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林伟专利>正文

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7976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包括舱体,舱体设置在底座上,舱体包括橡胶双层气囊,内层气囊内设施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包括钢丝牵引线和多个基座,两两基座之间的钢丝牵引线之间设置滑轨实现伸缩连接,舱体上设有带缓冲弹簧的入口箍环,入口箍环处铰链有密封门;所述舱体底部设置有储物仓,储物仓内存放有应急呼吸装置,舱体顶部安装有照明LED灯和抓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设备轻便,能自由滚动,安全可靠、稳定性高,能提供应急生存必须品,保障被困期间的生存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保护舱体内的人员,为使用者提供有力保障,保护效果好,不易损坏,可广泛应用在地震、海啸及洪水灾害的预防救助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救灾设备
,具体是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地质灾害,由于现行的技术手段不能很好地进行短临预报,而且建筑抗震设计和地震区划带有许多的概率成分,促使人们面对突发的超出预期的大地震时,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倾斜或倒塌,在高耸入云的大楼内,人们往往束手无策,没有可以保护自己的设备装置,常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目前,对于地震中人员的伤亡统计,有大部分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而将人员压、碰、戳、挤等致死致残,目前的抗震措施大多是通过在建筑物上设置抗震结构,但是当地震等级超过建筑物抗震能力,对建筑物产生破坏力时,没有有效的针对建筑物可能倒塌致死致残的装备来减轻地震对人民生命的威胁;为了进一步保障人身安全,人们设计并研发出抗震救生舱来避免地震的破坏;然而现有技术的抗震救生舱不易移动,体积大,在室内安装比较困难,牵扯到建筑结构的承重;在楼房的整体倒塌情况下,救生舱不能在重物挤压和撞击下保持完整和保护舱内人员的安全;还存在在刚性碰撞下易于变形、结构笨重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抗压能力强、功能多样的地震应急救生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包括底座和舱体,所述舱体设置在底座上,舱体包括支撑骨架和设置在支撑骨架外的气囊,所述支撑骨架包括钢丝牵引线和多个基座,钢丝牵引线穿过基座形成多个径向钢丝骨架与纬向钢丝骨架,径向钢丝骨架与纬向钢丝骨架围成球形舱体;所述舱体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入口箍环,入口箍环处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密封门与入口箍环之间设置橡胶密封件;所述入口箍环上具有缺口,缺口处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舱体底部设置有储物仓,储物仓上表面设置为平面,储物仓内存放有应急呼吸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为橡胶双层气囊构成,外层气囊与内层气囊之间通过橡胶短柱连接,内层气囊内设施支撑骨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舱体的顶部安装有照明LED灯和抓耳,照明LED灯采用蓄电池供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两基座之间的钢丝牵引线之间设置滑轨实现伸缩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占用空间小、设备轻便,便于室内安装操作,平时不使用时,放置在底座上即可;在地震时本技术由于舱体设置成球形,也具有橡胶双层气囊,可以实现自由滚动,当有重物击中时靠弹力可自行移动,双层气囊的设计使得内囊不会因为外囊的碰撞而引起很大变形继而造成舱内人员受伤,使用更加安全;舱体内设置照明LED灯能提供光源,缓解幽闭时紧张心态,抓耳能帮助使用者稳定身体,避免晃动;储物仓上表面设置为平面,便于使用者蹲坐或者平躺,提高稳定性,储物仓内壳存放食物、饮用水及应急物品,应急呼吸装置的设置能为长时间困住的使用者提供氧气补给,增加其存活概率;舱体处的入口箍环设置缓冲弹簧,能避免地震灾害时,外力对舱体冲击造成入口箍环产生形变而无法出入救生舱的情况,提高了使用可靠性;本技术能有效保护舱体内的人员,为使用者提供有力保障,且由于具有双层气囊,即使地震时候产生泥石流或者堰塞湖造成的洪水,也能有效保护使用者,本技术保护效果好,不易损坏,可广泛应用在地震、海啸及洪水灾害的预防救助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密封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充气前基座与支撑骨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充气后基座与支撑骨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入口箍环;2-密封门;3-抓耳;4-照明LED灯;5-内外囊牵引装置;6-支撑骨架;
7-基座;8-钢丝牵引线;9-储物仓;10-底座;11-舱体;12-纬向钢丝骨架;13-经向钢丝骨架;14-橡胶密封件;15-缓冲弹簧;16-滑轨;17-橡胶双层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包括底座10和舱体11,所述舱体11设置在底座10上,舱体11包括支撑骨架6和设置在支撑骨架6外的气囊,所述气囊为橡胶双层气囊17构成,外层气囊与内层气囊之间通过橡胶短柱连接,内层气囊内设施支撑骨架6,所述支撑骨架6包括钢丝牵引线8和多个基座7,钢丝牵引线8穿过基座7形成多个径向钢丝骨架13与纬向钢丝骨架12,两两基座7之间的钢丝牵引线8之间设置滑轨16实现伸缩连接,径向钢丝骨架13与纬向钢丝骨架12围成球形舱体11;所述舱体11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入口箍环1,入口箍环1处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2,密封门2与入口箍环1之间设置橡胶密封件14;所述入口箍环1上具有缺口,缺口处安装有缓冲弹簧15;所述舱体11的顶部安装有照明LED灯4和抓耳3,照明LED灯4采用蓄电池供电;所述舱体11底部设置有储物仓9,储物仓9上表面设置为平面,储物仓9内存放有应急呼吸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利用橡胶双层气囊17为装置整体外壳,两囊内用橡胶短柱相连,防止内囊因充气向内侧鼓包,也使得内层气囊内的支撑骨架6结构可将支撑力传给外层气囊,能缓冲分散外力对舱体11造成的破坏,增加舱体11抵抗外力的能力,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内囊采用的是细钢丝牵引线8与滑轨16配合实现伸缩的技术,可使内囊在先充气的情况下达到细钢丝牵引线8滑轨16彼此支撑形成内部整体的钢支架结构,而平时未充气状态下细钢丝牵引绳8与滑轨16保持收合状态,大大减小了存储空间;舱体11内设置照明LED灯4能提供光源,缓解幽闭时紧张心态,抓耳3能帮助使用者稳定身体,避免晃动;储物仓9上表面设置为平面,便于使用者蹲坐或者平躺,提高稳定性,储物仓9内壳存放食物、饮用水及应急物品,应急呼吸装置的设置能为长时间困住的使用者提供氧气补给,增加其存活概率;舱体11处的入口箍环1设置缓冲弹簧15,能避免地震灾害时,外力对舱体11冲击造成入口箍环1产生形变而无法出入救生舱的情况,提高了使用
可靠性。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包括底座(10)和舱体(11),所述舱体(11)设置在底座(10)上,舱体(11)包括支撑骨架(6)和设置在支撑骨架(6)外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6)包括钢丝牵引线(8)和多个基座(7),钢丝牵引线(8)穿过基座(7)形成多个径向钢丝骨架(13)与纬向钢丝骨架(12),径向钢丝骨架(13)与纬向钢丝骨架(12)围成球形舱体(11);所述舱体(11)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入口箍环(1),入口箍环(1)处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2),密封门(2)与入口箍环(1)之间设置橡胶密封件(14);所述入口箍环(1)上具有缺口,缺口处安装有缓冲弹簧(15);所述舱体(11)底部设置有储物仓(9),储物仓(9)上表面设置为平面,储物仓(9)内存放有应急呼吸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应急救生舱,包括底座(10)和舱体(11),所述舱体(11)设置在底座(10)上,舱体(11)包括支撑骨架(6)和设置在支撑骨架(6)外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6)包括钢丝牵引线(8)和多个基座(7),钢丝牵引线(8)穿过基座(7)形成多个径向钢丝骨架(13)与纬向钢丝骨架(12),径向钢丝骨架(13)与纬向钢丝骨架(12)围成球形舱体(11);所述舱体(11)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入口箍环(1),入口箍环(1)处通过铰链安装有密封门(2),密封门(2)与入口箍环(1)之间设置橡胶密封件(14);所述入口箍环(1)上具有缺口,缺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马林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