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298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包括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安装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板的外侧,所述伸缩轴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位于轴承主体的内腔,所述轴承主体的另外两端均安装有直线检测装置,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微调装置,且微调装置两两之间安装有内轴承,所述内轴承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与轴承主体的内壁两端连接,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板、伸缩轴、微调装置和直线检测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安装便捷,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
技术介绍
前期的直线运动轴承形式,就是在一排撬板下放置一排木杆。现代直线运动轴承使用的是同一种工作原理,只不过有时用球代替滚子。最简单的旋转轴承是轴套轴承,它只是一个夹在车轮和轮轴之间的衬套。这种设计随后被滚动轴承替代,就是用很多圆柱形的滚子替代原先的衬套,每个滚动体就像一个单独的车轮。在意大利奈米湖发现的一艘建造于公元前40年的古罗马船只上,发现了早期的球轴承的实例:一个木制球轴承是用来支撑旋转桌面。据说列昂纳多·达·芬奇在1500年左右曾经对一种球轴承进行过描述。球轴承的各种不成熟因素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球之间会发生碰撞,造成额外的摩擦。但是可以通过把球放进一个个小笼里防止这种现象。17世纪,伽利略对“笼装球”的球轴承做过最早的描述。十七世纪末,英国的C.瓦洛设计制造球轴承,并装在邮车上试用以及英国的P.沃思取得球轴承的专利。最早投入实用的带有保持架的滚动轴承是钟表匠约翰·哈里逊于1760年为制作H3计时计而专利技术的。十八世纪末德国的H.R.赫兹发表关于球轴承接触应力的论文。在赫兹成就的基础上,德国的R.施特里贝克、瑞典的A.帕姆格伦等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发展滚动轴承的设计理论和疲劳寿命计算作出了贡献。随后,俄国的N.P.彼得罗夫应用牛顿粘性定律计算轴承摩擦。第一个关于球沟道的专利是卡马森的菲利普·沃恩在1794年获得的。1883年,弗里德里希·费舍尔提出了使用合适的生产机器磨制大小相同、圆度准确的钢球的主张,奠定了轴承工业的基础。英国的O.雷诺对托尔的发现进行了数学分析,导出了雷诺方程,从此奠定了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轴承在进行使用过程没有一个很好的调整效果,不能够在位置发生变动后自行调整,使得使用者在进行使用过程没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浪费了使用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包括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安装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板的外侧,所述伸缩轴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位于轴承主体的内腔,所述轴承主体的另外两端均安装有直线检测装置,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微调装置,且微调装置两两之间安装有内轴承,所述内轴承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与轴承主体的内壁两端连接,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板、伸缩轴、微调装置和直线检测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腔安装有微型蓄电装置,且轴承主体的外端一侧设有电源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连接装置与微型蓄电装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主体的外端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主体的外端两侧均设有连接固定装置,且连接固定装置的外侧设有连接螺纹孔。本技术中,通过采用自动调整的方式,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自动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方便装置在进行变动时进行自动的调整,确保了装置整体的运行效果,有效的方便了使用者,给使用者带来便利,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包括轴承主体4,轴承主体4的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板5,调节板5的一端安装有伸缩轴1,伸缩轴1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板5的外侧,伸缩轴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装置2,且连接装置2位于轴承主体4的内腔,轴承主体4的另外两端均安装有直线检测装置8,轴承主体4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微调装置3,且微调装置3两两之间安装有内轴承6,内轴承6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7与轴承主体4的内壁两端连接,轴承主体4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板5、伸缩轴1、微调装置3和直线检测装置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轴承主体4的内腔安装有微型蓄电装置,且轴承主体4的外端一侧设有电源连接装置,电源连接装置与微型蓄电装置电性连接,轴承主体4的外端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轴承主体4的外端两侧均设有连接固定装置,且连接固定装置的外侧设有连接螺纹孔。本技术使用简单,安装便捷,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本技术通过采用自动调整的方式,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自动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方便装置在进行变动时进行自动的调整,确保了装置整体的运行效果,有效的方便了使用者,给使用者带来便利,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包括轴承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4)的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的一端安装有伸缩轴(1),所述伸缩轴(1)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板(5)的外侧,所述伸缩轴(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装置(2),且连接装置(2)位于轴承主体(4)的内腔,所述轴承主体(4)的另外两端均安装有直线检测装置(8),所述轴承主体(4)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微调装置(3),且微调装置(3)两两之间安装有内轴承(6),所述内轴承(6)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7)与轴承主体(4)的内壁两端连接,所述轴承主体(4)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调节板(5)、伸缩轴(1)、微调装置(3)和直线检测装置(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整直线轴承,包括轴承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4)的两端均安装有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的一端安装有伸缩轴(1),所述伸缩轴(1)的一端延伸至调节板(5)的外侧,所述伸缩轴(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装置(2),且连接装置(2)位于轴承主体(4)的内腔,所述轴承主体(4)的另外两端均安装有直线检测装置(8),所述轴承主体(4)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微调装置(3),且微调装置(3)两两之间安装有内轴承(6),所述内轴承(6)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7)与轴承主体(4)的内壁两端连接,所述轴承主体(4)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