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变形的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兵器工业里航弹战斗部由于气动外形需要,战斗部前端多为卵形薄壁壳体类零件,该零件结构应用广泛。此特点是卵形薄壁壳体的壁厚非常薄,材料为铝件,外形为卵形圆台,内形为卵形且有一段直线(图1所示)。此类零件由于外形为卵形,只能是先加工内形,再加工外形,常规的加工方法是内形加工到尺寸后,用三爪夹盘夹内孔直线部位,用数控车床车外形。由于该零件为薄壁壳体,三爪夹盘夹内孔车外圆时,零件变形较大,车完外形后零件三爪夹盘夹紧部位车掉的材料比其他部位多,造成零件加工后壁厚差较大,废品率较高。为保证产品质量,现需要设计一种专用装夹装置,使零件在车外形加工时不产生变形,加工出合格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卵形薄壁壳体车加工外圆易变形,加工后壁厚差较大,废品率较高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加工时变形,其包括底座、连接杆和压盖;底座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底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小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4)加工时变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连接杆(2)和压盖(3);底座(1)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1‑1),底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1‑2);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2)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1)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1)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3)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3‑1),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面外径,较小的一圆柱体的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内孔间隙配合,一六角螺母(5)与连接杆(2)的外螺纹圆柱体(2‑1)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装夹装置,用于防止卵形薄壁壳体(4)加工时变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连接杆(2)和压盖(3);底座(1)由三个从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同心圆柱体轴心处开有第一通孔(1-1),底座(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三个同心圆柱体的异形减重孔(1-2);三个同心圆柱体中,最大的圆柱体外径大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位于中间位置的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面外径,最小的圆柱体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4)大端内孔间隙配合;连接杆(2)为一“T”形轴,靠近底座(1)的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细长轴且远离底座(1)的一段设有外螺纹圆柱体;压盖(3)由两个外径不同的同心圆柱体组成且轴心处开有第二通孔(3-1),其中较大的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卵形薄壁壳体(4)小端面外径,较小的一圆柱体的外径与卵形薄壁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冬,李琳,刘忠柏,闫明春,李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