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925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属于城区智能安保领域,包括智能防盗围墙,所述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水泥底座1、铁栅栏2、次围墙柱3、主围墙柱4、保安室5、太阳能电池板6、激光发射器7、激光接收器8、红外图像扫描仪9、控制器10、备用蓄电池11和遮雨棚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智能防盗作用,可实现全天候预警,系统控制精确,相应速度快,报警时间及时,报警位置准确,形貌图像采集清晰,完全适合替代城市各单位和居民区的现有围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城区智能安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
技术介绍
在城市中,各单位和居民区都采用防护围墙形式与外界分隔开,就目前情况而言,常见的防护围墙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砌砖围墙,这种防护围墙在视线上与外界完全隔离,砌砖又便于攀爬和盗洞,且需要保安人员定时巡逻,因此,既增加了保安工作量,又无法起到有效的防盗作用;一种是栅栏围墙,这种围墙虽然在视线上与外界完全相通,但由于其对翻墙而入的偷盗者没有任何作用,只能完全依赖于保安人员的巡查,因此,不具备智能安保的作用;一种是电网式围墙,在栅栏围墙的顶端采用高压电,这种围墙一般使用在保密性质的单位里,但这种高压电既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又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电能,应用范围受限。因此,设计一种智能防盗围墙对城市各单位和居民区的安保具有重要意义。智能防盗围墙结合了激光防盗技术、红外扫描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可对翻墙而入者进行智能预警和形貌图像采集,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用于替代城市各单位和居民区现有的围墙,对翻墙而入者进行智能预警和形貌图像采集,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智能防盗围墙,所述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水泥底座1、铁栅栏2、次围墙柱3、主围墙柱4、保安室5、太阳能电池板6、激光发射器7、激光接收器8、红外图像扫描仪9、控制器10、备用蓄电池11和遮雨棚12。所述铁栅栏2底端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保安室5底端固定于水泥底座1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主围墙柱4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10和备用蓄电池11安装于保安室5内;所述备用蓄电池11末端与控制器10相连接;所述遮雨棚12两端与主围墙柱4相连。所述水泥底座1内部含有不锈钢空心管,用于布置输电线路;所述铁栅栏2采用3米高的直径为4毫米的圆柱形钢筋棍,底部嵌入水泥底座1中;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外层为长方体型水泥墙,每两个主围墙柱4之间有两个次围墙柱3,间距为30米,其中,主围墙柱4高度为4米,内部含有不锈钢空心管,且与水泥底座1内的不锈钢空心管相连,用于布置输电线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安装于主围墙柱4的顶部位置,高度为4米,白天用于给控制器供电的同时也向备用蓄电池11提供储存电能,备用蓄电池11既可以在夜晚和阴雨天气下供控制器使用,又可以向保安室5中各种用电器提供电能。所述激光发射器7和激光接收器8分别镶嵌于主围墙柱4内侧突出部分的左右两侧,且激光发射器7与相邻主围墙柱4上的激光接收器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激光发射与接收宽度为0.4米,最低处距地面高3.1米,其中,突出部分外层为长方体型水泥柱,内层为不锈钢空心管,且与主围墙柱4中不锈钢空心管相连,正常情况下,激光发射器7发出的激光信号可以被激光接收器8接收,电路正常导通;所述遮雨棚12采用硬质塑料大棚,下雨天防止雨滴截断激光信号,导致错误报警。所述红外图像扫描仪9安装于距次围墙柱3垂直距离为6米处,且每两个主围墙柱4正中间前方位置安装一个红外图像扫描仪9,扫描距离为左右各15米,当偷盗者翻墙而入时,会截断激光信号,对应激光接收器8接收不到激光信号时,会向控制器10发出报警信息,由于每组激光器之间采用并联结构,因此控制器10根据不同的激光器组合可以确定激光信号截断位置,产生不同的报警语音,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方便保安及时查看处理,与此同时,控制器10控制对应位置的红外图像扫描仪9开始扫描当前空间内的人体图像,确定偷盗者身份和相貌,便于及时报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设计一种智能防盗围墙,用于替代城市各单位和居民区现有的围墙,对翻墙而入者进行智能预警和形貌图像采集;采用红外扫描技术可以准确地 扫描出偷盗者的形貌图像;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节约电能,备用蓄电池可以在晚上和阴雨天使用,实现全天候预警;采用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可以实现全天候自动预警,无需人工查看。本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智能防盗作用,可实现全天候预警,系统控制精确,相应速度快,报警时间及时,报警位置准确,形貌图像采集清晰,完全适合替代城市各单位和居民区的现有围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结构简图;图1中:1、水泥底座;2、铁栅栏;3、次围墙柱;4、主围墙柱;5、保安室;6、太阳能电池板;7、激光发射器;8、激光接收器;9、红外图像扫描仪;10、控制器;11、备用蓄电池;12、遮雨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智能防盗围墙,所述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水泥底座1、铁栅栏2、次围墙柱3、主围墙柱4、保安室5、太阳能电池板6、激光发射器7、激光接收器8、红外图像扫描仪9、控制器10、备用蓄电池11和遮雨棚12。所述铁栅栏2底端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保安室5底端固定于水泥底座1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主围墙柱4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10和备用蓄电池11安装于保安室5内;所述备用蓄电池11末端与控制器10相连接;所述遮雨棚12两端与主围墙柱4相连。所述水泥底座1内部含有不锈钢空心管,用于布置输电线路;所述铁栅栏2采用3米高的直径为4毫米的圆柱形钢筋棍,底部嵌入水泥底座1中;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外层为长方体型水泥墙,每两个主围墙柱4之间有两个次围墙柱3,间距为30米,其中,主围墙柱4高度为4米,内部含有不锈钢空心管,且与水泥底座1内的不锈钢空心管相连,用于布置输电线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安装于主围墙柱4的顶部位置,高度为4米,白天用于给控制器供电的同时也 向备用蓄电池11提供储存电能,备用蓄电池11既可以在夜晚和阴雨天气下供控制器使用,又可以向保安室5中各种用电器提供电能。所述激光发射器7和激光接收器8分别镶嵌于主围墙柱4内侧突出部分的左右两侧,且激光发射器7与相邻主围墙柱4上的激光接收器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激光发射与接收宽度为0.4米,最低处距地面高3.1米,其中,突出部分外层为长方体型水泥柱,内层为不锈钢空心管,且与主围墙柱4中不锈钢空心管相连,正常情况下,激光发射器7发出的激光信号可以被激光接收器8接收,电路正常导通;所述遮雨棚12采用硬质塑料大棚,下雨天防止雨滴截断激光信号,导致错误报警。所述红外图像扫描仪9安装于距次围墙柱3垂直距离为6米处,且每两个主围墙柱4正中间前方位置安装一个红外图像扫描仪9,扫描距离为左右各15米,当偷盗者翻墙而入时,会截断激光信号,对应激光接收器8接收不到激光信号时,会向控制器10发出报警信息,由于每组激光器之间采用并联结构,因此控制器10根据不同的激光器组合可以确定激光信号截断位置,产生不同的报警语音,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方便保安及时查看处理,与此同时,控制器10控制对应位置的红外图像扫描仪9开始扫描当前空间内的人体图像,确定偷盗者身份和相貌,便于及时报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智能防盗围墙,所述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水泥底座(1)、铁栅栏(2)、次围墙柱(3)、主围墙柱(4)、保安室(5)、太阳能电池板(6)、激光发射器(7)、激光接收器(8)、红外图像扫描仪(9)、控制器(10)、备用蓄电池(11)和遮雨棚(12);所述铁栅栏(2)底端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保安室(5)底端固定于水泥底座(1)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主围墙柱(4)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10)和备用蓄电池(11)安装于保安室(5)内;所述备用蓄电池(11)末端与控制器(10)相连接;所述遮雨棚(12)两端与主围墙柱(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智能防盗围墙,所述智能防盗围墙包括水泥底座(1)、铁栅栏(2)、次围墙柱(3)、主围墙柱(4)、保安室(5)、太阳能电池板(6)、激光发射器(7)、激光接收器(8)、红外图像扫描仪(9)、控制器(10)、备用蓄电池(11)和遮雨棚(12);所述铁栅栏(2)底端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与水泥底座(1)相连;所述保安室(5)底端固定于水泥底座(1)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主围墙柱(4)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10)和备用蓄电池(11)安装于保安室(5)内;所述备用蓄电池(11)末端与控制器(10)相连接;所述遮雨棚(12)两端与主围墙柱(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底座(1)内部含有不锈钢空心管,用于布置输电线路;所述铁栅栏(2)采用3米高的直径为4毫米的圆柱形钢筋棍,底部嵌入水泥底座(1)中;所述次围墙柱(3)和主围墙柱(4)外层为长方体型水泥墙,每两个主围墙柱(4)之间有两个次围墙柱(3),间距为30米,其中,主围墙柱(4)高度为4米,内部含有不锈钢空心管,且与水泥底座(1)内的不锈钢空心管相连,用于布置输电线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扫描技术的智能防盗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安装于主围墙柱(4)的顶部位置,高度为4米,白天用于给控制器供电的同时也向备用蓄电池(11)提供储存电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孟祥瑞王向前莫聪颖汪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