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军民专利>正文

盛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593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盛水容器,为上端面敞口的盛装溶液的容器;该容器上设置有与其他容器相互配合的支点(20);该容器内或者外设置有防止溶液满溢出其他容器的防满溢通道。所述其他容器为盥洗盆(1);所述该容器为底部环径小于盥洗盆(1)顶部环径的盆(2);当该盆(2)的顶部环径小于盥洗盆(1)的顶部环径时,该盆(2)的防满溢通道为盆(2)的外侧壁与盥洗盆(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当该盆(2)的顶部环径大于盥洗盆(1)的顶部环径时,该盆(2)的防满溢通道为在其侧壁上设置的出水孔Ⅲ(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盆,尤其是一种适合在盥洗台上使用的盥洗台盆。
技术介绍
盥洗台是每个人生活中必须使用的工具,而盥洗台内设置的盥洗盆由于是固定的,因而,不论在家庭中或者在公共场合,其使用的盥洗台均是多人合用同一个盥洗盆。一般在家庭中,盥洗盆在所有洗漱活动中均需要使用,一方面,其需要容纳盥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水,另外一方面,其又需要容纳在盥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刷牙后产生的污水等),因而,其公用的卫生状况并不好。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在使用清水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采用洗脸盆承担容器,但是现有的洗脸盆由于形状都是统一制式的,因而,并不能与所有的盥洗盆进行相互匹配,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是将洗脸盆倾斜后搁置在盥洗盆内,这种状态下,其脸盆的使用效率十分低下。而进一步的,由于洗脸盆的尺寸各异,即使其洗脸盆的尺寸相对于盥洗盆来说较小的情况下,由于洗脸盆尺寸较小,则其盥洗盆的使用效率变得十分低下。再进一步的,在使用的时候,洗脸盆并没有洗相对于盥洗盆做出相对应的出水设置,在洗脸盆内水漫的时候,往往会溢出,导致盥洗台的台面长期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盛水容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盛水容器,为上端面敞口的盛装溶液的容器;该容器上设置有与其他容器相互配合的支点;该容器内或者外设置有防止溶液满溢出其他容器的防满溢通道。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改进:所述其他容器为盥洗盆;所述该容器为底部环径小于盥洗盆顶部环径的盆;当该盆的顶部环径小于盥洗盆的顶部环径时,该盆的防满溢通道为盆的外侧壁与盥洗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当该盆的顶部环径大于盥洗盆的顶部环径时,该盆的防满溢通道为在其侧壁上设置的出水孔Ⅲ。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盆与盥洗盆之间的支点为在盆 的顶部环径上形成凸起面的盆沿Ⅰ,该盆沿Ⅰ搁置在盥洗盆的顶部环径上。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盥洗盆上端面的顶部环径内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盆上端面相对于该环形凹槽设置盆沿Ⅰ,该盆沿Ⅰ搁置在盥洗盆的环形凹槽内。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盆与盥洗盆之间的支点为在盆外侧壁上设置的支撑;所述支撑抵住盥洗盆的内侧壁。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为设置于盆外侧壁上的至少三个立柱型支撑脚;所述任意立柱型支撑脚之间均设置有空隙。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为设置于盆外侧壁上的环形支撑脚;所述环形支撑脚上开有孔或者槽。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盆与盥洗盆之间的支点为盆的上端面,所述盆的上端面与盥洗盆的内侧壁形成过盈配合。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盆与盥洗盆之间的支点为盆的下侧面设置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位于盆的重心位置;该支撑架抵住盥洗盆的内的下侧面。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盛水容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盆的外侧壁与盥洗盆的内侧壁紧贴;所述盆的侧壁上出水孔Ⅲ为对称分布的至少两个孔;其中一个出水孔Ⅲ与盥洗盆侧壁的出水孔相对应。本技术的盛水容器由于其下端环径小于盥洗盆的上端环径,因而使得其可以完全放置入盥洗盆内,并且由于其上设置有支点,通过支点与盥洗盆之间形成支撑作用,通过这种支撑作用使得该盆与盥洗盆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构,相对于现在的脸盆搁置在盥洗盆上的使用情况,极大的增大了盆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盆与盥洗盆之间设置有相关的水流通道,通过水流通道使得满溢的水流可以顺利的外泄,不会污染盥洗台。而通过以上的相关设置,解决了现在盥洗盆即要容纳污水又要容纳清水的情况,要产生污水的时候,将本技术所述的盆取出,而要容纳净水的时候,将本技术所述的盆置入盥洗盆内,甚至于每个人均可以使用自己独自的盆,通过分别不一样的盆的时候,彻底的隔绝了公共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菌交叉感染等问题。而在公共的盥洗台上,可以使用一次性防水材质制造本技术所述的盆,而在家庭等固定使用盆的环境内,则可以使用塑料或者其他材质制造本技术所述的盆,实现多次的重复利用,并且避免公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卫生污染状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搭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搭配的另外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搭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搭配的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种搭配的另外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种搭配的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四种搭配的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五种搭配的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图7给出了一种盛水容器(即一种盥洗台盆),包括符合盥洗盆1尺寸的盆2;即该盆2的上端沿尺寸小于或者等于盥洗盆1上端沿的尺寸,且该盆2的下端沿小于或者等于盥洗盆1下端沿的尺寸,进一步的,其盆2的上端沿与盆2的下端沿之间为从大到小规则的环状缩小,或者其盆2的上端沿与盆2的下端沿之间为等尺寸。由于盥洗盆1的形状较多,如圆柱状等,但是其容积尺寸一般都有较为固定的制式尺寸,因而,本技术的盆2通过盥洗盆1的相关固定尺寸设置。本技术的盆2与盥洗盆1之间分别设置有支点20和防满溢通道(以下文中以出水流道表述)。通过支点20将盆2支撑在盥洗盆1内部,并在盆2和盥洗盆1之间开出相应的出水流道,便于水流的排出,使其不会污染盥洗台台面。以上所述的支点20和出水流道有如下的多种形状:1、如图1、图2所示,该支点20为盆2的盆沿Ⅰ20-1,盆2内相对于盥洗盆1的出水孔Ⅱ12或者出水孔Ⅰ11设置相应的出水流道,该出水流道为设置于盆2侧壁上的出水孔Ⅲ22。现有的盥洗盆1内均设置有出水孔Ⅱ12或者出水孔Ⅰ11(其盥洗盆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Ⅱ12,在其底面上设置有出水孔Ⅰ11,出水孔Ⅰ11一般都是有闭合装置限流,而相关的出水孔Ⅱ12为盥洗盆1内控制水面的孔,防止水位太高而溢出,污染盥洗台面)。而本方案中,盆2的上端沿设置为环形的凸起面,即形成盆沿Ⅰ20-1,该盆沿Ⅰ20-1搁置在盥洗盆1的上端沿,此时,由于盆2与盥洗盆1之间等高,且盆2的盆沿Ⅰ20-1覆盖了盥洗盆1的上端沿,因而其无法出水,所以在盆2的内侧壁上开出出水孔Ⅲ22,通过出水孔Ⅲ22实现盆2内的水平面控制,出水孔Ⅲ22内的水流流出之后,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出水孔Ⅱ12流出,如果盆2的下端沿尺寸与盥洗盆1内侧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的情况下,则该水 流无法通过出水孔Ⅱ12,此时,水流通过出水孔Ⅰ11流出(由于盆2内的容纳的水的重量原因,只要合理控制盆2内部容积和盥洗盆1和盆2外侧壁之间的容积的情况下,该盆2的出水孔Ⅲ22流出的水流量是无法将盆2浮起的)。进一步的,盥洗盆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相对于该环形凹槽设置盆沿Ⅰ20-1,该盆沿Ⅰ20-1内嵌在环形凹槽内,此时,环形凹槽实现了对盆2的限位作用(横向移动的位移被限定),此时,即使盆2的下端沿不与盥洗盆1的内侧壁相互抵触,其盆2也不会在盥洗盆1内产生横向的位移。2、如图3、图4、图5所示,该支点20为盆2外侧壁上设置的支撑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盛水容器

【技术保护点】
盛水容器,为上端面敞口的盛装溶液的容器;其特征是:该容器上设置有与其他容器相互配合的支点(20);该容器内或者外设置有防止溶液满溢出其他容器的防满溢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盛水容器,为上端面敞口的盛装溶液的容器;其特征是:该容器上设置有与其他容器相互配合的支点(20);该容器内或者外设置有防止溶液满溢出其他容器的防满溢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水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其他容器为盥洗盆(1);所述该容器为底部环径小于盥洗盆(1)顶部环径的盆(2);当该盆(2)的顶部环径小于盥洗盆(1)的顶部环径时,该盆(2)的防满溢通道为盆(2)的外侧壁与盥洗盆(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当该盆(2)的顶部环径大于盥洗盆(1)的顶部环径时,该盆(2)的防满溢通道为在其侧壁上设置的出水孔Ⅲ(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盛水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盆(2)与盥洗盆(1)之间的支点(20)为在盆(2)的顶部环径上形成凸起面的盆沿Ⅰ(20-1),该盆沿Ⅰ(20-1)搁置在盥洗盆(1)的顶部环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盛水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盥洗盆(1)上端面的顶部环径内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盆(2)上端面相对于该环形凹槽设置盆沿Ⅰ(20-1),该盆沿Ⅰ(20-1)搁置在盥洗盆(1)的环形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盛水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盆(2)与盥洗盆(1)之间的支点(20)为在盆(2)外侧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军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