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108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涉及球轴承领域,其组成包括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内圈、润滑油槽,所述外圈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所述内圈外周面滚道为圆弧面;所述内圈设置于外圈内;所述润滑油槽设置于外圈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之间;所述滚动体设置于外圈锥面滚道与内圈圆弧面滚道之间,并在其内自由滚动,各滚动体的滚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滚道以两点接触。通过轴承外圈内周面非对称锥面滚道使轴承工作中滚动体与滚道进行全表面均匀接触,降低单点接触循环次数,减小其磨损速率,提高轴承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全表面接触球轴承,涉及滚动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球轴承,用于替代传统的球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滚道的结构直接影响滚动体在轴承内部的状态,目前球轴承滚动体在滚道间的旋滚形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表面接触点受高频次的接触应力,造成磨损区域相对固定,降低了滚动体及滚道的使用寿命,影响整个轴承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实现滚动体全球面的均匀接触,避免磨损区域固定;改善轴承润滑条件,提高轴承的工作性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具有滚动体全球面的均匀接触的功能,其组成包括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内圈、润滑油槽;其特征是:所述外圈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所述内圈外周面滚道为圆弧面;将内圈设置于外圈内;所述滚动体设置于外圈锥面滚道与内圈圆弧面滚道之间,并在其内自由滚动,各滚动体的滚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滚道以两点接触;外圈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之间为润滑油槽。所述外圈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锥面角不相等,锥面角θ1和θ1´关于点o原点对称,锥面角θ2和θ2´关于点o原点对称。通过外圈非对称锥面滚道使滚动体在沿滚道公转的同时,产生侧向的旋滚,实现了轴承工作过程中,滚动体与滚道进行全表面均匀接触,从而将滚动体表面的磨损均匀分散至整个球体表面,实现滚动体全球面的均匀接触。在外圈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储存润滑油,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在轴承工作过程中通过滚动体转动,实现整个球体表面的均匀润滑,并且可以通过滚动体转动带动润滑油润滑整个轴承内部结构,改善轴承润滑条件,降低轴承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轴承的工作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滚动体全球面的均匀接触,降低了单点接触循环次数,减小其磨损速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延缓了轴承精度降低的速率;改善轴承润滑条件,降低轴承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轴承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外观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其中,1-外圈、2-保持架、3-滚动体、4-内圈,5-润滑油槽。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非对称锥面轨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为本技术全表面接触球轴承示意图,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剖视图,由外圈1、保持架2、滚动体3、内圈4组成,外圈1和滚动体3之间为润滑油槽5。所述外圈1内周面滚道由为非对称锥面,锥面角不相等。通过外圈1非对称锥面滚道使滚动体3在沿滚道公转的同时,产生侧向的旋滚,实现了轴承工作过程中,滚动体3与滚道进行全表面均匀接触,从而将滚动体3表面的磨损均匀分散至整个球体表面,解决了轴承因滚动体3与滚道单点高频接触造成的滚动体3表面局部急剧磨损问题,极大延长了滚动体3的使用寿命,避免球轴承中由于滚动体3磨损而引起的轴承失效;解决了球轴承由于滚动体3表面磨损不均,造成的轴承使用后期其性能和精度会急剧下降的问题,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延缓了轴承精度降低的速率。以上所诉仅为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由外圈(1)、保持架(2)、滚动体(3)、内圈(4)、润滑油槽(5)组成,各滚动体(3)之间通过保持架相联动;所述外圈(1)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所述内圈(4)外周面滚道为圆弧面;所述内圈(4)设置于外圈(1)内;所述润滑油槽(5)设置于外圈(1)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3)之间;所述滚动体(3)设置于外圈(1)锥面滚道与内圈(4)圆弧面滚道之间,并在其内自由滚动,各滚动体(3)的滚动面分别与所述外圈滚道以两点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表面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由外圈(1)、保持架(2)、滚动体(3)、内圈(4)、润滑油槽(5)组成,各滚动体(3)之间通过保持架相联动;所述外圈(1)内周面滚道为非对称锥面;所述内圈(4)外周面滚道为圆弧面;所述内圈(4)设置于外圈(1)内;所述润滑油槽(5)设置于外圈(1)内周面滚道和滚动体(3)之间;所述滚动体(3)设置于外圈(1)锥面滚道与内圈(4)圆弧面滚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思海李海龙潘承怡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