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组合物、用途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8629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组合物、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精油为红花椒精油、青花椒精油、香蜂草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精油组合物由植物精油、表面活性剂、水组成;该组合物用于防治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使用时,用水将组合物稀释,喷施在植物上,喷施量为植物上的液体不成液滴滚下为宜,随即将栽培环境密闭,然后通风。该组合物可作为用于植物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的天然杀菌剂,具有对人畜无害、对环境友好、防效显著、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组合物、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高毒、高残留、污染较严重的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步受到限制,而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逐渐被公众认可。植物源农药是用具有杀虫、杀菌、除草及植物生长调节等活性的植物活性物质,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提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政府部门、各科研单位加大了对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投入,人们对植物源农药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植物源农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杀虫活性、杀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活性成分在自然界中易降解,不会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资源丰富、可再生;含多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独特,作用广谱,无明显的脊椎动物毒性或对植物毒性,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从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已开始重视研究、开发和应用安全、无害、高效、多功能的植物源农药。据文献报道:世界各国科学家已对2000 多种植物的杀虫、防霉、除草和促生长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中不乏是传统的中草药。这些中草药主要包括:楝科(印楝、川楝)、菊科(除虫菊)、豆科(鱼藤、苦豆子)、杜鹃花科(黄杜鹃)、卫矛科(雷公藤)、瑞香科(狼毒)、唇形科(酚类物质)、樟科(樟树)等。从传统的植物药材中提取杀虫、杀菌剂活性部位(成分),以此为主剂,配制成无公害的农药。研究比较多的植物有:菊科、楝科、卫矛科、杜鹃花科、瑞香科、以及矿物腐植酸等。目前,我国已登记和生产的植物源农药杀虫剂有:烟碱、大蒜精油、鱼藤酮、除虫菊酯、百部碱、楝素、回蒿素、藜芦碱、喜树碱和腐植酸以及其衍生物约30 多种。从植物中获得的植物精油是天然分子的复杂的混合物。它们是次级代谢产物,通常通过使用有机溶剂提取和随后的浓缩、或通过使用蒸汽随后通过分离水-不溶解相的物理处理来获得它们。通常它们是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挥发性液体并且具有低于水的密度。在自然界中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植物器官尤其是如种子、叶片、花、表皮细胞和果实中合成,并且它们在保护植物抗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已知许多植物精油的杀真菌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已经达到市场商业化。比如荷荷巴油、迷迭香油、百里香油、印度楝树油以及大蒜提取物等。近年来,土壤恶化、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大棚蔬菜及反季节蔬菜业的发展,导致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主要表现为混发、多发、久发。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作物种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而且危害逐年加重。我国细菌性病害涉及到60类作物200多重细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不同作物发病部位和发病时期差异很大,从根部到穗部、从茎叶到果实、从苗期到成熟期,甚至贮藏期都有发生。像柑橘溃疡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黄瓜角斑病、水稻细条病、白菜软腐病、马铃薯黒胫病、环腐病等等,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农户对细菌性病害的预防意识不强,往往是见病打药,加之很多细菌性药剂,如铜制剂等都属于预防保护性药剂,因此很难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植物的维管系统由木质部导管、管胞分子和韧皮部组成。其中木质部导管和管胞分子可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送到光合作用组织中,而韧皮部分子则将地上光合产物运送到根部。特异性的病原物能侵染植物的维管系统,而一些细菌等能通过根侵染木质部,引起维管束病害。细菌性维管束病害是发生在作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上最严重的植物病害类型之一。维管束病害全世界范围内发生,既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也影响多年生木本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引起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的病原菌通常在木质部中繁殖,阻碍水分和矿物质的运转,最终使植株枯萎、死亡。维管束病害的症状大多表现为向顶,即从根部到顶部。最初症状是上部,随后萎蔫失绿,病处维管束变褐、腐烂或茎部中空,有时有菌脓从病处流出,末端嫩叶坏死。植物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发病前期隐蔽性较强,肉眼不容易看出来,一旦发现验证是属于细菌病害,往往已经到了中期或晚期,病原细菌已经侵入植物维管束内部,“病入骨髓”,防治难度加大。由于维管束病原菌存活于寄主植物内部深处,使得对维管束病原菌的防治异常困难,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防效显著的农药。而且一些维管束病原物能侵染广谱的寄主植物,所以常规的栽培措施如轮作控制效果不佳。土壤暴晒和化学熏蒸可以用来处理土壤中的病原物,但由于公共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限制了化学熏蒸法大面积的应用。有机土壤改良也可用于控制维管束病害,但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大田应用效果不稳定。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现有产品的高效和长效问题,亟需开发对人畜无害、对环境友好的用于植物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的天然杀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的植物精油组合物,具体说是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组合物、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精油为红花椒精油、青花椒精油、香蜂草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体积比为0-3:0-5:0-5;精油组合物由植物精油、表面活性剂、水组成,其体积比为0.1-15:0.01-10:75-99.89;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或吐温-80;该组合物用于防治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进一步的,所述的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精油为红花椒精油或青花椒精油。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包括红花椒(拉丁名为Zanthoxylum bungeanum)和青花椒(拉丁名为Zanthoxylum schinifolium)。花椒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苧烯、月桂烯、罗勒烯、桉叶油、柠檬烯、异茴香脑、芳樟醇、莰烯、蒎烯、枞油烯、乙酸芳樟酯、松油醇等。花椒具有防腐、杀菌、防虫的功效。香蜂草(拉丁名为Melissa officinalis),其精油成分主要有柠檬醛、香茅醛、芳樟醇、石竹烯、橙花醇、香叶醇、乙酸香茅酯等,具有杀菌、驱虫、防腐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精油均是利用超临界流体CO2 萃取技术提取的,工艺参数为:提取压力15-30 MPa,提取温度35°C-55°C,花椒和香蜂草的粒度20-60目,萃取时间1.5 h-4h。进一步的,该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设施栽培环境是可形成封闭空间的栽培环境,比如拱棚、温室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文洛式智能连栋、太阳能光伏大棚等。进一步的,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栽培环境形成封闭空间的覆盖材料可以为聚氯乙烯(PVC)棚膜、聚乙烯(PE)棚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调光性农膜、玻璃。进一步的,该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以下病原菌引起,包括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 F Smith)、密执安捧形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sp. carotovorum)、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密执安捧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michiganse)、葡萄皮尔氏病菌(Xyllela 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组合物、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精油为红花椒精油、青花椒精油、香蜂草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体积比为0‑3:0‑5:0‑5;精油组合物由植物精油、表面活性剂、水组成,其体积比为0.1‑15:0.01‑10:75‑99.89;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或吐温‑80;该组合物用于防治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植物精油的组合物、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精油为红花椒精油、青花椒精油、香蜂草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体积比为0-3:0-5:0-5;精油组合物由植物精油、表面活性剂、水组成,其体积比为0.1-15:0.01-10:75-99.89;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或吐温-80;该组合物用于防治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活性成分的植物精油为红花椒精油或青花椒精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设施栽培环境是可形成封闭空间的栽培环境,比如拱棚、温室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文洛式智能连栋、太阳能光伏大棚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栽培环境形成封闭空间的覆盖材料可以为聚氯乙烯(PVC)棚膜、聚乙烯(PE)棚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调光性农膜、玻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设施栽培环境下种植的植物上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以下病原菌引起,包括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 F Smith)、密执安捧形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sp. carotovorum)、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密执安捧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michiganse)、葡萄皮尔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力军姚正颖张卫明侯北伟梅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