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9951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它包括液氯储槽,液氯储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液氯储槽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和人孔,鼓风机通过管路与第一开口相连,引风机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开口相连,引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罐下部的第三开口相连,处理罐内顶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方的处理罐一侧设有第四开口,在处理罐内第四开口下方的位置竖直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将残存的氯气排干净,而且还能将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去除,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
技术介绍
液氯储槽是液氯工序的关键设备,在液氯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液氯储槽需每年进行检测一次,检测时需要把液氯储槽内的液氯排空,然后工人通过人孔进入液氯储槽内把液氯储槽内壁的锈迹打磨干净,然后才能进行检测工作。然而,现有的检测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液氯很难排干净,液氯储槽内有氯气(液氯的沸点-34.6℃,熔点-103℃,在常压下即汽化成气体,被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残留,这样对进入液氯储槽的工人具有安全隐患;2、工人进行打磨时,液氯储槽内粉尘极大,不仅工作环境极为恶劣,而且还容易发生粉尘爆炸,严重危害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将残存的氯气排干净,而且还能将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去除,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液氯储槽,液氯储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液氯储槽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和人孔,鼓风机通过管路与第一开口相连,引风机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开口相连,引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罐下部的第三开口相连,处理罐内顶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方的处理罐一侧设有第四开口,在处理罐内第四开口下方的位置竖直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处理罐的一侧设有沉淀水箱,沉淀水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的高度低于沉淀水箱的高度,处理罐的下部设有第五开口,第五开口通过管路与隔板一侧的沉淀水箱上部相连,隔板另一侧的沉淀水箱下部通过管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喷淋管相连。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处均设有阀门。第一挡板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挡板从右往左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挡板从左往右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30°,第二挡板从右往左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30°。处理罐的顶部设有第六开口,处理罐的底部设有第七开口,在第六开口和第七开口处均设有阀门。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鼓风机的鼓风作用和引风机的引风作用,检测时液氯储槽内残留的氯气、工人打磨时产生的粉尘通过管路排入处理罐进行净化,从而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排入处理罐的氯气、粉尘从下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氯气与喷淋管喷出的碱液(碱液可以为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去除氯气,碱液将粉尘打湿使其沉降,和氯气反应后的碱液夹带着粉尘沿着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汇集到处理罐底部,净化后的氯气通过第四开口排出。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了氯气、粉尘在处理罐内的移动通道,延长了氯气、粉尘在处理罐内的时间,从而更加充分的去除氯气和粉尘。2、处理罐的一侧设有沉淀水箱,沉淀水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的高度低于沉淀水箱的高度,处理罐的下部设有第五开口,第五开口通过管路与隔板一侧的沉淀水箱上部相连,隔板另一侧的沉淀水箱下部通过管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喷淋管相连。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处理罐内底部的碱液由于水泵的作用被重新引入喷淋管,实现了碱液的循环使用。由于从处理罐下部第五开口流出的碱液带有沉淀物,因此使其先通过沉淀水箱进行碱液的净化,使其夹带的沉淀物沉淀,再通过水泵将净化后的碱液送入喷淋管。具体地说,隔板的作用就是将沉淀物阻挡在沉淀水箱的一侧,干净的碱液则通过隔板进入沉淀水箱的另一侧。3、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处均设有阀门,有利于控制流量和开断。4、第一挡板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挡板从右往左向下倾斜设置。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喷淋管喷出的碱液通过若干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向其低端流动,在氯气和粉尘移动的路径上形成若干水幕,使氯气和粉尘去除的更加彻底。当第一挡板从左往右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30°、第二挡板从右往左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30°时,氯气和粉尘去除效果最佳。5、处理罐的顶部设有第六开口,处理罐的底部设有第七开口,在第六开口和第七开口处均设有阀门。第六开口用来加入或补充碱液,第七开口用来清理沉淀在处理罐底部的沉积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氯储槽,2、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人孔,5、鼓风机,6、引风机,7、处理罐,8、第三开口,9、喷淋管,10、第四开口,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沉淀水箱,14、隔板,15、第五开口,16、水泵,17、第六开口,18、第七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中所示,本技术包括液氯储槽1,液氯储槽1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2,液氯储槽1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3和人孔4。鼓风机5通过管路与第一开口2相连,引风机6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开口3相连,引风机6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罐7下部的第三开口8相连。处理罐7内顶部设有喷淋管9,喷淋管9下方的处理罐7一侧设有第四开口10,在处理罐7内第四开口10下方的位置竖直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交错设置。第一挡板11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挡板12从右往左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挡板11从左往右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30°,第二挡板12从右往左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30°。处理罐7的一侧设有沉淀水箱13,沉淀水箱13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14,隔板14的高度低于沉淀水箱13的高度,处理罐7的下部设有第五开口15。第五开口15通过管路与隔板14一侧的沉淀水箱13上部相连,隔板14另一侧的沉淀水箱13下部通过管路与水泵16的进水口相连,水泵16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喷淋管9相连。处理罐7的顶部设有第六开口17,处理罐7的底部设有第七开口18。第一开口2、第二开口3、第三开口8、第四开口10、第五开口15、第六开口17和第七开口18处均设有阀门(图中未画出)。本技术由于鼓风机5的鼓风作用和引风机6的引风作用,检测时液氯储槽1内残留的氯气、工人打磨时产生的粉尘通过管路排入处理罐7进行净化,从而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使用时将喷淋管9通过管路与碱液箱相连。排入处理罐9的氯气、粉尘从下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氯气与喷淋管9喷出的碱液(碱液可以为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去除氯气,碱液将粉尘打湿使其沉降,和氯气反应后的碱液夹带着粉尘沿着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汇集到处理罐7底部,净化后的氯气通过第四开口10排出。若干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构成了氯气、粉尘在处理罐7内的移动通道,延长了氯气、粉尘在处理罐7内的时间,从而更加充分的去除氯气和粉尘。处理罐7的一侧设有沉淀水箱13,沉淀水箱13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14,隔板14的高度低于沉淀水箱13的高度,处理罐7的下部设有第五开口15,第五开口15通过管路与隔板14一侧的沉淀水箱13上部相连,隔板14另一侧的沉淀水箱13下部通过管路与水泵16的进水口相连,水泵16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喷淋管9相连。这种结构设计不需要使用碱液箱,能够使处理罐7内底部的碱液由于水泵16的作用被重新引入喷淋管9,实现了碱液的循环使用。由于从处理罐7下部第五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氯储槽,液氯储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液氯储槽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和人孔,鼓风机通过管路与第一开口相连,引风机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开口相连,引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罐下部的第三开口相连,处理罐内顶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方的处理罐一侧设有第四开口,在处理罐内第四开口下方的位置竖直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氯储槽,液氯储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液氯储槽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和人孔,鼓风机通过管路与第一开口相连,引风机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开口相连,引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处理罐下部的第三开口相连,处理罐内顶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下方的处理罐一侧设有第四开口,在处理罐内第四开口下方的位置竖直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氯储槽的空气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罐的一侧设有沉淀水箱,沉淀水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的高度低于沉淀水箱的高度,处理罐的下部设有第五开口,第五开口通过管路与隔板一侧的沉淀水箱上部相连,隔板另一侧的沉淀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峰丁龙赵国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日科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