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28420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即式(I)化合物,其具有良好的抗HBV病毒活性,各个基团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和包含所述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作为抗HBV药物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领域涉及药物化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导致的急、慢性疾病,已经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WHO统计,全球有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6亿人为慢性乙肝,每年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的患者达100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7~8亿人感染过HBV,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10.34%,估计约有1.3亿人为HBV携带者,且年新增乙肝感染者约2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有2000~3000万,每年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的人数达30万。据乙肝年报告的发病率数据仍显示有显著上升趋势。乙型肝炎不仅严重影响现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全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被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主要有两类:免疫调节制剂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中,前者包括α-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后者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替诺夫韦、克来夫定与恩曲他滨。IFN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分为α、β和γ三型,其中IFN-α和β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干扰素-α2b最早由美国的Schering-Plough公司研制成功并于1992年经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特异性抗病毒因子,提高T细胞活性,同时抑制负性调节因子的分泌,诱导B细胞成熟,增加I类白细胞组织兼容性抗原的表达,达到辅助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干扰素有抗肝细胞纤维化的作用。目前,干扰素在抗HBV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适用人群有限,可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清除病毒,其毒副作用也是普遍存在的。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亦有产生干扰素抗体者。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乙肝的主要药物,其能够通过和HBV病毒的天然底物 dNTP竞争HBV病毒的结合位点,从而达到抑制HBV活性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虽然核苷类抗HBV药物的疗效显著,但由于用药周期长、毒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研发具有高效低毒,新型的HBV药物是科学家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课题。目前被批准用于抗HBV的7种核苷类药物都具有抗HIV活性。其中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已被FDA批准用于HIV治疗,而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克来夫定都有关于抗HIV活性的报导。HBV聚合酶与HIV逆转录酶具有同源性。因此人们会对一些具有良好抗HIV活性的药物进行抗HBV活性筛选。Lee等人将非核苷类抗HIV-1试剂2,5-吡啶二羧酸类衍生物用于抗HBV的研究,并发现其具有良好活性。S-DABO类化合物是抗HIV-1转录酶抑制剂,其具有结构多样、高效低毒等特性。但是没有人关注过他的HBV活性。因而我们设计合成了具有抗HBV活性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对于发展新型非核苷类抗HBV药物,特别是对抗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药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经研究而制备了一系列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HBV活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衍生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实施: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即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物:其中,R1为3,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d]三氮唑-1-基;R2为4-硝基溴苄,4-氰基溴苄,4-碘溴苄,4-三氟甲基溴苄,3,5-二甲氧基溴苄, 2-硝基溴苄,3-氯溴苄,2-(4-硝基苯氧基)乙基,2-(4-甲基苯氧基)乙基,2-(4-溴苯氧基)乙基,环庚基,环己-2-烯-1-基;R3为H,卤素(如Cl、Br、I),N(CH3)2,CH(CH3)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上述各化合物中的取代基R1、R2与R3定义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化合物中所定义的相同。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作为抗HBV药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式(I)化合物对HBV DNA以及HBeAg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物作为抗HBV药物的应用。在该药物组合物中含有效成分(式(I)化合物)的适合范围从1.0毫克到500毫克每单位(片、胶囊或注射液);在这些药物组合物里,通常有效成分的总质量占所有成分总质量的0.5%-95%。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口服以固体剂型的形式,如胶囊,片剂,粉剂,或者以液体剂型形式,如糖浆,混悬液,也可以采用注射灭菌的液体剂型。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药物剂型:片剂大量的片剂可以通过传统的制备方法制备,单位剂量如下:100mg本专利技术式(I)化合 物,0.2mg滑石粉,5mg硬脂酸镁,275mg微晶纤维素,11mg淀粉,98.8mg乳糖。采用适当的包衣提高可口性或者达到缓释作用。胶囊剂大量的单位胶囊制备通过填充标准两块硬胶囊,每块含有100mg粉末本专利技术式(I)的化合物,175mg乳糖,24mg滑石粉,6mg硬脂酸镁。注射剂通过肠外给药的药物注射剂通过如下制备:搅拌1.5%(质量)的本专利技术式(I)化合物和10%(体积)的丙二醇及水,得到的溶液加入氯化钠配成等渗液并灭菌。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单独给药也可与其它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被治疗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甲壳动物、两栖类、鱼类、家禽类。主要范围为哺乳动物特别是人。另外需要指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自然健康状况、化合物的活性强度、服用时间、代谢速度、病症的严重程度,具体剂量和使用方法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判断。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给出一系列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完全是例证性的,它们仅用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无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减压旋干溶剂”一般指“水泵减压条件下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溶剂。实施例1化合物3a:3,4-二甲氧基苯乙酰乙酸乙酯将8g处理过的Zn粉分散在干燥的25mLTHF中,滴加溴乙酸乙酯引发反应,回流40min后将354mg(2.0mmol)3,5-二甲氧基苯乙腈固体加入反应瓶中,0.5mL(4.4mmol)溴乙酸乙酯溶解在3mL THF中滴入反应液中,继续加热回流1h。待反应冷却,加入10mL THF稀释,用20mL 50%K2CO3猝灭反应,常温下继续搅拌1h,抽滤掉Zn粉,所得滤液分层,水层用10mL×2次THF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2N盐酸溶液30mL,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2,5,6位取代嘧啶酮嘧啶酮衍生物,如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物:其中,R1为3,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d]三氮唑‑1‑基;R2为4‑硝基溴苄,4‑氰基溴苄,4‑碘溴苄,4‑三氟甲基溴苄,3,5‑二甲氧基溴苄,2‑硝基溴苄,3‑氯溴苄,2‑(4‑硝基苯氧基)乙基,2‑(4‑甲基苯氧基)乙基,2‑(4‑溴苯氧基)乙基,环庚基,环己‑2‑烯‑1‑基;R3为H,卤素(如Cl、Br、I),N(CH3)2,CH(CH3)2所保护的化合物名称为:6‑(3,4‑二甲氧基苄基)‑2‑(4‑硝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氰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碘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三氟甲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庚基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己‑2‑烯‑1‑基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硝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氯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甲氧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硝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氰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碘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三氟苄基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硝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氰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碘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三氟甲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庚基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己‑2‑烯‑1‑基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硝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氯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甲氧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硝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氰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nitrophenoxy)ethylthio)‑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碘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三氟苄基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5‑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5,6位取代嘧啶酮嘧啶酮衍生物,如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物:其中,R1为3,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d]三氮唑-1-基;R2为4-硝基溴苄,4-氰基溴苄,4-碘溴苄,4-三氟甲基溴苄,3,5-二甲氧基溴苄,2-硝基溴苄,3-氯溴苄,2-(4-硝基苯氧基)乙基,2-(4-甲基苯氧基)乙基,2-(4-溴苯氧基)乙基,环庚基,环己-2-烯-1-基;R3为H,卤素(如Cl、Br、I),N(CH3)2,CH(CH3)2所保护的化合物名称为:6-(3,4-二甲氧基苄基)-2-(4-硝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氰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碘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三氟甲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庚基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己-2-烯-1-基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硝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氯苄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甲氧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硝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氰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碘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三氟苄基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硝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氰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碘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三氟甲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庚基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己-2-烯-1-基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硝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氯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甲氧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硝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氰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nitrophenoxy)ethylthio)-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碘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三氟苄基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5-碘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硝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氰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硝基苯氧基)乙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碘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三氟甲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庚基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环己-2-烯-1-基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2-硝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氯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3-甲氧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硝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氰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nitrophenoxy)ethylthio)-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碘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4-三氟苄基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3,5-二甲氧基苄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甲基苯氧基)乙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苯并[d]三氮唑-1-基)甲基-2-(2-(4-溴苯氧基)乙硫基)-5-溴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基)-2-(4-硝基苄硫基)-5-氯代嘧啶-4(3H)-酮;6-(3,4-二甲氧基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伟刘俊义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