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线和使用该屏蔽电线的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041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20:36
一种屏蔽电线,包括:电线;屏蔽部件,其通过覆盖电线的周围而形成屏蔽层;板状部件,其覆盖屏蔽部件的周围;和保护部件,其螺旋缠绕在板状部件的周围。板状部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第一和第二板材的一个表面形成有粘合层。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具有比设置在电线的周围的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的宽度,并且粘附在屏蔽部件上以夹持屏蔽部件。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粘合层对置地粘附于在宽度方向上从屏蔽部件突出的余长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屏蔽电线和使用该屏蔽电线的线束
技术介绍
在车辆内部的电气配线中,在容易受到噪音影响或容易产生噪音的布线设备中使用了一种屏蔽电线,该屏蔽电线在电线的周围包括用于例如传递信号的屏蔽层(电磁屏蔽层)。例如,这样的屏蔽电线构造成包括:多个电线,该多个电线具有至少一个电线和排扰线(drain wire);覆盖该多个电线的导电板;和保护带(例如,参见下述的专利文献1)。导电板具有长带状,并且以纵向附设于电线的状态下缠绕在电线上,并且沿着纵向的两侧的边缘互相垂直地重叠。并且,保护带是长状带,并且螺旋缠绕在导电板的外周上。并且,除了板状部件之外,具有这样的屏蔽功能的已知部件是螺旋缠绕在电线的外周上的带状部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3)。专利文献1是JP-A-2013-4354,专利文献2是JP-A-2007-27050,并且专利文献3是JP-A-2011-222262。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本申请的申请人发现了如在日本专利申请No.2014-1341中描述的屏蔽电线的专利技术。在该屏蔽电线中,为了确保气密性(防止水进入),将板状部件(例如,粘合带)以纵向附设的状态粘附在形成
于电线的周围的诸如金属箔这样的屏蔽层上,并且此外,保护部件(例如,粘合带)螺旋缠绕在其板状部件上。在根据以上的屏蔽电线中,板状部件缠绕在屏蔽层上,使得板状部件的粘合面面向内。在缠绕在屏蔽层上的板状部件的余长部中,相互的粘合面对置地贴附。这里,例如,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部件作为用于提供气密性的板状部件,以确保上述屏蔽电线中的耐磨性。然而,在厚板状部件对置地贴附和粘附的情况下,其弯曲应力高,并且板状部件可能从对置的粘附部的根部剥落。于是,当板状部件被剥落时,不能满足气密性的目标值。已经实施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以解决以上情况,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满足耐磨性和气密性二者的目标值的屏蔽电线和线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包括:至少一个电线;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通过覆盖所述电线的周围而形成屏蔽层;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覆盖所述屏蔽部件的周围;和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螺旋缠绕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周围,其中所述板状部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并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每一者的一个表面形成有粘合层,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每一者都具有比设置在所述电线的周围的所述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的宽度,在所述屏蔽部件夹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粘附在所述屏蔽部件上,并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所述粘合层对置地粘附于分别在所述屏蔽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余长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板状部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并且具有比形成在电线的周围的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的宽度,
在屏蔽部件夹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的情况下,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粘附在屏蔽部件上,并且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粘合层对置地粘附于分别在屏蔽部件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余长部中。结果,与使用一个板材对置地粘附余长部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用两个板材,弯曲应力低,并且从对置的粘附部的根部剥落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即使在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板材的情况下,板材也变得难以剥落,并且能够提供能够满足耐磨性和气密性二者的目标值的屏蔽电线。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中,优选地,受粘附的所述余长部每一者都形成为比所述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并且缠绕成使得受粘附的所述余长部覆盖主干部的整个区域,所述主干部是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中的除了所述余长部之外的其它部分。根据该屏蔽电线,受粘附的余长部每一者都形成为比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结果,余长部能够周向地缠绕从而形成一圈以上,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中,优选地,所述保护部件通过螺旋缠绕成搭叠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周围而形成为在所述电线的纵向上的两层以上的重叠状态。根据该屏蔽电线,保护部件通过缠绕成搭叠而形成为在电线的纵向上连续的两层以上的层叠状态,结果,能够通过包括两层以上的保护部件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材的余长部与所述第二板材的余长部在互相移位的状态下对置地粘附,并且一个受粘附的所述余长部具有其中所述第一板材的粘合层不与所述第二板材的粘合层接触的区域,并且另一个受粘附的所述余长部具有其中所述第二板材的粘合层不与所述第一板材的粘合层接触的区
域。根据该屏蔽电线,第一板材的余长部与第二板材的余长部在互相移位的状态下粘附。结果利用另一个板材的粘合层中不与一个板材的粘合层相接触的区域,受粘附的余长部每一者都能够周向地缠绕并且粘合。因此,增加了两个粘合区域,并且能够得到具有更好的防水性的屏蔽电线。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中,优选地,所述电线包括通过交织包括导体部和被覆部的多个被覆电线而形成的绞合线以及纵向附设于所述绞合线的排扰线。根据该屏蔽电线,电线包括通过交织多个被覆电线而形成的绞合线和纵向附设于绞合线的排扰线,结果,在包括绞合线和排扰线的屏蔽电线中能够满足耐磨性和气密性二者的目标值。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中,优选地,所述排扰线由包括导体部和被覆部的被覆电线制成,并且所述被覆部在连接于所述屏蔽部件的部分被剥离。根据该屏蔽电线,排扰线的被覆部在连接于屏蔽部件的部分被剥离,结果,包覆除了连接部分之外的部分,并且能够变得通过该部分来使屏蔽部件难以损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束具有一个以上电路的以上屏蔽电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线束具有一个以上电路的以上屏蔽电线,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如下屏蔽电线的线束,该屏蔽电线适于暴露于雨水且振动的环境,例如,车辆的发动机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提供能够满足耐磨性和气密性二者的目标值的屏蔽电线和线束。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的线束。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屏蔽电线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2所示的屏蔽电线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屏蔽电线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该实例的屏蔽电线和根据比较例的屏蔽电线的气密性和耐磨性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屏蔽电线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基于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并且能够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修改。图1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屏蔽电线的线束。如图1所示,线束WH通过捆束多个电线W而形成,并且多个电线W中的至少一个电线(一个电路)由在下面详细描述的屏蔽电线1构成。例如,如图1所示,这样的线束WH可以在电线W的两端包括连接器C,并且可以通过带(未示出)缠绕以聚集多个电线W。并且,线束WH可以包括诸如波纹管这样的外装部件(未示出)。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屏蔽电线1的透视图。根据该实施例的屏蔽电线1包括: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是三个)被覆电线2;排扰线3;金属箔材料(屏蔽部件)4;板状部件5;和保护带(保护部件)6。被覆电线2通过利用绝缘被覆(被覆部)覆盖芯线(导体部)的周围而形成,并且是不具有屏蔽层的电线。在实施例中,三个被覆电线2以预定的交织间距交织,并且聚集在一个电线束中以形成绞合线。排扰线3是与被覆电线2的芯线具有大致相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屏蔽电线和使用该屏蔽电线的线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电线,包括:至少一个电线;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通过覆盖所述电线的周围而形成屏蔽层;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覆盖所述屏蔽部件的周围;和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螺旋缠绕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周围,其中所述板状部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并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每一者的一个表面形成有粘合层,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每一者都具有比设置在所述电线的周围的所述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的宽度,在所述屏蔽部件夹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粘附在所述屏蔽部件上,并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所述粘合层对置地粘附于分别在所述屏蔽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余长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15 JP 2015-0996851.一种屏蔽电线,包括:至少一个电线;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通过覆盖所述电线的周围而形成屏蔽层;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覆盖所述屏蔽部件的周围;和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螺旋缠绕在所述板状部件的周围,其中所述板状部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并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每一者的一个表面形成有粘合层,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每一者都具有比设置在所述电线的周围的所述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的宽度,在所述屏蔽部件夹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粘附在所述屏蔽部件上,并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所述粘合层对置地粘附于分别在所述屏蔽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余长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电线,其中,受粘附的所述余长部每一者都形成为比所述屏蔽部件的半周距离长,并且缠绕成使得受粘附的所述余长部覆盖主干部的整个区域,所述主干部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刚之冈英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