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虫蛹室设有虫蛹室避光通道,并与幼虫室、成虫室相连通,旨在让虫蛹室的虫蛹破蛹后飞到光线充足的成虫室;幼虫室设有若干个养殖柜,每个养殖柜设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的分离坡,分离坡设在养殖柜的角落或中部或任意位置,分离坡尽头与分离通道相连;成虫室外壁为网,成虫室顶端设有智能补光灯;智能补光灯可根据需要调节光亮度,还可提供热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该装置将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整合在一起,方便监控黑水虻从卵到成虫整个生长过程,可减少养殖的人工操作和管理难度,提高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原产于美洲,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有机废物(如粪便、餐厨垃圾)的处理上。黑水虻是一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生长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被称为“凤凰虫”,由刚孵化到准备成蛹共分为六龄,目前已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为了便于利用有机垃圾喂养黑水虻,现有技术存在喂养黑水虻的装置,申请号为20151090946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该装置包括由隔板分隔成的两个空间,即成虫养殖室和幼虫养殖室,但黑水虻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生活条件不同,该装置不能满足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黑水虻的生长和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所述虫蛹室设有虫蛹室避光通道,所述虫蛹室避光通道与幼虫室、成虫室相连通;所述幼虫室设有若干个养殖柜,每个养殖柜设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的分离坡,所述分离坡通过分离通道与虫蛹室避光通道连通,所述成虫室外壁为网,成虫室的顶端设有智能补光灯。本技术所述方法和装置的工作原理:将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整合在一起,方便监控黑水虻从卵到成虫整个的生长过程,同时省去人工从幼虫中分离虫蛹的繁杂操作。虫蛹室避光通道与幼虫室、成虫室相通;旨在让虫蛹室的虫蛹破蛹后飞到光线充足的成虫室,也方便幼虫室的5~6龄幼虫通过爬向设在幼虫室养殖柜的分离坡进入分离通道,然后经虫蛹室避光通道爬向或掉落虫蛹室。智能补光灯可以根据光线感应控制开灯的时间,还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光亮度,灯光可以提供大量的热量,既提高了产卵效率,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可以是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也可以是自左往右或自右往左依次设置,所述虫蛹室避光通道可以设置在虫蛹室的一侧(左侧、右侧、上方、下方),也可以设置在虫蛹室的中部,所述分离坡可以在养殖柜的任意位置;上面这些设置都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这里,分离坡的坡面可设置为向上或向下,分离坡形状可为L形、之字形、半弧形或其它形状。分离通道可以设置成导管,也可设置成带有遮光板的矩形或其它形状。各室的功能如下:(1)虫蛹室:用于5~6龄幼虫转化为虫蛹。(2)幼虫室:是2~5龄幼虫栖息的场所,幼虫食物为有机废物。(3)成虫室:是成虫交配、产卵及1~2龄幼虫生长的场所。为了保证幼虫的生长所需的条件,优选地,所述幼虫室外壁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装有活动的保温板,每个养殖柜的上方设有保温夹层和温度控制装置,保温夹层内设有导热和导冷的液体,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如加热棒或压缩机)可以在保温夹层的后端,也可以直接在保温夹层内设置。这样保证了幼虫室的温度,且使每个养殖柜的温度达到均衡。优选地,为了方便清理,在所述虫蛹室设置可抽拉的柜子,或者是在虫蛹室的至少一个外壁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掩门;为了方便观察虫蛹室内虫蛹的生长情况,优选地,所述虫蛹室的外壁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亚克力材料等;另外,所述虫蛹室的外壁上设有遮光装置,如百叶窗等。为了透气,优选地,所述幼虫室的至少一个外壁为网,该网由金属或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为了方便更换养殖柜,且及时清理脏物,优选地,所述养殖柜活动地安装在幼虫室内,具体可以是通过设在幼虫室外壁两侧的多个导轨活动安装;另外,可以将幼虫室内的养殖柜设置成锥形、坡形和波浪形,并于里面依次放置新鲜有机废物,幼虫可沿坡或沿波浪形养殖槽从养殖池的一端爬向分离坡,至尽头时幼虫成长为5~6龄准备化蛹的幼虫。所述成虫室外壁为网,由金属或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成虫室的顶端设有智能补光灯,智能补光灯可以根据光线感应控制开灯的时间,还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光亮度,灯光可以提供大量的热量,在必要时候与恒温恒湿装置协同作用保证整个设备的温度,既提高了产卵效率,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优选地,所述成虫室内设有若干块有间隙的板组成的集卵板,集卵板的下方设有虫卵孵化托盘,所述成虫室还设有盛水托盘。成虫在有间隙的板间所产的卵孵化成幼虫,幼虫会四处活动并爬出缝隙;集卵板可随时取出与更换。虫卵孵化托盘主要用于虫卵孵化,优选地,将虫卵孵化托盘拆分为带网托盘和养殖托盘两部分,随时取出与更换。养殖托盘内盛有饲料,承接上方产集卵板掉下的卵和孵化虫,孵化虫在养殖托盘中度过1龄生长时期,待其至2龄及以上,取出养殖托盘,从饲料中分选出幼虫并添加到幼虫室中,带网托盘的作用是当集卵板布满虫卵,影响产卵效率时,人工取出集卵板,将集卵板间虫卵放到带网托盘中让其孵化。盛水托盘除了具有盛水功能外,还可保持环境湿度,并用作黑水虻生长的栖息落脚点。优选地,所述盛水托盘与通水导管、液位控制器相连,托盘内水位由液位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供水并满足成虫用水需求。优选地,所述一体化设备设有恒温恒湿装置,具体在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全部或部分设置恒温恒湿装置,以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在幼虫生长合适的范围内。为了方便装置内空气流通,优选地,所述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的空气由通风设备(如通风机)控制。本技术还提供利用所述装置进行黑水虻养殖的方法,具体是:S1. 虫蛹室的虫蛹破蛹后由虫蛹室避光通道飞到成虫室,成虫产卵并长至1~2龄幼虫;S2. 收集1~2龄幼虫,放入幼虫室的养殖柜中,1~2龄幼虫长至5~6龄时,爬向分离坡,并进入分离通道掉落进虫蛹室,在虫蛹室完成破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和养殖方法,包括包括依次设置的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所述虫蛹室设有虫蛹室避光通道,所述虫蛹室避光通道与幼虫室、成虫室相连通;所述幼虫室设有若干个养殖柜,每个养殖柜设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的分离坡,所述分离坡通过分离通道与虫蛹室避光通道连通。5~6龄幼虫通过爬向分离坡进入分离通道,并掉落进虫蛹室;所述成虫室外壁为网,成虫室的顶端设有智能补光灯;智能补光灯可以根据光线感应控制开灯的时间,还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光亮度,灯光可以提供大量的热量,既提高了产卵效率,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技术所述装置将虫蛹室、幼虫室和成虫室整合在一起,方便监控黑水虻从卵到成虫整个生长过程,利用本技术所述装置进行黑水虻的养殖,可减少养殖的人工操作和管理难度,提高养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一体化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1所述一体化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虫蛹室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1所述幼虫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所述单个养殖柜的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1所述幼虫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所述成虫室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虫蛹室;2-幼虫室;3-成虫室;11-掩门,12-虫蛹室避光通道,13-导轨,14-把手,21-养殖柜,22-网,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虫蛹室(1)、幼虫室(2)和成虫室(3),所述虫蛹室(1)设有虫蛹室避光通道(12),所述虫蛹室避光通道(12)与幼虫室(2)、成虫室(3)相连通;所述幼虫室(2)设有若干个养殖柜(21),每个养殖柜(21)设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2)的分离坡(23),所述分离坡(23)通过分离通道(27)与虫蛹室避光通道(12)连通;所述成虫室(3)外壁为网,成虫室(3)的顶端设有智能补光灯(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虫蛹室(1)、幼虫室(2)和成虫室(3),所述虫蛹室(1)设有虫蛹室避光通道(12),所述虫蛹室避光通道(12)与幼虫室(2)、成虫室(3)相连通;所述幼虫室(2)设有若干个养殖柜(21),每个养殖柜(21)设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2)的分离坡(23),所述分离坡(23)通过分离通道(27)与虫蛹室避光通道(12)连通;所述成虫室(3)外壁为网,成虫室(3)的顶端设有智能补光灯(3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室(2)外壁上设有导轨(13),导轨(13)上装有活动的保温板(24),每个养殖柜(21)的上方设有保温夹层(25)和温度控制装置(26),保温夹层(25)内设有导热和导冷的液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虫蛹室(1)的外壁上设有遮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铭,廖自豪,侯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