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405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包括张紧器壳体和单向阀,所述张紧器壳体内腔中固定安装导流基座,在张紧器壳体上设置张紧器进油孔,所述导流基座上设置依次连通的引流槽、导流槽和基座进油孔,所述单向阀固定连接在导流基座上,所述张紧器进油孔、基座进油孔、单向阀的进油口依次连通,所述引流槽、单向阀的出油口均与张紧器壳体内腔相通。当液压张紧器工作时,进入张紧器壳体内腔中的机油中的部分机油可以在依次流经引流槽、导流槽、基座进油孔后得以重新进入单向阀进油口,实现了机油在张紧器内部的再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了液压张紧器对发动机输入机油的需求量,进而使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张紧器
,尤其是涉及用于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的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张紧器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内燃机的正时传动系统中,它通过内部液压元件形成油压阻尼,从而吸收传动中的振动,以降低传动系统各部件所受到的冲击,延长正时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确保正时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并减少传动噪音,提高驾乘的舒适性。但是,现有的液压张紧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缺陷:第一,液压张紧器在工作时,需要发动机向液压张紧器的内腔充油,油液在经过液压张紧器后流出,因此,液压张紧器在工作时就必须消耗发动机的油量,从而使得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下降。第二,发动机在启动时,其转速较低,此时,液压张紧器不断吸入并泄出压力油,可能导致发动机的主油道中的压力下降,从而无法给发动机的其它零部件提供足够的机油以用于冷却及润滑,这将造成系统零件因工作温度过高而产生异常磨损,进而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整机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以减少液压张紧器对发动机输入机油的需求量。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包括张紧器壳体和单向阀,所述张紧器壳体内腔中固定安装导流基座,在张紧器壳体上设置张紧器进油孔,所述导流基座上设置依次连通的引流槽、导流槽和基座进油孔,所述单向阀固定连接在导流基座上,所述张紧器进油孔、基座进油孔、单向阀的进油口依次连通,所述引流槽、单向阀的出油口均与张紧器壳体内腔相通。优选地,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盖、阀球和阀座,所述阀盖与阀座固定连接,在阀盖上开设出油口,在阀座上开设进油口,所述阀球活动安装在阀盖与阀座形成的内腔中,在阀球与阀盖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导流基座顶部设置安装凹槽,其底部设置导流槽,所述单向阀与安装凹槽之间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凹槽底部设置凸台,所述基座进油孔贯穿凸台,所述单向阀安装在凸台上,且与凸台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凹槽内圆周上设置若干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单向阀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的若干第一凸筋环安装凹槽内圆周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若干第一凸筋与导流基座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导流槽为涡旋状凹槽。优选地,所述导流基座外圆周上设置若干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与张紧器壳体内腔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若干第二凸筋与导流基座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液压张紧器在工作时,发动机供给的机油从张紧器进油孔进入张紧器壳体后,机油将从单向阀的进油口进入单向阀内部,并从单向阀的出油口流出而进入张紧器壳体内腔,在张紧器壳体内腔中,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压缩机油而形成高油压,使部分机油从壳体与活塞之间的配合间隙泄出,而另一部分机油则通过引流槽进入导流槽,并沿着导流槽流动,然后进入基座进油孔,从基座进油孔流出的机油得以重新进入单向阀的进油口,从而实现了机油的再循环利用,由此可以减少液压张紧器对发动机输入机油的需求量,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并避免其它零部件因供油不足而导致发热量增加及异常磨损,以保证其它零部件的冷却及润滑的用油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液压张紧器的总体构造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的三维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图2或者图3中的导流基座的倒视图。图中标记:1-张紧器壳体,2-压紧弹簧,3-活塞,4-阀盖,5-阀球,6-张紧器进油孔,7-导流基座,8-复位弹簧,9-阀座,41-出油口,71-引流槽,72-第一凸筋,73-第二凸筋,74-导流槽,75-基座进油孔,76-凸台,77-安装凹槽,91-进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主要包括张紧器壳体1和单向阀,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置张紧器进油孔6,在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压紧弹簧2和柱状的活塞3,所述活塞3与张紧器壳体1内腔壁之间是间隙配合,在活塞3工作时,处于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的机油可以从活塞3与张紧器壳体1之间的配合间隙泄出;在张紧器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导流基座7,优选地,所述导流基座7与张紧器壳体1内腔之间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如图2、图4所示,在导流基座7顶部设置安装凹槽77,其底部设置导流槽74,其中心部开设基座进油孔75,其外圆周上开设引流槽71,所述的引流槽71、导流槽74、基座进油孔75依次连通。如图3所示,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盖4、阀球5和阀座9,在阀盖4上开设出油口41,在阀座9上开设进油口91,所述阀盖4与阀座9之间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或者以铆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阀球5活动安装在阀盖4与阀座9形成的内腔中,在阀球5与阀盖4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当有机油从进油口91进入单向阀内部时,机油的压力将推开阀球5而使复位弹簧8被挤压收缩,直至进油口91与出油口41相互导通,此时,机油通过出油口41流出单向阀,并进入张紧器壳体1内腔;但是,当没有机油从进油口91进入单向阀内部时,复位弹簧8复位,并使阀球5与进油口91之间恢复密封状态,从而限制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的机油的回流。在阀盖4上可以设置若干个出油口41,所述出油口41环阀盖4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以保证通过单向阀的机油可以均匀地进入到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所述的单向阀可以通过阀盖4与导流基座7上的安装凹槽77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而固定连接在导流基座7上,所述压紧弹簧2将相互固定连接的单向阀与导流基座7整体压紧在张紧器壳体1的内腔底部,同时,使张紧器进油孔6、基座进油孔75、单向阀进油口91依次连通,所述引流槽71、单向阀出油口41均与张紧器壳体1内腔相通。当液压张紧器在工作时,发动机供给的机油从张紧器进油孔6进入张紧器壳体1后,机油将先从单向阀的进油口91进入单向阀内部,利用机油的压力顶开阀球5,使机油可以顺利通过单向阀的出油口41流出,并进入到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处于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的机油,由于活塞3的往复运动压缩机油而形成高油压,使部分机油从张紧器壳体1与活塞3之间的配合间隙泄出,以缓冲系统冲击,而另一部分机油则通过引流槽71进入导流槽74,并沿着导流槽74流动,然后进入基座进油孔75;从基座进油孔75流出的机油则得以重新进入单向阀的进油口91,从而实现了发动机输入液压张紧器的机油中有部分机油被再循环利用,由此,可以减少液压张紧器对发动机输入机油的需求量,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避免其它零部件因供油不足而导致发热量增加及异常磨损,以保证其它零部件的冷却及润滑的用油需求。为了便于导流基座7的装配,降低导流基座7的加工成本,通常,所述导流基座7可以采用PA材料或者氟橡胶材料等硬质橡胶材料制成。由于导流基座7与张紧器壳体1内腔之间通常是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阀也通常是通过阀盖4与导流基座7上的安装凹槽77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而固定连接在导流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器壳体(1)和单向阀,所述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固定安装导流基座(7),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置张紧器进油孔(6),所述导流基座(7)上设置依次连通的引流槽(71)、导流槽(74)和基座进油孔(75),所述单向阀固定连接在导流基座(7)上,所述张紧器进油孔(6)、基座进油孔(75)、单向阀的进油口(91)依次连通,所述引流槽(71)、单向阀的出油口(41)均与张紧器壳体(1)内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器壳体(1)和单向阀,所述张紧器壳体(1)内腔中固定安装导流基座(7),在张紧器壳体(1)上设置张紧器进油孔(6),所述导流基座(7)上设置依次连通的引流槽(71)、导流槽(74)和基座进油孔(75),所述单向阀固定连接在导流基座(7)上,所述张紧器进油孔(6)、基座进油孔(75)、单向阀的进油口(91)依次连通,所述引流槽(71)、单向阀的出油口(41)均与张紧器壳体(1)内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盖(4)、阀球(5)和阀座(9),所述阀盖(4)与阀座(9)固定连接,在阀盖(4)上开设出油口(41),在阀座(9)上开设进油口(91),所述阀球(5)活动安装在阀盖(4)与阀座(9)形成的内腔中,在阀球(5)与阀盖(4)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基座(7)顶部设置安装凹槽(77),其底部设置导流槽(74),所述单向阀与安装凹槽(77)之间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张紧器机油再循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伟任彦平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