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8514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6:01
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它涉及一种防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变形的装夹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卵形薄壁壳体车加工外圆易变形,加工后壁厚差较大,废品率较高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变形,其包括底座、连接杆和压盖;底座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卵形薄壁壳体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变形的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兵器工业里航弹战斗部由于气动外形需要,战斗部前端多为卵形薄壁壳体类零件,该零件结构应用广泛。此特点是卵形薄壁壳体的壁厚非常薄,材料为铝件,外形为卵形圆台,内形为卵形且有一段直线(图1所示)。此类零件由于外形为卵形,只能是先加工内形,再加工外形,常规的加工方法是内形加工到尺寸后,用三爪夹盘夹内孔直线部位,用数控车床车外形。由于该零件为薄壁壳体,三爪夹盘夹内孔车外圆时,零件变形较大,车完外形后零件三爪夹盘夹紧部位车掉的材料比其他部位多,造成零件加工后壁厚差较大,废品率较高。为保证产品质量,现需要设计一种专用装夹装置,使零件在车外形加工时不产生变形,加工出合格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卵形薄壁壳体车加工外圆易变形,加工后壁厚差较大,废品率较高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变形,其包括底座、连接杆和压盖;底座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底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小端面外径,较小的一圆柱体的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小端内孔间隙配合,一六角螺母与连接杆的外螺纹圆柱体配合。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防变形装夹装置,具有装夹简单、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卵形薄壁壳体加工防变形的装夹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卵形薄壁壳体加工防变形的装夹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卵形薄壁壳体加工防变形的装夹装置的底座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卵形薄壁壳体加工防变形的装夹装置的底座的侧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卵形薄壁壳体加工防变形的装夹装置的连接杆的主剖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卵形薄壁壳体加工防变形的装夹装置的压盖的主剖图。各个部件标号如下:底座1、连接杆2、压盖3、卵形薄壁壳体4、六角螺母5、第一通孔1-1、异形减重孔1-2、第二通孔3-1、外螺纹圆柱体2-1。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2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4加工时变形,其包括底座1、连接杆2和压盖3;底座1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1-1,底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1-2;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2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1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1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3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3-1,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面外径,较小的一圆柱体的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内孔间隙配合,一六角螺母5与连接杆2的外螺纹圆柱体2-1配合。为防变形装夹装置,装夹卵形薄壁壳体4时,使壳体径向圆周方向不受力,通过装夹装置的压盖和底座使壳体轴向受力来夹紧零件。使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外圆不产生变形,来保证图纸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孔1-1直径和第二通孔3-1直径均为17mm,异形减重孔1-2的数量为八个.。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的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20m,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1mm,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内孔间隙配合,长度为10mm。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外螺纹圆柱体2-1长度为100mm;压盖3中较大的一圆柱体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面外径2mm,较小的一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内孔间隙配合,长度为10mm。其它组成和连
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的防变形装夹装置中,先将连接杆的外螺纹圆柱体从底座的大端中心孔穿入,再把卵形薄壁壳体的大端内孔套入底座的小端圆柱体上,卵形薄壁壳体的大端面要与底座的中间端面靠紧,再把压盖的小端套入连接杆的外螺纹圆柱体上,然后把压盖的小端圆柱压入卵形薄壁壳体小端内孔,使压盖中间端面与卵形薄壁壳体小端面靠紧。用六角螺母套入连接杆从压盖大端伸出的螺纹圆柱,旋紧六角螺母使底座与压盖把卵形薄壁壳体夹紧。最后用数控车床三爪夹盘夹紧底座大端圆柱就可以进行车加工卵形薄壁壳体的外形。上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4)加工时变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连接杆(2)和压盖(3);底座(1)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1‑1),底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1‑2);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2)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1)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1)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3)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3‑1),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面外径,较小的一圆柱体的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内孔间隙配合,一六角螺母(5)与连接杆(2)的外螺纹圆柱体(2‑1)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4)加工时变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连接杆(2)和压盖(3);底座(1)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1-1),底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1-2);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2)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1)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1)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3)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3-1),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面外径,较小的一圆柱体的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冬李琳刘忠柏闫明春李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