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正坚专利>正文

一种绕线结构及手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620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结构,包括底板、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柱;驱动机构包括转轴、主动齿轮、卷线轮和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套设在固定柱上;主动齿轮扣合螺旋弹簧;转轴竖向设置于主动齿轮上;主动齿轮设置有通孔;卷线轮设置有凸块;卷线轮套设在转轴外,凸块穿进通孔;辅助机构包括第一、二固定板、从动齿轮、单向轴承、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第一、二固定板依次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从动齿轮设置在底板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压线轮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从动齿轮上;第二压线轮与第一压线轮抵靠。该绕线结构退线收线顺畅,钢丝绳不会出现折弯变形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手摇器,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摇式升降晾衣架
,尤其涉及一种绕线结构及手摇器
技术介绍
手摇式升降晾衣架主要通过滑轮装置,使晾衣杆上下升降,方便不同年龄身高的人士晾晒衣服。其中,手摇器是晾衣架最关键的配件。现在市面上有不同的手摇器,但是它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缺陷:1.钢丝绳卷在卷线轮上且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时,钢丝绳不会紧紧缠在卷线轮上,松开的钢丝绳再次被卷起时,常常会出现前面多圈钢丝绳还是松弛的,后面的就缠在其上的状况,导致钢丝绳无序缠绕和折弯,影响钢丝绳的寿命;2.钢丝绳退线时,完全依靠晾衣杆和衣物重量拉动钢丝绳退线,如晾衣杆上无衣物时,则依靠晾衣杆的重力拉动钢丝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摇动手柄,卷线轮转动进行退线动作,但钢丝绳不一定同步退出,因为钢丝绳与转角器、顶支架等内的导轮之间的摩擦力、钢丝绳与顶部支架导轮之间的摩擦力均需要依靠晾衣杆的重力去克服。晾衣杆的重力被多重分配,导致拉动钢丝绳退线的力量不足,此时,卷线轮转速与钢丝绳退线速度不匹配,钢丝绳松开在卷线轮上形成松乱状态,导致晾衣杆的升降不顺畅;3.钢丝绳直接盘绕在卷线轮上,钢丝绳与卷线轮的联结处突兀,容易导致钢丝绳折弯,影响钢丝绳的寿命;4.卷线轮上没有止转结构,当钢丝绳完全退线时,钢丝绳容易被反向卷起,易被折弯,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结构,所述绕线结构能够使得缠绕在其上的钢丝绳顺利退线和收线,不会出现折弯、盘绕杂乱的情况,有利于保护钢丝绳,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器,该手摇器结构简单,操作顺畅,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绕线结构,包括底板、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主动齿轮、卷线轮和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包括第一弹簧脚和第二弹簧脚,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主动齿轮扣合包围所述螺旋弹簧;所述转轴竖向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顶壁上;所述主动齿轮的顶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卷线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卷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凸块穿进所述通孔,且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脚和所述第二弹簧脚之间;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从动齿轮、单向轴承、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压线轮通过所述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压线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压线轮与所述第一压线轮抵靠。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压条和第二弹性压条;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套接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套接孔;所述第二压线轮内设置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套筒,其顶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筒柱和第一筒帽,所述第一筒柱的侧壁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套筒穿过所述第一套接孔,且所述第一筒柱与所述第一套接孔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筒帽卡接在所述第一套接孔上;所述第一弹性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压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筒帽的下方两侧穿出,并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压条形成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二筒柱和第二筒帽,所述第二筒柱的侧壁上横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套筒穿过所述第二套接孔,且所述第二筒柱与所述第二套接孔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筒帽卡接在所述第二套接孔上;所述第二弹性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所述第二弹性压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筒帽的下方两侧穿出,并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弹性压条形成压缩状态。优选的,还包括止转机构;所述止转机构包括止转件和挡块;所述止转件内设置有左右两端相通的第一置线孔;所述止转件的底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卷线轮包括中部绕线筒,所述中部绕线筒的上端设置有上挡片,其下端设置有下挡片;所述下挡片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凸缘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与所述止转件的位置相对;当所述止转件受到向上的拉力时,所述止转件能够向上翘起,并触碰所述挡块。优选的,所述下挡片上设置有联结件;所述联结件内设置有左右两端相通的第二置线孔;所述第一置线孔与所述第二置线孔相对。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手摇器,包括外壳、手把和至少一个所述绕线结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匹配的缺口;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外壳的顶壁上设置有手把安装孔;所述底板与所述缺口的周缘匹配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手把安装孔相对;所述手把穿过所述手把安装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绕线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绕线结构左右并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所述两个绕线结构上下同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钉孔;相应地,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的第二螺钉孔。优选的,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覆盖在所述外壳的顶壁上;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手把安装孔相对的穿透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提供的绕线结构,设置有辅助结构,当进行退线时,转轴和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其内的单向轴承驱动第一压线轮转动,第一压线轮与卷线轮转动方向不同,且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夹紧钢丝绳,使得退线顺畅,避免出现钢丝绳从卷线轮上松脱而来不及退出,导致折弯变形的现状,有利于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当进行收线时,第一压线轮不会被从动齿轮带动,但是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起到夹紧钢丝绳的作用,使得钢丝绳能够重新紧密缠绕在卷线轮上。(2)本技术所提供的绕线结构,设置有止转机构,当退线至最后一圈时,止转件受到拉力向上翘起并与挡块触碰,使得卷线轮停止转动,避免了钢丝绳被重新反转缠绕而出现折弯变形的现象。(3)本技术所提供的绕线结构,卷线轮上设置与联结件,钢丝绳的起始端固定在联结件内,收纳整齐,避免了钢丝绳起始端突兀,容易造成钢丝绳折弯变形的现象。(4)本技术所提供的手摇器,退线收线顺畅,且绕线结构可以采取左右并列或上下同轴的设置方式,灵活性强。另外,在外壳的顶壁覆盖安装有面板,面板可以遮挡安装螺钉和螺钉孔,使得该手摇器的外观更加精美大方。并且,面板可以采取多种材质制作,或设置成多种颜色,时尚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绕线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绕线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绕线结构中止转件和挡块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绕线结构中驱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摇器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手摇器的整体示意图;图中:10、底板;200、主动齿轮;201、螺旋弹簧;202、卷线轮;203、止转件;204、凸缘;205、第一置线孔;206、转轴;207、通孔;208、凸块;209、安装孔;210、联结件;211、第二置线孔;30、第一固定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主动齿轮、卷线轮和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包括第一弹簧脚和第二弹簧脚,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主动齿轮扣合包围所述螺旋弹簧;所述转轴竖向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顶壁上;所述主动齿轮的顶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卷线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卷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凸块穿进所述通孔,且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脚和所述第二弹簧脚之间;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从动齿轮、单向轴承、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压线轮通过所述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压线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压线轮与所述第一压线轮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主动齿轮、卷线轮和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包括第一弹簧脚和第二弹簧脚,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主动齿轮扣合包围所述螺旋弹簧;所述转轴竖向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顶壁上;所述主动齿轮的顶壁设置有通孔;所述卷线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卷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凸块穿进所述通孔,且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脚和所述第二弹簧脚之间;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从动齿轮、单向轴承、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压线轮通过所述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压线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压线轮与所述第一压线轮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压条和第二弹性压条;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套接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套接孔;所述第二压线轮内设置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套筒,其顶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筒柱和第一筒帽,所述第一筒柱的侧壁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套筒穿过所述第一套接孔,且所述第一筒柱与所述第一套接孔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筒帽卡接在所述第一套接孔上;所述第一弹性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压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筒帽的下方两侧穿出,并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弹性压条形成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二筒柱和第二筒帽,所述第二筒柱的侧壁上横向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套筒穿过所述第二套接孔,且所述第二筒柱与所述第二套接孔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筒帽卡接在所述第二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坚
申请(专利权)人:黄正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