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新风换气机及新风换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7705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4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及新风换气系统;该立式新风换气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排风入口以及排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设置于柜体的底部;还包括一呈中空设置的底柜,其顶部开设有与柜体底部的新风出口对应的进风口,其四个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对房间整体美观影响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换气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及新风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对人身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风换气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场所的空气状况进行调整的同时,充分利用回收欲换除的陈旧空气中的能量(热能或冷能),在换气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一些空间较大的房间,为了能够使新风换气机能够快速的将房间内的空气换新,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在地板或墙体内预埋一些通风管道,然后在墙体上对应地设置出风口,供通风管道的一端伸出,以及将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新风换气机的新风出口连通;这样新风换气机开启后,新风能够快速的通过各个通风管道,分散到房间的各个位置。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新风换气机,在与通风管道连接时,通风管道的一部分裸露于地板或墙体,破坏了地板或墙体的表面结构,极大地影响了房间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其在与预埋在地板内的通风管道连接时,使得通风管道不必裸露于地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排风入口以及排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设置于柜体的底部;还包括一呈中空设置的底柜,其顶部开设有与柜体底部的新风出口对应的进风口,其四个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先将底柜预埋在地板内,同时,将其各个出风口与预埋在地板内的通风管道连通,这样,通风管道就不必伸出地板的表面,从而不会破坏地板的表面结构。之后再将柜体放置于底柜上,使柜体的新风出口与底柜的进风口对应,这样,新风就能够进入到底柜中,并通过各个通风管道快速的分散到房间的各个位置。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通过若干易撕除的连接条与底柜固定连接。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预埋底柜时,该挡片能够有效的阻止杂物进入到底柜内部。优选地,所述柜体包括:主体,其内部具有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新风入口、新风出口与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入口、排风出口与排风通道连通;柜门,铰接于主体的正面;排风机,安装于排风通道内,用于在排风通道内形成从排风入口流向排风出口的排风气流;送风机,安装于新风通道内,用于在新风通道内形成从新风入口流向新风出口的新风气流;换热装置,安装于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的交汇处,所述换热装置具有分别与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排风气流和新风气流在分别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时进行热交换。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室外的空气随着新风气流从新风入口进入到新风通道内,室内的空气随着排风气流从排风入口进入到排风通道内,两者在换装装置进入换热后,再分别从新风出口和排风出口进入到室内和室外。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内部由若干隔板和所述换热装置划分为八个腔室,分别为腔室Ⅰ、腔室Ⅱ、腔室Ⅲ、腔室Ⅳ、腔室Ⅴ、腔室Ⅵ、腔室Ⅶ以及腔室Ⅷ;所述新风入口位于腔室Ⅰ内,所述新风出口位于腔室Ⅴ内,所述排风入口位于腔室Ⅷ,所述排风机和排风出口位于腔室Ⅲ内,所述送风机位于腔室Ⅳ内,且送风口朝向腔室Ⅴ;其中,所述腔室Ⅰ、腔室Ⅱ、第一通道、腔室Ⅳ以及腔室Ⅴ依次连通,以构成所述新风通道;所述腔室Ⅲ、第二通道、腔室Ⅵ、腔室Ⅶ以及腔室Ⅷ依次连通,以构成所述排风通道。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柜体的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优选地,所述腔室Ⅰ内按照新风气流的流向依次设有初效滤网、中效滤网以及静电集尘箱;所述腔室Ⅴ内设有至少一个高效滤网;所述腔室Ⅵ和腔室Ⅶ的连通处设有回风滤网。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对新风气流和拜见气流进行层层过滤,一方面保证新风的纯净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过多的杂物规程在换热装置内,造成换热效率低。优选地,腔室Ⅰ、腔室Ⅱ、腔室Ⅲ、腔室Ⅳ、腔室Ⅴ、腔室Ⅵ、腔室Ⅶ朝向柜门的一侧均呈敞口设置;所述柜门在关闭时,其内侧面能够将腔室Ⅰ、腔室Ⅱ、腔室Ⅲ、腔室Ⅳ、腔室Ⅴ、腔室Ⅵ、腔室Ⅶ敞口的一侧封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对柜体内各个部件的拆装。优选地,所述腔室Ⅴ内设有一分流板,该分流板与腔室Ⅴ的侧壁构成供新风气流通过的两条路径;每条路径上均设置有高效滤网。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新风气流在腔室Ⅴ内具有更为通畅的流通路径,而不易出现较大的乱流。优选地,所述腔室Ⅰ、腔室Ⅴ以及腔室Ⅶ内均设有朝向主柜体正面的安装插槽;所述初效滤网、中效滤网、静电集尘箱、高效滤网以及回风滤网均滑动插接于所述安装插槽内。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方便初效滤网、中效滤网、静电集尘箱、高效滤网以及回风滤网的拆装,只需要通滑插的方式,即可完成。优选地,用于安装静电集尘箱的安装插槽内设有供电触头,当静电集尘箱完全插入到安装插槽内时,其电源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触头接触。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简化静电集尘箱的供电线路,从而使得柜体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换气系统,具有结构合理、对地板的表面破坏小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换气系统,包括:立式新风换气机,包括柜体和位于柜体底部的底柜;所述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排风入口以及排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设置于柜体的底部;所述底柜呈中空设置并预埋于房间的地板内的,其顶部开设有与柜体底部的新风出口对应的进风口,其四个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预埋于房间的地板内的若干通风管道,每一通风管道的进风端均一对一地与底柜侧面的其中一个出风口连通,出风端位于房间的地板或墙体的表面。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新风换气机采用底出风的方式,将新风排到预埋在地板内的底柜中,然后再通过与底柜连通的各个通风管道将新风分散到房间的各个位置。采用这种方式,通风管道无需裸露于地面,进而对地板表面的破坏程度很小。附图说明图1为柜体和底柜的示意图;图2A、图2B为排风入口、新风入口、排风出口、新风出口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柜体的内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柜体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用于安装静电除尘箱的安装插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柜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新风换气系统的系统原理图。附图标记:1、柜体;11、主体;111、排风入口;112、新风入口;113、排风出口;114、新风出口; 12、柜门;2、底柜;21、进风口;22、出风口;23、挡片;31、腔室Ⅰ;32、腔室Ⅱ;33、腔室Ⅲ;34、腔室Ⅳ;35、腔室Ⅴ;36、腔室Ⅵ;37、腔室Ⅶ;38、腔室Ⅷ;4、换热装置;51、初效滤网;52、中效滤网;53、高效滤网;54、回风滤网;55、静电集尘箱;56、排风机;57、送风机;6、分流板;61、分流孔;7、安装插槽;71、供电触头;8、墙体;9、地板;10、通风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包括呈上下分体设置的柜体1和底柜2。参照图2A、图2B,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入口111,背部设置有新风入口112和排风出口113,底部设置有新风出口114。参照图3,柜体1由主体11和柜门12组成,主体11的内部由若干隔板和换热装置4划分为八个腔室,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式新风换气机及新风换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新风入口(112)、新风出口(114)、排风入口(111)以及排风出口(113);其特征是,所述新风出口(114)设置于柜体(1)的底部;还包括一呈中空设置的底柜(2),其顶部开设有与柜体(1)底部的新风出口(114)对应的进风口(21),其四个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新风换气机,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新风入口(112)、新风出口(114)、排风入口(111)以及排风出口(113);其特征是,所述新风出口(114)设置于柜体(1)的底部;还包括一呈中空设置的底柜(2),其顶部开设有与柜体(1)底部的新风出口(114)对应的进风口(21),其四个侧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是,所述出风口(22)处设置有挡片(23),所述挡片(23)通过若干易撕除的连接条与底柜(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包括:主体(11),其内部具有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新风入口(112)、新风出口(114)与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入口(111)、排风出口(113)与排风通道连通;柜门( 12),铰接于主体(11)的正面;排风机(56),安装于排风通道内,用于在排风通道内形成从排风入口(111)流向排风出口(113)的排风气流;送风机(57),安装于新风通道内,用于在新风通道内形成从新风入口(112)流向新风出口(114)的新风气流;换热装置(4),安装于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的交汇处,所述换热装置(4)具有分别与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排风气流和新风气流在分别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时进行热交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新风换气机,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的内部由若干隔板和所述换热装置(4)划分为八个腔室,分别为腔室Ⅰ(31)、腔室Ⅱ(32)、腔室Ⅲ(33)、腔室Ⅳ(34)、腔室Ⅴ(35)、腔室Ⅵ(36)、腔室Ⅶ(37)以及腔室Ⅷ(38);所述新风入口(112)位于腔室Ⅰ(31)内,所述新风出口(114)位于腔室Ⅴ(35)内,所述排风入口(111)位于腔室Ⅷ(38),所述排风机(56)和排风出口(113)位于腔室Ⅲ(33)内,所述送风机(57)位于腔室Ⅳ(34)内,且送风口朝向腔室Ⅴ(35);其中,所述腔室Ⅰ(31)、腔室Ⅱ(32)、第一通道、腔室Ⅳ(34)以及腔室Ⅴ(35)依次连通,以构成所述新风通道;所述腔室Ⅲ(33)、第二通道、腔室Ⅵ(36)、腔室Ⅶ(37)以及腔室Ⅷ(38)依次连通,以构成所述排风通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