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888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包括导管、一组导叶,导管上设有开口,导管开口边缘设有保护套,导管右侧开口处设有一个导叶,其余导叶设置于导管轴心偏下的导管内壁上,导叶形成的轴心偏置于导管轴心的上方,导叶有五个,导叶由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组成,第一导流板的厚度为第二导流板厚度的两倍。第一导流板直接与导管内壁相连,第二导流板的长度为第一导流板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减少磨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
技术介绍
前置预旋导轮主要由导管及导叶组成,安装在螺旋桨的近前方,导管产生附加推力、内置导叶产生有利的预旋流,减小螺旋桨尾流旋转能量损失。有些导轮是环形的,有些设有缺口,但是设有缺口的导轮,在使用过程中难免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包括导管、一组导叶,导管上设有开口,导管开口边缘设有保护套,导管右侧开口处设有一个导叶,其余导叶设置于导管轴心偏下的导管内壁上,导叶形成的轴心偏置于导管轴心的上方,导叶有五个,导叶由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组成,第一导流板的厚度为第二导流板厚度的两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导流板直接与导管内壁相连,第二导流板的长度为第一导流板的二分之一。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管左侧开口处的导叶长度比其余导叶要短。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管左侧开口处的导叶长度为其余导叶长度的三分之一。本结构中,导管上设有开口,导管开口边缘设有保护套,保护套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导叶由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组成,第一导流板的厚度为第二导流板厚度的两倍,跟以往的一整块厚度相同的导流板相比,起到了分流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加速型导管产生附加推力、内置导叶产生有利的预旋流,减小螺旋桨尾流旋转能量损失,使螺旋桨的入流面更均匀,有利于提高螺旋桨效率,改善艉部流动分离,恢复艉部船体表面压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安装前置预旋导轮后,可以节约4%~8%的燃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管、2-导叶、3-开口、4-保护套、5-第一导流板、6-第二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包括导管1、一组导叶2,导管1上设有开口3,导管1开口3边缘设有保护套4,导管1右侧开口3处设有一个导叶2,其余导叶2设置于导管1轴心偏下的导管1内壁上,导叶2形成的轴心偏置于导管1轴心的上方,导叶2有五个,导叶2由第一导流板5和第二导流板6组成,第一导流板5的厚度为第二导流板6厚度的两倍。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导流板5直接与导管1内壁相连,第二导流板6的长度为第一导流板5的二分之一。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管1左侧开口3处的导叶2长度比其余导叶2要短。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管1左侧开口3处的导叶2长度为其余导叶2长度的三分之一。本技术利用加速型导管产生附加推力、内置导叶产生有利的预旋流,减小螺旋桨尾流旋转能量损失,使螺旋桨的入流面更均匀,有利于提高螺旋桨效率,改善艉部流动分离,恢复艉部船体表面压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安装前置预旋导轮后,可以节约4%~8%的燃油。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包括导管(1)、一组导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上设有开口(3),所述导管(1)开口(3)边缘设有保护套(4),所述导管(1)右侧开口(3)处设有一个导叶(2),其余导叶(2)设置于导管(1)轴心偏下的导管(1)内壁上,所述导叶(2)形成的轴心偏置于导管(1)轴心的上方,所述导叶(2)有五个,所述导叶(2)由第一导流板(5)和第二导流板(6)组成,所述第一导流板(5)的厚度为第二导流板(6)厚度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伴流补偿型前置导轮,包括导管(1)、一组导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上设有开口(3),所述导管(1)开口(3)边缘设有保护套(4),所述导管(1)右侧开口(3)处设有一个导叶(2),其余导叶(2)设置于导管(1)轴心偏下的导管(1)内壁上,所述导叶(2)形成的轴心偏置于导管(1)轴心的上方,所述导叶(2)有五个,所述导叶(2)由第一导流板(5)和第二导流板(6)组成,所述第一导流板(5)的厚度为第二导流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智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