,内通气管下端连接 碗形出气口,环流器外壳连接下层五至八个曝气口 14,空心旋转轮15固定于潜 水电机16的上端输出轴17上,潜水电机的下端输出轴18固定螺旋桨19,下层 五至八个曝气口外壳20连接于潜水电机外壳,形成一整体,在法兰盘边安装浮 球25,使增氧机可漂立或倾斜漂浮在水中。在空心旋转轮叶片间部位开有出气 口21,叶片22安装在空心轴23上。如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强磁罩2安装在法兰3盘上,将安装在法兰盘上的压 縮风机4完全罩住构成强磁场,强磁罩上开圆形或腰形进风口,在各风口间安装 永磁体24形成强磁场将压縮风机整体罩住。压縮风机进风口 5对接双层通气管。如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层曝气器是管式曝气器,曝气管7围绕形成一周的 曝气圈,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在通气管上开有出气口,中层曝气器连接在通气管出气口上。中层曝气器是由3-10个曝气管连接组成,围绕形成一周的曝气 圈,中层曝气器出来的气泡再循环从水气混合环流器中进入后从下层5-8个曝气 口处射向深水区域。如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水气混合环流器12是由支撑架8,碗形出气口ll, 环流器13组成,支撑架是内空的管,四条支撑架8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 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上,内层通气管IO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内层通气管下端 的碗形出气口与支撑架固定。支撑架是内空的管,在支撑架上端设置有进水口 9, 内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 ,环流器外壳连接下层五至八个曝气口 。如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环流器13外壳连接下层五至八个曝气口 14,下层五 至八个曝气口外壳20连接于潜水电机外壳,形成一整体。如附图6所示,空心旋转轮15固定于潜水电机16的上端输出轴17上,潜 水电机的下端输出轴18固定螺旋桨19,在空心旋转轮叶片间部位开有出气口 21, 叶片22安装在空心轴23上。权利要求1.一种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由强磁罩,压缩风机,潜水电机组成,强磁罩盖着压缩风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压缩风机固定在法兰盘上,风机进风口连接通气管,其特征是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水气混合环流器是由支撑架,碗形出气口,环流器组成,支撑架是内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漂浮式多层深水增氧机,由强磁罩,压缩风机,潜水电机组成,强磁罩盖着压缩风机,强磁罩上安装有永磁体,压缩风机固定在法兰盘上,风机进风口连接通气管,其特征是中层曝气器连接通气管,水气混合环流器是由支撑架,碗形出气口,环流器组成,支撑架是内空的管,支撑架上端形成进水口,支撑架下端出口连接在环流器上,通气管下端连接碗形出气口,潜水电机设置有上端输出轴和下端输出轴,上端输出轴固定空心旋转轮,潜水电机下端输出轴固定螺旋桨,潜水电机固定在环流器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刘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