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测试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清刷是提升MCP性能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的MCP清刷测试系统不适用于大面积MCP(50mm×100mm)的清刷测试,针对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研究未见报道。真空度的保证是大面积MCP清刷测试进行的前提,清刷测试的真空度要求一般控制在5×10-4Pa以下。真空装置是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合理设计用于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真空装置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真空装置,该装置的真空室能够实现45min达到清刷需要的真空度5×10-4Pa,极限真空度达到5×10-5Pa的指标要求。该装置外部可控制其内部转盘的转动,其结构设计密封性好,易于操作。一种用于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真空装置,包括分子泵、闸板阀、支撑台架、真空室上盖、转轴组件、真空室底盘组件、转盘、接线柱。支撑台架水平设置且承载面设置若干通孔,真空室底盘组件设置于支撑台架上表面且端面设置与支撑台架一通孔匹配的分子泵通孔,真空室上盖上设置一观察窗且真空室上盖与真空室底盘同心闭合并于非工作状态下可分离,转轴组件穿过真空室底盘组件,转盘设置于真空室内部用于承载MCP及荧光屏组件且在转轴组件的驱动下转动,闸板阀设置于支撑台架下表面且设置一可闭合或打开的阀孔且阀孔与分子泵通孔对应,分子泵设置于闸板阀下端面且分子泵抽气口与阀孔对应,接线柱沿转盘的周向设置于转盘上。所述真空室底盘组件端面上还以转轴组件旋转轴为中心设置4个入光连接管和4个电极连接管,其中入光连接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泵(3)、闸板阀(4)、支撑台架(5)、真空室上盖(8)、转轴组件(10)、真空室底盘组件(11)、转盘(12)、接线柱(13);其中支撑台架(5)水平设置且承载面设置若干通孔,真空室底盘组件(11)设置于支撑台架(5)上表面且端面设置与支撑台架(5)一通孔匹配的分子连接管(11‑4),真空室上盖(2)上设置一观察窗(9)且真空室上盖(2)与真空室底盘(1)同心闭合并于非工作状态下可分离,转轴组件(10)穿过真空室底盘组件(11),转盘(12)设置于真空室内部用于承载MCP及荧光屏组件且在转轴组件(10)的驱动下转动,闸板阀(4)设置于支撑台架(5)下表面且设置一可闭合或打开的阀孔且阀孔与分子泵连接管(11‑4)对应,分子泵(3)设置于闸板阀(4)下端面且分子泵(3)抽气口与阀孔对应,接线柱(13)沿转盘(12)的周向设置于转盘(12)上;所述真空室底盘组件(11)端面上还以转轴组件(10)旋转轴为中心设置4个入光连接管(11‑11)和4个电极连接管(11‑16),其中入光连接管(11‑11)在工作时用于提供外部光源通道,电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面积MCP清刷测试的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泵(3)、闸板阀(4)、支撑台架(5)、真空室上盖(8)、转轴组件(10)、真空室底盘组件(11)、转盘(12)、接线柱(13);其中支撑台架(5)水平设置且承载面设置若干通孔,真空室底盘组件(11)设置于支撑台架(5)上表面且端面设置与支撑台架(5)一通孔匹配的分子连接管(11-4),真空室上盖(2)上设置一观察窗(9)且真空室上盖(2)与真空室底盘(1)同心闭合并于非工作状态下可分离,转轴组件(10)穿过真空室底盘组件(11),转盘(12)设置于真空室内部用于承载MCP及荧光屏组件且在转轴组件(10)的驱动下转动,闸板阀(4)设置于支撑台架(5)下表面且设置一可闭合或打开的阀孔且阀孔与分子泵连接管(11-4)对应,分子泵(3)设置于闸板阀(4)下端面且分子泵(3)抽气口与阀孔对应,接线柱(13)沿转盘(12)的周向设置于转盘(12)上;所述真空室底盘组件(11)端面上还以转轴组件(10)旋转轴为中心设置4个入光连接管(11-11)和4个电极连接管(11-16),其中入光连接管(11-11)在工作时用于提供外部光源通道,电极连接管(11-16)工作时用于提供MCP及荧光屏组件和外部电源连接通道;所述转盘(12)端面设置与入光连接管(11-11)匹配的通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三相电机(1)、升降组件(2)、过渡连接板(6)、上盖连接座(7);其中三相电机(1)设置于支撑台架(5)底部,升降组件(2)设置于三相电机(1)上,过渡连接板(6)设置于升降组件(2)上端,上盖连接座(7)设置于过渡连接板(6)上且与真空室上盖(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丝杆(2-1)、丝杆螺母(2-2)、导向轴(2-3)、导向套(2-4)、导向螺钉(2-5)、端头(2-6);其中丝杆(2-1)上端设置于导向轴(2-3)内且下端与三相电机(1)的内置减速器相连,丝杆螺母(2-2)与丝杆(2-1)螺纹连接,导向轴(2-3)下端与丝杆螺母(2-2)固定连接,导向套(2-4)外壁与支撑台架(5)固定连接且套于导向轴(2-3)上并与导向轴(2-3)间隙配合,导向螺钉(2-5)与导向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芸生,宋诚鑫,赵慧明,汤狸明,金戈,邱亚峰,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