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缝钢管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测长系统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管测长系统装置,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包括切管机,切管机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切管机的另一侧设置有中心辊道,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小于5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造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切割速度,提高了钢管的测量精度为,有效地提高钢管长度测量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缝钢管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测长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我公司专业生产各种高精度中厚壁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在生产过程中,其长度是必须获得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没有改造前,生产定尺管是切头切完后,由步进拔料将管子拔到切尾机上,一组钢管切断机床配备2名工人从头部开始量出所需管子的长度画上一道线,再由切尾机根据这道线切尾。这种人工测量的方法效率低,既费时,又容易造成误差,计量不准确,很难达到钢管按实际长度交付的要求。而且因其它机械设备的工作,还给测量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如此作业环境,严重制约了钢管精整线的产量,加大了生产成本,影响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造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切割速度,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避免了人工测量时,机械设备的运行,给测量人员带来的伤害,提高了钢管的测量精度为,有效地提高钢管长度测量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钢管测长系统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钢管测长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包括切管机,切管机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切管机的另一侧设置有中心辊道,所述的中心辊道上设置有可对钢管进行夹送的夹送辊;所述的中心辊道的两侧处设置有3组对射光电装置;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5000mm,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8000mm,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10500mm;所述的切管机和中心辊道之间设置有测量滚轮,测量滚轮连有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测量滚轮的滚轮轴相连,所述的3组对射光电装置、夹送辊、测量滚轮、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钢管在中心辊道上经夹送辊夹送,钢管向切管机移动,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大于8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大于5000mm,小于8000mm时,钢管经过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小于5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夹送棍连接有变频电机,当钢管的尾端与刀头之间的间距大于50mm时采用高速进行输送,当钢管的尾端与刀头之间的间距小于50mm时采用低速进行输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管测长系统装置,钢管长度的测量装置采用机械和电子技术结合的方式,采用整数长度测量与尾数长度测量相结合的技术方案。钢管需要在轴向移动中进行测量,由夹送棍驱动被测钢管移动。整数长度的检测采用对射光电装置位置信号,而尾数长度的检测则采用同轴编码器输出的位置脉冲信号,采用同轴编码器来测量钢管的尾数长度是测长技术方案的主要模式。在离切管机刀头的5米,8米,10.5米处增加了三个对射光电装置,以满足不同长度管子的要求。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采取以下措施:a.因测量滚轮与钢管之间磨擦接触,测量滚轮的磨损会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度,故测量滚轮采用高碳高合金铬钼钢制作,并进行咱淬火处理。以提高测量滚轮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b.为保证测量滚轮与钢管之间有足够的磨擦力而不存在打滑的情况,测量滚轮的上升到位信号采用液压缸的压力接点信号,保证测量滚轮对钢管有足够压力使之在钢管先进方向产生磨擦力。c.为提高夹送辊输送过程中的效率及定位精确度,采用双速控制,在目标位50mm以内以低度进行输送,大于50mm采用高速进行输送。控制精度小于3mm。即提高了设备的作业率也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造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切割速度,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避免了人工测量时,机械设备的运行,给测量人员带来的伤害,提高了钢管的测量精度为,有效地提高钢管长度测量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实施例:钢管测长系统装置,所述的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包括切管机1,切管机1的一侧设置有刀头2,切管机1的另一侧设置有中心辊道3,所述的中心辊道3上设置有可对钢管进行夹送的夹送辊4;所述的中心辊道3的两侧处设置有3组对射光电装置;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5与刀头2之间的间距为5000mm,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6与刀头2之间的间距为8000mm,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7与刀头2之间的间距为10500mm;所述的切管机1和中心辊道3之间设置有测量滚轮8,测量滚轮8连有升降装置9,同轴编码器10与测量滚轮8的滚轮轴相连,所述的3组对射光电装置、夹送辊、测量滚轮、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钢管在中心辊道上经夹送辊夹送,钢管向切管机移动,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大于8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大于5000mm,小于8000mm时,钢管经过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小于5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夹送棍4连接有变频电机12,当钢管的尾端与刀头之间的间距大于50mm时采用高速进行输送,当钢管的尾端与刀头之间的间距小于50mm时采用低速进行输送。具体操作如下:1、控制器上将所需钢管的长度输入。2、将待切区钢管进入到中心辊道上,此时测量滚轮会自动上升,紧贴钢管表面,同时夹送辊会自动夹紧并转动,带动钢管前进。定尺时,测量滚轮由液压缸顶起,测量滚轮会与钢管同步转动,同轴编码器安装在测量滚轮上,测量滚轮又与同轴编码器同步转动,从同轴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输入到控制器,经过运算达到所需尺寸。d、测长结束后,钢管送入一定尺寸,切管机将工件夹紧,驱动松开,夹送辊停止并打开,托架上升,以保持钢管的稳定。测量滚轮会自动下降,为切去管尾做好准备。所需条件都满足后,可以切割钢管管尾了。按主轴启动,机床开始工作切割,切割完毕,主轴停止,工件放松,托架下降,退料。刀头至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的距离为5000mm,刀头至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的距离为8000mm,刀头至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的距离为10500mm。钢管从待切区拨至中心辊道后,钢管向右移动,当管尾经过某组相应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控制器上的D512为定尺值,D16是差值=相应的对射光电装置至刀头的距离-定尺值。例如:定尺值为10000mm,当管头向右移动离开相应的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其差值=10500-10000=500mm。夹送辊输送钢管时,前450mm为高速输送状态,后50mm为低速输送状态。这里夹送辊用了变频电机。当快接近时可以减速,故给进的精度高。同轴编码器是由液压油缸顶住测量滚轮。滚轮轴与同轴编码器连接,实现了滚轮外端与管子同步前行,经过控制器处理后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定尺生产。如果定尺值为4700mm,差值为300mm,同轴编码器开始计数时相应的对射光电装置为第一组。如果定尺值为7800mm,差值为200mm,同轴编码器开始计数时相应的对射光电装置为第二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管测长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包括切管机,切管机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切管机的另一侧设置有中心辊道,所述的中心辊道上设置有可对钢管进行夹送的夹送辊;所述的中心辊道的两侧处设置有3组对射光电装置;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5000mm,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8000mm,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10500mm;所述的切管机和中心辊道之间设置有测量滚轮,测量滚轮连有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测量滚轮的滚轮轴相连,所述的3组对射光电装置、夹送辊、测量滚轮、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钢管在中心辊道上经夹送辊夹送,钢管向切管机移动,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大于8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大于5000mm,小于8000mm时,钢管经过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当控制器上输入的所需钢管长度小于5000mm时,钢管经过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时,同轴编码器便开始有效计数。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测长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测长装置系统包括切管机,切管机的一侧设置有刀头,切管机的另一侧设置有中心辊道,所述的中心辊道上设置有可对钢管进行夹送的夹送辊;所述的中心辊道的两侧处设置有3组对射光电装置;第一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5000mm,第二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8000mm,第三组对射光电装置与刀头之间的间距为10500mm;所述的切管机和中心辊道之间设置有测量滚轮,测量滚轮连有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测量滚轮的滚轮轴相连,所述的3组对射光电装置、夹送辊、测量滚轮、升降装置、同轴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钢管在中心辊道上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坚,何文群,林学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