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328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主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梁底预应力筋和普通受力钢筋、梁顶普通受力钢筋、柱内纵向钢筋、U形钢筋、抗震钢筋及其连接套筒。预制梁的两端预留后浇段,预制梁底部配有的预应力筋伸出梁端并锚固于梁端后浇段,与预制梁柱一起通过后浇注的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将梁底部伸出的普通受力钢筋通过套筒与抗震钢筋相互连接,并在节点后浇区域设置U形钢筋,从而加强本梁柱节点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和施工难度,减轻了预制混凝土梁的截面高度或用钢量,保证了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属于土木工程预制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柱以及梁柱节点构建而成,属于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符合“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的要求。该类结构体系具有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质量有保证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还具有便于采用先张预应力技术、构件截面减小、节点施工较为简便、用钢量较低等突出特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核心技术是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连接构造形式,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该类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等。目前已有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连接技术将梁端设有键槽或U形凹槽,同时配有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有时辅以U型钢筋,相互搭接、锚固于节点核心区内,并在节点区的后浇段采用混凝土现浇将预制混凝土梁、柱形成一个整体。或在梁底采用高强钢筋,并在节点核心区内放置附加钢筋,但存在造价较大、施工操作空间不足、节点延性性能有所欠缺等不足。以上预制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技术多具有适用性不足、施工建造不便等问题,这使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应用优势并不明显。如何构建受力性能良好、构造措施合理、施工便捷的新型梁柱节点连接构造,一直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制作难度低、施工便捷、连接形式简单、受力明确的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包括梁柱节点后浇段、设置在所述梁柱节点后浇段水平两端的预制混凝土梁、设置在梁柱节点后浇段上下两端的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和梁柱节点后浇段上方
设置有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所述梁柱节点后浇段中配有U形钢筋和位于U形钢筋下侧的连接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内配有纵向钢筋,所述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中配有普通受力钢筋,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部配有普通受力钢筋和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伸出梁端并伸入梁柱节点后浇段,沿柱方向向上弯起形成弯钩,锚固于梁柱节点区域后浇段内,所述普通受力钢筋通过连接套筒与连接钢筋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梁柱节点中,所述套筒两端所连接的普通受力钢筋和连接钢筋的直径不相同,套筒的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应大于或等于所连接普通受力钢筋和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套筒的长度为普通受力钢筋和连接钢筋的直径的2~15倍。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梁柱节点中,梁柱节点后浇段中,U形钢筋的等强换算面积As换算为0.2A′s~0.8A′s,其中A′s为梁顶部普通受力钢筋的总截面面积,As换算根据梁柱节点后浇段内配有的U形钢筋的总截面面积As经等强换算得到;所述连接钢筋的截面面积Ase为0.1A′s~0.5A′s。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梁柱节点中,梁柱节点后浇段的预留长度,即预制混凝土柱边缘与预制混凝土梁端部的水平间距为采用0.5h~2h,其中h为叠合混凝土梁的高度,即预制混凝土梁和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的高度之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常规预制混凝土梁内配置普通受力钢筋,梁的跨越能力较差,为了提高跨越能力,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内配有预应力筋及普通受力钢筋,以满足混凝土梁的裂缝、拉应力等控制要求,造成构件代价较高,在有效的现浇施工空间内,节点区域的连接和施工作业难度很大。而本技术中预制梁两端留有后浇段,仅需额外配置U形钢筋,并将两侧的普通受力钢筋有效连接,达到了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同等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降低了预制梁的梁截面或用钢量,从而构件的造价、施工难度显著降低,达到了节材高效的目的。(2)传统预制混凝土梁中受力钢筋相互连接时,采用焊接或绑扎连接,均存在一些缺点。绑扎连接易造成连接失效,狭窄空间操作难度大,而焊接连接的设备体积较大,移动不便、接头合格率低,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中焊接质量受工人技术水平影响较大。本技术中采用可连接不同直径连接钢筋的套筒。因此,本技术一方面降低了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核心区域内受力钢筋连接的复杂性,有利于梁
底部受力钢筋之间的可靠连接,另一方面也显著降低了预制混凝土梁构件的制作、生产难度,提高了现场施工的便捷性和高效性。(3)通常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处的连接较弱,节点抗震性能较差,而本技术在预制梁的两端及节点核心区域位置配置有U形钢筋,与已相互连接的底部普通受力钢筋一同在后浇段内整浇形成梁柱节点,在保证梁柱节点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的前提下,该连接构造较为简单,受力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预制混凝土梁及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的剖面图。其中:1为预制混凝土梁,2为叠合梁的上部现浇区域,3为预制梁底部普通受力钢筋,4为预制混凝土柱,5为连接套筒,6为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后浇段,7为预制梁底部预应力筋,8为U形钢筋,9为预制柱内纵向钢筋,10为预制梁顶部的普通受力钢筋,11为满足抗震要求的连接钢筋,12为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示意,而图2对应着图1中预制混凝土梁及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的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主要由预制混凝土梁1、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预制梁底部普通受力钢筋3、预制混凝土柱4、连接套筒5、预制梁两端的梁柱节点后浇段6、预制梁底部预应力筋7、U形钢筋8、预制柱内纵向钢筋9、预制梁顶部普通受力钢筋10、满足抗震要求的连接钢筋1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梁1的两端预留后浇段6,预制梁1底部配有普通钢筋3和预应力筋7,其中预应力筋7伸出梁端并通过梁端后浇段6后,沿柱方向向上弯起形成弯钩,锚固于梁柱节点区域后浇段6内。如图1所示,所述的连接套筒5的两端所连接的普通受力钢筋3和连接钢筋11的直径可不相同。所述套筒5的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应大于或等于所连接的普通受力钢筋3和连接钢筋11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套筒5的长度为普通受力钢筋3
和连接钢筋11的直径的2~15倍。图1中所述的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应在节点后浇段6内设置U形钢筋8,所述的U形钢筋8两端向上弯起呈U形状,更好地使预制混凝土梁1、预制混凝土柱4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为确保等强设计,所配有的U形钢筋8的材质、强度等级与普通受力钢筋3相同,且所述U形钢筋8及所述的满足抗震要求的连接钢筋11的总截面面积As按等强换算成梁顶普通钢筋的面积之后的面积As换算为0.2A′s~0.8A′s,其中A′s为梁顶部普通受力钢筋9的总截面面积。此处,等强换算是指不同钢号钢筋代换时,按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需考虑不同钢筋的强度设计值。U形钢筋8的锚固长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所述的满足抗震要求的连接钢筋11的截面面积Ase为0.1A′s~0.5A′s,其根数宜与普通钢筋3相同。需指出,图1中与套筒5相连并满足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该节点包括梁柱节点后浇段(6)、设置在所述梁柱节点后浇段(6)水平两端的预制混凝土梁(1)、设置在梁柱节点后浇段(6)上下两端的预制混凝土柱(4),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和梁柱节点后浇段(6)上方设置有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所述梁柱节点后浇段(6)中配有U形钢筋(8)和位于U形钢筋(8)下侧的连接钢筋(11),所述预制混凝土柱(4)内配有纵向钢筋(9),所述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中配有普通受力钢筋(10),预制混凝土梁(1)的底部配有普通受力钢筋(3)和预应力筋(7),所述预应力筋(7)伸出梁端并伸入梁柱节点后浇段(6),沿柱方向向上弯起形成弯钩,锚固于梁柱节点区域后浇段(6)内,所述普通受力钢筋(3)通过连接套筒(5)与连接钢筋(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该节点包括梁柱节点后浇段(6)、设置在所述梁柱节点后浇段(6)水平两端的预制混凝土梁(1)、设置在梁柱节点后浇段(6)上下两端的预制混凝土柱(4),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和梁柱节点后浇段(6)上方设置有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所述梁柱节点后浇段(6)中配有U形钢筋(8)和位于U形钢筋(8)下侧的连接钢筋(11),所述预制混凝土柱(4)内配有纵向钢筋(9),所述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中配有普通受力钢筋(10),预制混凝土梁(1)的底部配有普通受力钢筋(3)和预应力筋(7),所述预应力筋(7)伸出梁端并伸入梁柱节点后浇段(6),沿柱方向向上弯起形成弯钩,锚固于梁柱节点区域后浇段(6)内,所述普通受力钢筋(3)通过连接套筒(5)与连接钢筋(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两端所连接的普通受力钢筋(3)和连接钢筋(11)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健刘亚非金如元陈耀庞涛蔡建国刘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