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5810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前端连接有穿刺针,引流管的后端连接有Y型流出管,Y型流出管的一个流出支管与引流袋相连接,Y型流出管的另一个流出支管与负压装置相连接,引流管上连接有能够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机构,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内端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保持向内夹拢状态的第一扭簧,第一弧形夹板上设有上引流管夹,第二弧形夹板上设有下引流管夹,上引流管夹和下引流管夹之间的连线倾斜向下。优点在于:引流管固定机构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腰部,避免引流管打折、弯曲或是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腰穿引流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必要技术手段,主要解决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的引流及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放取少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状况。现有的穿刺针尖出口设计与网珠膜下腔腔隙不合理,无法顺利放置引流导管;现有的引流管没有控制流速流量装置,仅靠重力无法达到最佳引流效果,极容易造成过量引流而造成医疗事故;现有的引流导管较细,在引流过程中容易扭曲、打折,由于血性脑脊液、感染引起絮状物增加及蛋白含量增加等因素,经常导致在引流过程出现导管堵塞,需要进行反复穿刺,造成患者二次损伤和治疗综合成本增加;引流管放置成功后因无法有效固定易脱落,反复放置增加了感染率,延缓治疗时间,不利于患者康复。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申请号:CN201120554201.8],包括穿刺针和接座,其特征是接座上设有三通管,三通管的根部设有压力表,其它两个分支上设有引流管和注药管,注药管上设有管塞。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引流管放置成功后因无法有效固定易脱落,反复放置增加了感染率,延缓治疗时间,不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控制阀的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前端连接有穿刺针,引流管的后端连接有Y型流出管,所述的Y型流出管的一个流出支管与引流袋相连接,Y型流出管的另一个流出支管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上连接有能够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机构,所述的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的内端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保持向内夹拢状态的第一扭簧,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上设有上引流管夹,所述的第二弧形夹板上设有下引流管夹,所述的上引流管夹和下引流管夹之间的连线倾斜向下。穿刺后,将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夹住患者的腰部,然后将引流管通过上引流管夹和下引流管夹固定,避免引流管打折、弯曲或是脱落,引流管上还设有控制阀,能有效控制流速和流量,不会造成过量引流,负压装置利于脑脊液吸出,避免引流过程出现引流管堵塞。在上述的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中,所述的上引流管夹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的第一夹片与第一弧形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夹片通过第二扭簧与第一夹片相连接。在上述的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夹片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相配合的第一上半圆槽,所述的第二夹片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相配合的第一下半圆槽,且当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处于夹合状态时第一上半圆槽和第一下半圆槽形成供引流管穿过的第一圆形槽。在上述的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中,所述的下引流管夹包括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所述的第三夹片与第二弧形夹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四夹片通过第三扭簧与第三夹片相连接。在上述的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中,所述的第三夹片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相配合的第二上半圆槽,所述的第四夹片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相配合的第二下半圆槽,且当第三夹片和第四夹片处于夹合状态时第二上半圆槽和第二下半圆槽形成供引流管穿过的第二圆形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的优点在于:穿刺后,将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夹住患者的腰部,然后将引流管通过上引流管夹和下引流管夹固定,避免引流管打折、弯曲或是脱落,引流管上还设有控制阀,能有效控制流速和流量,不会造成过量引流,负压装置利于脑脊液吸出,避免引流过程出现引流管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引流管1、穿刺针2、Y型流出管3、引流袋4、负压装置5、第一弧形夹板6、第二弧形夹板7、上引流管夹8、下引流管夹9、第一夹片10、第二夹片11、第三夹片12、第四夹片1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包括具有控制阀的引流管1,引流管1的前端连接有穿刺针2,引流管1的后端连接有Y型流出管3,Y型流出管3的一个流出支管与引流袋4相连接,Y型流出管3的另一个流出支管与负压装置5相连接,引流管1上连接有能够固定引流管1的引流管固定机构,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第一弧形夹板6 和第二弧形夹板7的内端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保持向内夹拢状态的第一扭簧,第一弧形夹板6上设有上引流管夹8,第二弧形夹板7上设有下引流管夹9,上引流管夹8和下引流管夹9之间的连线倾斜向下。穿刺后,将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夹住患者的腰部,然后将引流管1通过上引流管夹8和下引流管夹9固定,避免引流管1打折、弯曲或是脱落,引流管1上还设有控制阀,能有效控制流速和流量,不会造成过量引流,负压装置5利于脑脊液吸出,避免引流过程出现引流管1堵塞。其中,上引流管夹8包括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第一夹片10与第一弧形夹板6固定连接,第二夹片11通过第二扭簧与第一夹片10相连接。第一夹片10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第一上半圆槽,第二夹片11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第一下半圆槽,且当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处于夹合状态时第一上半圆槽和第一下半圆槽形成供引流管1穿过的第一圆形槽。下引流管夹9包括第三夹片12和第四夹片13,第三夹片12与第二弧形夹板7固定连接,第四夹片13通过第三扭簧与第三夹片12相连接。第三夹片12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第二上半圆槽,第四夹片13的内端面上开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第二下半圆槽,且当第三夹片12和第四夹片13处于夹合状态时第二上半圆槽和第二下半圆槽形成供引流管1穿过的第二圆形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引流管1、穿刺针2、Y型流出管3、引流袋4、负压装置5、第一弧形夹板6、第二弧形夹板7、上引 流管夹8、下引流管夹9、第一夹片10、第二夹片11、第三夹片12、第四夹片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控制阀的引流管(1),所述的引流管(1)的前端连接有穿刺针(2),引流管(1)的后端连接有Y型流出管(3),所述的Y型流出管(3)的一个流出支管与引流袋(4)相连接,Y型流出管(3)的另一个流出支管与负压装置(5)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1)上连接有能够固定引流管(1)的引流管固定机构,所述的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的内端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保持向内夹拢状态的第一扭簧,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6)上设有上引流管夹(8),所述的第二弧形夹板(7)上设有下引流管夹(9),所述的上引流管夹(8)和下引流管夹(9)之间的连线倾斜向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控制阀的引流管(1),所述的引流管(1)的前端连接有穿刺针(2),引流管(1)的后端连接有Y型流出管(3),所述的Y型流出管(3)的一个流出支管与引流袋(4)相连接,Y型流出管(3)的另一个流出支管与负压装置(5)相连接,所述的引流管(1)上连接有能够固定引流管(1)的引流管固定机构,所述的引流管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的内端之间设有能够使得第一弧形夹板(6)和第二弧形夹板(7)保持向内夹拢状态的第一扭簧,所述的第一弧形夹板(6)上设有上引流管夹(8),所述的第二弧形夹板(7)上设有下引流管夹(9),所述的上引流管夹(8)和下引流管夹(9)之间的连线倾斜向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引流腰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引流管夹(8)包括第一夹片(10)和第二夹片(11),所述的第一夹片(10)与第一弧形夹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夹片(11)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新法焦亚桂李洪瑞张雪英沙良伟焦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康诺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