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6224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具体包括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可充电锂电池、主控CPU、红外热释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指静脉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分别与可充电锂电池和主控CPU相连,所述红外热释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指静脉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均与主控CPU相连接,主控CPU采用的是微控制器,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包括报警系统和执行器驱动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实现了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和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身份认证
,特别是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身份认证技术的基本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传统身份认证技术;二是生物认证技术。传统身份认证技术的主要形式包括:钥匙、证件卡片、静态密码、动态口令、数字签名等。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冒充他人进行非法访问的犯罪案件与日俱增,伪造证件非法入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传统的用于安防的身份认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要求。并且,一些重要的人员认证数据不能及时收集,给后期的人员核实带了一定的不便。指纹和指静脉生物特征具有不易遗忘和丢失、总是随身携带、不需要身外的标识物等特点,所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正是由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诸多优点,因此研发基于生物特征的有效身份认证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以及解决认证数据的收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具体包括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可充电锂电池、主控CPU、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分别与可充电锂电池和主控CPU相连,所述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均与主控CPU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和指静脉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和指静脉传感器均与主控CPU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主控CPU采用的是微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包括报警系统和执行器驱动系统,所述报警系统主要由SI2302型NMOS管组成,所述执行器驱动系统主要由光耦控制继电器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与主控CPU之间通过串口RS232进行连接,所述红外热释传感器与主控CPU之间通过离散线接口连接,所述指纹传感器与主控CPU之间通过SPI接口连接,所述指静脉传感器与主控CPU之间通过USB串口连接,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与主控CPU之间通过离散线接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的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基于指纹和指静脉信息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使身份认证安全性高、识别匹配速度快,由于生物特征随身携带,提高身份识别的方便性,并且采用电力载波可以将认证的数据进行收集,方便后期的核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中报警系统电路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中执行器驱动系统电路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的应用图示。附图标记说明:1-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2-备用可充电锂电池,3-主控CPU,4-红外热释传感器,5-指纹传感器,6-指静脉传感器,7-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8-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具体包括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可充电锂电池2、主控CPU 3、传感器、显示器8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7,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分别与可充电锂电池2和主控CPU 3相连,所述传感器、显示器8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7均与主控CPU 3相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4、指纹传感器5和指静脉传感器6,所述红外热释传感器4、指纹传感器5和指静脉传感器6均与主控CPU相连;所述主控CPU采用的是微控制器,用于更好的管理装置的各个模块功能。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7包括报警系统和执行器驱动系统,所述报警系统主要由SI2302型NMOS管组成,所述执行器驱动系统主要由光耦控制继电器组成;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7用于完成报警功能和对外进行控制的功能,通过接收主控CPU 3的控制信号,若是报警信号,则启动报警系统;若是执行驱动控制信号,则对外输出控制命令。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3.3V和5.0V电压,保证了整个装置的供电需求,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依靠城市电力提供,为了保证在市电间断后装置能正常工作,本技术装置装配了备用的可充电锂电池2,所述备用的可充电锂电池2与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连接,可提供12V电压。如图2、图3所示,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电路包括报警系统和执行器驱动系统,所述报警电路具有电压输入端依次连接扬声器J4、电阻R35和NMOS管M2的漏极,报警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36,所述电阻R36分别连接NMOS管M2的栅极和电阻R37,所述电阻R37连接NMOS管M2源极后接地,所述NMOS优选SI2302型。所述执行器驱动系统包括光耦电路、继电器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光耦电路具有电源电压端连接电阻R10再连接光耦U1第一端口,所述光耦U1第二端口连接执行信号输入端,所述光耦U1优选PC817集成电路;所述继电器JQD采用SRD-05VDC-SL-C型,所述继电器JQD一端连接光耦U1第三端口,所述继电器JDQ的对外接口P2采用PCB接线端子DG/KF128-5.0mm-2P,所述继电器JDQ并联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优选1N4148型二极管;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0和电阻R11,所述继电器JQD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0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0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电阻R11,所述三极管Q0的基极连接光耦U1的第三端口。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与主控CPU 3之间通过串口RS232进行连接,使用串口协议通信;所述红外热释传感器4与主控CPU 3之间通过离散线接口连接,使用离散线通信;所述指纹传感器5与主控CPU 3之间通过SPI接口连接,使用SPI协议通信;所述指静脉传感器6与主控CPU 3之间通过USB串口连接,使用USB协议通信;所述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7与主控CPU 3之间通过离散线接口连接,使用离散线通信。以小区的门禁系统为例的实施方式如下:如图4为以小区的门禁系统为例的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的应用图示,将本技术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安装在小区每户的入户门墙上,共包括N个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这样每一个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就是一个身份认证节点,并通过电力线进行组网。当住户需进入时,红外热释传感器4检测到有人靠近,本技术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立即由待机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并初始化指纹传感器5和指静脉传感器6。此时,住户按照显示器8的提示将手指放置在指纹传感器5和指静脉传感器6的检测处,系统录入指纹信息和指静脉信息,显示器8给出采集完成提示,主控CPU 3将利用本地预置的数据库进行匹配处理分析,若身份认证成功,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7将发出信息进行开门等操作,同时给出认证成功的声音提示。若连续三次身份认证失败,报警/执行器驱动电路将发出错误的提示声,以作警示。接着将身份认证信息通过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1传输至监控中心,以便存储与分析,同时本地也进行备份。虽然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以较佳的实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如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做的非实质性改变或改进,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可充电锂电池、主控CPU、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分别与可充电锂电池和主控CPU相连,所述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均与主控CPU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可充电锂电池、主控CPU、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所述电力载波调制解调模块分别与可充电锂电池和主控CPU相连,所述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执行器驱动模块均与主控CPU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红外热释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和指静脉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和指静脉传感器均与主控CPU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电力载波通信身份认证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CPU采用的是微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敏蒋千军余翊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甄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