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风机;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壳体内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容腔,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且左右两侧的两个出风口对应通过两个风道与容腔连通;换热器安装于容腔中;两风机对应安装于两个风道内,以驱动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与换热器换热后从两出风口吹出。如此,使得进入空调室内机内的外部空气换热后,从该空调室内机左右两侧的出风口排出,进而增大了该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开设于其壳体的上侧,出风口开设于其壳体的下侧,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风道连通,并且,风道上设有换热器和风机,该风机驱动外部空气自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并与换热器热交换后从出风口排出。由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设于其壳体的下侧,如此,使得该空调室内机仅能下侧出风,导致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有限,进而导致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风机;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容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且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应通过两个风道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容腔中;所述两风机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风道内,以驱动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经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两所述出风口吹出。优选地,所述两出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上端。优选地,所述两个风道对称设于所述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中框、以及对应与所述中框的前后两端对接的前面板和后盖,所述中框内设有将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盖隔离设置的中隔板,
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所述容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有进风腔,所述两个风道设于所述进风腔,且所述中框的后端的上下缘与所述后盖板的上下缘密封对接,所述中框的后端的左右侧缘均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后盖的左右侧缘对应开设有第二缺口,一所述第一缺口对应与相应的所述第二缺口围合形成一所述出风口。优选地,所述中隔板的后表面设有左右向呈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半蜗壳,所述后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前表面设有左右向呈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半蜗壳,每一所述第一半蜗壳对应与一个所述第二半蜗壳拼接,以与所述中隔板和所述盖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风道,所述中隔板上还设有两通风孔,每一所述通风孔对应与对应的一个所述风道连通。优选地,所述中隔板的后表面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半蜗壳的外侧连接的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盖板的前表面凸设有与所述第二半蜗壳的外侧连接的多个第二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隔板的前侧并于左右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于左右向可滑动设置。优选地,所述中隔板的前表面凸设有凸筋,所述凸筋用于与所述换热器抵接。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有凸设至所述第二半蜗壳内侧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有连通所述风道的安装腔,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和离心风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前伸至所述风道内,所述离心风轮罩设于所述安装台上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风机;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容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且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应通过两个风道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容腔中;所述两风机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风道内,以驱动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经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两所述出风口吹出。本技术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出风口,外部的空气经风机的驱动而进入壳体的容腔中,并与容腔中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通过空调室内机的左右两侧的出风口吹出,如此设置,增大了该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进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并且,自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沿墙体表面流动,如此,有效地避免了自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正对人体吹,从而,提高了该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以OX的正向为前,以OX的负向为后,以OY的正向为左,以OY的负向为右,以OZ的正向为上,以OZ的负向为下。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空调室内机100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即该空调室内机100通常固定在墙体上,其包括壳体110、安装于壳体110内的换热器120和两风机130;壳体110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111,壳体110内设有与进风口111连通的容腔112,壳体1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113,且每一出风口113通过一风道与容腔112连通;换热器120安装于容腔112中;两风机130分别安装于一风道内,以驱动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11进入、经与换热器120换热后从两出风口113吹出。本技术通过在壳体110的前侧设置进风口111,以使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11进入容腔112内,并与容腔112中的换热器120进行热交换之后,再通过空调室内机100左右两侧的出风口113吹出,开设于壳体110前侧的进风口111相较于现有的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口111而言,其进风面积更大,如此,增大了该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面积,进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量;并且,将出风口113设置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左右两侧,不仅增大了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范围,而且,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风机;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容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且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应通过两个风道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容腔中;所述两风机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风道内,以驱动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经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两所述出风口吹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和两风机;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容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风口,且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对应通过两个风道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容腔中;所述两风机对应安装于所述两个风道内,以驱动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经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从两所述出风口吹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出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上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风道对称设于所述壳体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以及对应与所述中框的前后两端对接的前面板和后盖,所述中框内设有将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盖隔离设置的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所述容腔,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有进风腔,所述两个风道设于所述进风腔内,且所述中框的后端的上下缘与所述后盖板的上下缘密封对接,所述中框的后端的左右侧缘均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后盖的左右侧缘对应开设有第二缺口,一所述第一缺口对应与相应的所述第二缺口围合形成一所述出风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后表面设有左右向呈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半蜗壳,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龙,杨维,陈明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