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扩充箱包,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开关拉链、扩充拉链以及扩充层;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互盖合形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开关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位置,使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开关拉链相互连接;在所述开关拉链的内侧,所述扩充拉链分别通过扩充层连接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使所述扩充拉链与所述开关拉链形成位置重合的两层拉链。所述可扩充箱包通过将开关拉链以及扩充拉链在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的连接位置重合设置,大大提高了箱包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使得开关拉链和扩充拉链的结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因受到外部因素而导致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扩充箱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外出旅行来放空自我、放松身心。而通常长时间的旅行需要携带较多的个人必须品,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旅行箱包,给需要旅行或者其他使用箱包的人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一般的箱包通常其内部的容积都是固定的,当用户的用品或者某一单个的物品恰好超出箱体容积的高度时,用户常常是束手无策,只能删减自己的物品。针对这种情形,有一些箱包采用了可扩充的结构设计,但是目前所有的可扩充的箱包均采用了并列设置拉链和扩充层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这样导致箱包连续具有两个并列的拉链,不仅使得箱包整体的结构强度较低,而且这样的拉链扩充结构容易被外部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扩充箱包,不仅能够扩充箱包的容积,而且使得箱包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扩充箱包,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开关拉链、扩充拉链以及扩充层;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互盖合形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开关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位置,使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开关拉链相互连接;在所述开关拉链的内侧,所述扩充拉链分别通过扩充层连接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使所述扩充拉链与所述开关拉链形成位置重合的两层拉链。可选的,所述开关拉链与所述扩充拉链的同一侧共用一个带有拉链头的拉链齿结构或者共用一个带有插销的拉链齿结构;所述开关拉链与所述扩充拉链的另一侧带有插销或者带有拉链头的配合拉链结构分别为直接连接到箱包、通过扩充层连接到箱包。可选的,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位置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结构能够打开或闭合。进一步,所述封装结构为封装拉链;所述封装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位置的一侧,且所述封装拉链的长度不大于对应所述第一箱体或所述第二箱体侧边的长度。进一步,所述封装拉链的拉链头与一侧的拉链齿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可选的,所述封装结构为封装粘扣;所述封装粘扣的子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封装粘扣的母面通过粘条或布带连接到所述第二箱体上,所述母面能够与子面相互粘合。可选的,所述开关拉链和/或所述扩充拉链为可拆卸式拉链。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扩充层,所述第二扩充层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边缘的拉链相互配合的拉链结构,使得所述第二扩充层一侧与所述第一箱体通过拉链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拉链连接。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可扩充箱包,通过将开关拉链以及扩充拉链在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的连接位置重合设置,使得箱包整体上只需要一个连接位置,大大提高了箱包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使得开关拉链和扩充拉链的结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因受到外部因素而导致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箱包的扩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扩充箱包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扩充箱包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扩充箱包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箱包的扩充结构,现有箱包均是采用并列设置的拉链结构,也即用于打开关闭的开关拉链直接连接到箱体的两侧,然后在开关拉链的旁边设置一个可扩充的拉链结构,扩充拉链通过扩充层连接到箱体上,这样,通过打开开关拉链能够使得扩充层伸展开,进而达到扩充箱包体积的目的。也有一些箱包的扩充拉链设置在距离开关拉链一定距离的位置,从而将箱体分为三层结构。这样的箱包,由于拉链连接的位置是箱包的弱点位置,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而且并列设置的拉链结构使得箱包的结构弱点更多,进而影响箱包的结构稳定性。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采用的箱包的两个实施例。所述可扩充箱包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开关拉链3、扩充拉链4以及扩充层5。其中,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内部均为一边开口的容纳空间,将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的开口相对设置,进而使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相互盖合形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的开口大小基本一致,而其厚度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同或不同。这里所述的厚度通常是指箱包水平放置后的高度。所述开关拉链3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的连接位置,使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通过所述开关拉链3相互连接,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关拉链3能够打开或闭合箱包。在所述开关拉链3的内侧,也即针对于箱包空间的内部,所述扩充拉链4分别通过扩充层5连接到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使所述扩充拉链4与所述开关拉链3形成位置重合的两层拉链。所述扩充层5通常是指可扩展的柔性材料,例如布带;所述扩充拉链4的两侧均通过所述扩充层5与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连接,这样,当使用所述扩充拉链4时,使得所述扩充层5能够扩展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之间的距离,进而扩展了箱包的容积或容量。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所述可扩充箱包通过将开关拉链3和扩充拉链4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同一个连接位置,也即使得开关拉链3和扩充拉链4相对重合设置。这样,当需要较小的容量空间是可以只使用开关拉链3,而当需要较大空间是,可以只使用扩充拉链4(此时开关拉链保持打开状态),不仅使得箱包能够高效的扩展容量,而且只需要使用一个拉链结构就能实现箱包的使用,提高了箱包使用的效率以及拉链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开关拉链3和扩充拉链4设置在箱包的同一个连接位置,使得箱包的整体结
构稳定性更好,更加不容易被外力破坏。进一步,在使用所述开关拉链3时,还可以同时使用扩充拉链4作为保险,这样,及时所述开关拉链3破损,所述扩充拉链4也能够保证箱包处于闭合状态,保证箱包内部物品的安全。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本技术采用的开关拉链3和扩充拉链4重叠设置的结构,使得即使其中一个拉链被破坏,另一个拉链也能够保证箱包的完整性,进而延长箱包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箱包只要其中一个拉链被破坏,则会导致箱包完全无法使用。可选的,所述扩充拉链4还可以设置为一侧与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中的一个箱体直接连接,另一侧则通过扩充层5与另一个箱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扩充拉链4在箱包的连接位置既可以相对于设置于所述开关拉链3的内侧,也可以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开关拉链3的外侧。进一步,所述开关拉链3与所述扩充拉链4的同一侧共用一个带有拉链头的拉链齿结构或者共用一个带有插销的拉链齿结构;所述开关拉链3与所述扩充拉链4的另一侧带有插销或者带有拉链头的配合拉链结构分别为直接连接到箱包、通过扩充层连接到箱包。具体的,在所述第一箱体1和所述第二箱体2的连接位置只设置一个带有拉链头或插销的拉链齿结构,此带有拉链头或插销的拉链齿结构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扩充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开关拉链、扩充拉链以及扩充层;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互盖合形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开关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位置,使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开关拉链相互连接;在所述开关拉链的内侧,所述扩充拉链分别通过扩充层连接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使所述扩充拉链与所述开关拉链形成位置重合的两层拉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扩充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开关拉链、扩充拉链以及扩充层;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互盖合形成封闭的箱体结构;所述开关拉链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位置,使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所述开关拉链相互连接;在所述开关拉链的内侧,所述扩充拉链分别通过扩充层连接到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使所述扩充拉链与所述开关拉链形成位置重合的两层拉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拉链与所述扩充拉链的同一侧共用一个带有拉链头的拉链齿结构或者共用一个带有插销的拉链齿结构;所述开关拉链与所述扩充拉链的另一侧带有插销或者带有拉链头的配合拉链结构分别为直接连接到箱包、通过扩充层连接到箱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箱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位置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封装结构能够打开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顶新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