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包括磁轭、摩擦盘、辅助释放螺栓、安装螺栓和电机主轴,磁轭内部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制动弹簧和线圈;磁轭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下端依次设置有静音调节装置、堵头和大O形圈;安装螺栓通过磁轭上通孔和固定导柱与电机端盖上的螺纹孔相连接;辅助释放螺栓通过磁轭上通孔与衔铁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摩擦盘上设有摩擦片;调节螺钉穿过调节座和调节弹簧与电机主轴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摩擦盘位置的调节,消除了运行中由于摩擦盘与衔铁之间端跳产生的摩擦热;堵头下设置有大O形圈,防止磁轭与衔铁侧面碰撞,消除噪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失电制动器领域,是一种摩擦盘位置可调失电制动器。
技术介绍
失电制动器是利用弹簧和电源作为动力源的对制动盘进行制动和释放的机械装置,其是在断电情况下执行制动的,故称失电制动器。其结构包括磁轭、衔铁、弹簧、线圈、摩擦盘、摩擦片、释放手柄、微动开关组成。失电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为:磁轭与装于磁轭上的线圈形成电磁铁,在线圈未接通电源时,弹簧将摩擦盘加紧在衔铁和端盖(夹板)之间,在摩擦片上形成摩擦阻力,从而使摩擦盘被制动,使连接在摩擦盘上的设备被制动;当线圈通电时,磁轭产生的磁力与弹簧产生的推力相反,大于弹簧推力的电磁力将衔铁吸引到磁轭一边,使衔铁与摩擦片之间分离,这样在衔铁与摩擦片之间就产生了间隙而使得作用于摩擦片上的摩擦阻力消失,制动被解除。以往的失电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通电瞬间,摩擦盘和衔铁及端盖(夹板)没有能及时分离,从而产生瞬间堵转扭矩,电机(曳引机)启动时会发出较大的撞击声或电流声等噪音,另外因摩擦盘轴向没有定位或定位不准,会引起摩擦盘与衔铁或端盖(夹板)之间有由于有端跳、窜动而产生的摩擦,产生噪音和引起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能够使失电制动器摩擦盘位置可调,摩擦盘轴向位置定位准确,不产生瞬时堵转,改善制动器噪声和发热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包括磁轭、摩擦盘、复位弹簧座、调节座、辅助释放螺栓、释放手柄、拉杆、导向导柱、安装螺栓和电机主轴,所述磁轭内部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制动弹簧和线圈;所述磁轭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下端依次设置有静音调节装置、堵头和大O形圈;所述导向导柱通过螺钉与磁轭一侧相连接;所述安装螺栓通过磁轭上通孔和固定导柱与电机端盖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辅助释放螺栓通过磁轭上通孔与衔铁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拉杆依次穿过衔铁、磁轭、释放手柄的过孔,并用螺母与拉杆尾部螺纹连接;所述摩擦盘边缘上下设置有摩擦片;所述调节座内的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弹簧,调节螺钉穿过调节座和调节弹簧与电机主轴一端相连接,调节弹簧与电机主轴端面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座的端面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摩擦盘一端相抵;所述电机主轴依次穿过电机端盖、复位弹簧座和摩擦盘与调节座相连接,电机主轴与电机端盖之间设置有轴承。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与磁轭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制动弹簧一端与衔铁的一侧相抵;所述导向导柱与导向凹槽形成滑动配合;所述摩擦片的侧面高于摩擦盘的侧面;所述轴承通过孔用挡圈和轴用挡圈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磁轭一端外侧设置有防尘套,衔铁、摩擦盘和摩擦片位于防尘套内部;所述磁轭外侧还设置有微动开关。作为优选,所述释放手柄一端还设置有加力杆。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座的端面凹槽内设置有单弹簧圈,单弹簧圈与摩擦盘一端相抵。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座的端面设置有碟形弹簧,碟形弹簧与摩擦盘一端相抵相抵。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调节螺钉和定位螺钉,调节螺钉与电机主轴一端相连接,定位螺钉与电机主轴一端相抵。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座通过电机主轴一端上的限位螺母进行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装置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座和调节座,可以实现对摩擦盘位置的调节,消除了运行中由于摩擦盘与衔铁之及端盖(夹板)间有端跳、窜动而产生的摩擦热;调节螺钉下端依次设置有静音调节装置、堵头和大O形圈,防止磁轭与衔铁侧面的碰撞,消除启动噪音和运行噪音;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C-C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D-D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第三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第四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的第五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中:1-磁轭、2-衔铁、3-摩擦盘、4-摩擦片、5-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座、7-调节座、8-调节弹簧、9-调节螺钉、10-制动弹簧、11-微动开关、12-防尘套、13-辅助释放螺栓、14-线圈、15-加力杆、16-释放手柄、17-螺母、18-拉杆、19-导向导柱、20-静音调节装置、21-安装螺栓、22-固定导柱、23-电机端盖、24-孔用挡圈、25-轴用挡圈、26-电机主轴、27-轴承、28-调节螺钉、29-堵头、30-大O形圈、31-导向凹槽、32-定位螺钉、33-限位螺母、34-单弹簧圈、35-碟形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8,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包括磁轭1、摩擦盘3、复位弹簧座6、调节座7、辅助释放螺栓13、释放手柄16、拉杆18、导向导柱19、安装螺栓21和电机主轴26,所述磁轭1内部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制动弹簧10和线圈14;所述磁轭1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28,调节螺钉28下端依次设置有静音调节装置20、堵头29和大O形圈30;所述导向导柱19通过螺钉与磁轭1一侧相连接;所述安装螺栓21通过磁轭1上通孔和固定导柱22与电机端盖23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辅助释放螺栓13通过磁轭1上通孔与衔铁2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拉杆18依次穿过衔铁2、磁轭1、释放手柄16的过孔,并用螺母17与拉杆18尾部螺纹连接;所述摩擦盘3边缘上下设置有摩擦片4;所述调节座7内的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弹簧8,调节螺钉9穿过调节座7和调节弹簧8与电机主轴26一端相连接,调节弹簧8与电机主轴26端面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座6的端面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与摩擦盘3一端相抵;所述电机主轴26依次穿过电机端盖23、复位弹簧座6和摩擦盘3与调节座7相连接,电机主轴26与电机端盖23之间设置有轴承27;所述线圈14与磁轭1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制动弹簧10一端与衔铁2的一侧相抵;所述导向导柱19与导向凹槽31形成滑动配合;所述摩擦片4的侧面高于摩擦盘3的侧面;所述轴承27通过孔用挡圈24和轴用挡圈25固定;所述磁轭1一端外侧设置有防尘套12,衔铁2、摩擦盘3和摩擦片4位于防尘套12内部;所述磁轭1外侧还设置有微动开关11;所述释放手柄16一端还设置有加力杆15;所述复位弹簧座6的端面凹槽内设置有单弹簧圈34,单弹簧圈34与摩擦盘3一端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座6的端面设置有碟形弹簧35,碟形弹簧35与摩擦盘3一端相抵相抵;所述调节座7上设置有调节螺钉9和定位螺钉32,调节螺钉9与电机主轴26一端相连接,定位螺钉32与电机主轴26一端相抵;所述调节座7通过电机主轴26一端上的限位螺母33进行限位。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当线圈14未通电时,制动弹簧10将衔铁2推向摩擦盘3上的摩擦片4上,同时摩擦片4也与电机端盖23侧面相接触,使得电机主轴26不转动,从而实现制动;当线圈14通电时,线圈14将产生磁场将衔铁2克服制动弹簧10弹力向磁轭1侧面进行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轭(1)、摩擦盘(3)、复位弹簧座(6)、调节座(7)、辅助释放螺栓(13)、释放手柄(16)、拉杆(18)、导向导柱(19)、安装螺栓(21)和电机主轴(26),所述磁轭(1)内部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制动弹簧(10)和线圈(14);所述磁轭(1)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28),调节螺钉(28)下端依次设置有静音调节装置(20)、堵头(29)和大O形圈(30);所述导向导柱(19)通过螺钉与磁轭(1)一侧相连接;所述安装螺栓(21)通过磁轭(1)上通孔和固定导柱(22)与电机端盖(23)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辅助释放螺栓(13)通过磁轭(1)上通孔与衔铁(2)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拉杆(18)依次穿过衔铁(2)、磁轭(1)、释放手柄(16)的过孔,并用螺母(17)与拉杆(18)尾部螺纹连接;所述摩擦盘(3)边缘上下设置有摩擦片(4);所述调节座(7)内的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弹簧(8),调节螺钉(9)穿过调节座(7)和调节弹簧(8)与电机主轴(26)一端相连接,调节弹簧(8)与电机主轴(26)端面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座(6)的端面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与摩擦盘(3)一端相抵;所述电机主轴(26)依次穿过电机端盖(23)、复位弹簧座(6)和摩擦盘(3)与调节座(7)相连接,电机主轴(26)与电机端盖(23)之间设置有轴承(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位可调失电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轭(1)、摩擦盘(3)、复位弹簧座(6)、调节座(7)、辅助释放螺栓(13)、释放手柄(16)、拉杆(18)、导向导柱(19)、安装螺栓(21)和电机主轴(26),所述磁轭(1)内部的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制动弹簧(10)和线圈(14);所述磁轭(1)的螺纹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28),调节螺钉(28)下端依次设置有静音调节装置(20)、堵头(29)和大O形圈(30);所述导向导柱(19)通过螺钉与磁轭(1)一侧相连接;所述安装螺栓(21)通过磁轭(1)上通孔和固定导柱(22)与电机端盖(23)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辅助释放螺栓(13)通过磁轭(1)上通孔与衔铁(2)上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拉杆(18)依次穿过衔铁(2)、磁轭(1)、释放手柄(16)的过孔,并用螺母(17)与拉杆(18)尾部螺纹连接;所述摩擦盘(3)边缘上下设置有摩擦片(4);所述调节座(7)内的凹槽内设置有调节弹簧(8),调节螺钉(9)穿过调节座(7)和调节弹簧(8)与电机主轴(26)一端相连接,调节弹簧(8)与电机主轴(26)端面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座(6)的端面凹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与摩擦盘(3)一端相抵;所述电机主轴(26)依次穿过电机端盖(23)、复位弹簧座(6)和摩擦盘(3)与调节座(7)相连接,电机主轴(26)与电机端盖(23)之间设置有轴承(2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勇,陆干将,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迅捷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