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892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包括有具有出料孔的软管主体以及与软管主体配合的管盖;其中在软管主体的出料孔与管盖之间设有一缓冲出料机构,该缓冲出料机构包括一出料管及一缓冲板,该缓冲板配合在出料孔上,其对应出料孔位置设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形过料孔,该过料孔的下端口径小于出料孔的口径;该出料管配合在缓冲板上部,其下部形成缓冲腔,而上部形成管状出料口。缓冲腔受软管主体形变恢复,其中内容物向软管主体中回流时形成较大负压而吸入空气进入缓冲腔中,对其中的内容物形成分段,则再次挤压软管主体时,内容物便会呈颗粒状从出料口流出,令内容物的挤出量更易控制,避免因挤出量过多造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用于盛装液体或膏体物质的软管,特别指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
技术介绍
配合图1所示,一般应用于化妆品、日用品及医药等包装上的塑胶软管,都直接在管体1’上设置一个出料口11’,然后用盖子盖住密封,人们在使用时直接拧开盖子,挤压管体挤出内容物。这种结构的塑胶软管简单,但人们在使用时,内容物的挤出量不易控制,比较容易出现挤出过量的情况,造成一定的浪费。为有效控制使用量,授权公告号为CN202095747U,公告日为2012年1月4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滴管式化妆瓶,其包括瓶体与盖体,所述盖体的上部设有一按帽,所述按帽与盖体之间支撑有一弹簧,使按帽具有向上的趋势;所述盖体的下部固定有一泵体,泵体的下端设有滴管,所述泵体与滴管相连通,在泵体内设有与泵体内壁紧贴并可沿泵体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套置在阀针上,阀针的上端与按帽下端连接。该文件公开的化装瓶通过按压按帽就能进行吸液、放液,虽然能够根据需要吸取化妆品,但吸取的量也不容易控制,而且其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其可令出料方式为滴状出料,出料量更易控制,从而避免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包括有具有出料孔的软管主体以及与软管主体配合的管盖;其中:在软管主体的出料孔与管盖之间设有一缓冲出料机构,该缓冲出料机构包括一出料管及一缓冲板,该缓冲板配合在出料孔上,其对应出料孔位置设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形过料孔,该过料孔的下端口径小于出料孔的口径;该出料管配合在缓冲板上部,其下部形成缓冲腔,而上部形成管状出料口。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形成一容座,在容座的底部中心设置出料孔,而出料管的缓冲腔配合于此容座中,该缓冲板配合在容座的底部。所述容座的外壁上设有与管盖配合的螺纹。所述缓冲板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缓冲腔中设有顶压缓冲板的纵向顶压筋条。所述出料管的缓冲腔是通过嵌置结构配合于容座。所述缓冲腔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则对应的容座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环形凸筋或环形凹槽。所述管盖的顶部中心设有一伸置于出料口中的凸柱。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出料机构,并配合缓冲出料机构中的缓冲腔及具有口径变化的过料孔,在挤压软管主体后松释软管主体时,软管主体形变恢复时,缓冲腔中的内物容会有回流至软管主体中的趋势,过料孔与出料孔之间口径的变化,缓冲腔中内容物向软管主体中回流时形成较大负压而吸入空气进入缓冲腔中,对其中的内容物形成分段,则再次挤压软管主体时,内容物便会呈颗粒状从出料口流出,令内容物的挤出量更易控制,避免因挤出量过多造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包装软管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包括有具有出料孔11的软管主体1以及与软管主体1配合的管盖2;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在软管主体1的出料孔11与管盖2之间还设有一缓冲出料机构3,该缓冲出料机构3包括一出料管31及一缓冲板32,该缓冲板32配合在出料孔11上,其对应出料孔11位置设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形过料孔321,该过料孔321的下端口径小于出料孔11的口径;该出料管31配合在缓冲板32上部,其下部形成缓冲腔311,而上部形成管状出料口312。此实施例中,是在软管主体1的前端形成一容座10,在容座10的底部中心设置出料孔11,而出料管31的缓冲腔311是配合于此容座10中,该缓冲板32配合在容座10的底部;另在容座10的外壁上设有与管盖2配合的螺纹。 所述缓冲板32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如硅胶,则其受缓冲腔311下端的顶压配合在容座10的底部,同时具有一密封缓冲腔311与容座10之间配合间隙的功能,防止漏料。为保证此软质的缓冲板32与容座10配合的稳定性,在缓冲腔311中设有纵向顶压筋条313,以对缓冲板32的中部具有一定的顶压作用,防止内容物进入缓冲板32与容座10底面之间,以及保证缓冲板32的过料孔321始终与出料孔11配合在一起。所述出料管31的缓冲腔311是通过嵌置关系配合于容座10中,即缓冲腔311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或环形凸筋314,则对应的容座10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环形凸筋或环形凹槽101。所述管盖2的顶部中心还设有一凸柱21,即管盖2在旋扣于软管主体1上时,该凸柱21恰伸置于出料管31管状出料口312的端口,以达进一步密封内容物的功能,保证内容物使用的有效期,同时也避免内容物溢出。如图5并配合图6所示,打开管盖,在挤压软管主体1时,软管主体1内的内容物受压经出料孔11,沿过料孔321而进入缓冲腔311中,在初次挤出软管中的内物容时,内容物会填满缓冲腔311,因一次挤压软管主体1的手指行程有限,因此需再次挤压软管主体1,而在松释软管主体1时,受软管主体1形变的恢复,缓冲腔311中的内物容会有回流至软管主体1中的趋势,由于缓冲板32上喇叭形过料孔321的设置,即过料孔321与出料孔11之间存在口径的变化,因此,缓冲腔311中内容物在向软管主体1中回流时形成较大负压而吸入空气进入缓冲腔311中,则缓冲腔311的内容物会受气体作用形成分段,则再次挤压软管主体1时,缓冲腔311中受空气分离的内容物便会呈颗粒状从出料口312流出,令内容物的挤出量更易控制,避免因挤出量过多造成的浪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依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塑胶软管出料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包括有具有出料孔的软管主体以及与软管主体配合的管盖;其特征在于:在软管主体的出料孔与管盖之间设有一缓冲出料机构,该缓冲出料机构包括一出料管及一缓冲板,该缓冲板配合在出料孔上,其对应出料孔位置设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形过料孔,该过料孔的下端口径小于出料孔的口径;该出料管配合在缓冲板上部,其下部形成缓冲腔,而上部形成管状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包括有具有出料孔的软管主体以及与软管主体配合的管盖;其特征在于:在软管主体的出料孔与管盖之间设有一缓冲出料机构,该缓冲出料机构包括一出料管及一缓冲板,该缓冲板配合在出料孔上,其对应出料孔位置设有一上大下小的喇叭形过料孔,该过料孔的下端口径小于出料孔的口径;该出料管配合在缓冲板上部,其下部形成缓冲腔,而上部形成管状出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软管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形成一容座,在容座的底部中心设置出料孔,而出料管的缓冲腔配合于此容座中,该缓冲板配合在容座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软管出料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调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鹏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