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4684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原料由小串链霉菌,白长链霉菌,弯曲芽孢杆菌,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短密木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种能够全面的利用微生物种间或种内的抗生、竞争、重寄生、溶菌作用,或者通过次级代谢产物诱导小麦产生抗病性,能产生多种抗菌素如高霉素,新霉素E,小串菌素和二巴龙霉素等来抑制小麦全蚀病病原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这5株菌株都是可从土壤中直接分离得到,都具有根迹促生作用,可在作物表面、植株内部或土壤中繁殖生长的同时,具有固氮,并定向植物根际分泌某些次生代谢产物,能够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刺激植株生长起到肥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防治与微生物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全蚀病是由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禾顶囊壳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性、毁灭性病害,给人类带来严重的损失。该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幼苗期时发病后小麦苗株初生根部和地中茎部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有许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导致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较轻时表现为植株矮小,地上部叶色发黄,易于从根茎部易折断。分粟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只有重病植株表现为稍矮于正常植株,病株基部黄叶多,但拔除麦苗后用水冲洗干净麦根后,可以看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为黑褐色。拔节期时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粟较少,病株的根部大部分变黑,且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了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且易于拔起。当环境潮湿时,在茎部表面及节叶鞘内侧会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小麦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型病害的典型症状。当环境干燥时,该症状不出现。该病一旦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周,危害严重。发病地块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乃至绝收。目前,由于生产上尚缺乏小麦全蚀病的抗病品种,主要采用轮作、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病害防治。但轮作在小麦大面积种植地区受到了限制,且防治效果不稳定,而化学防治存在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弊端,因此,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才艺等在专利号2011103527817中公开了一种小麦全蚀病生防链霉菌及其发酵工艺,该微生物能产生一种广谱抗菌的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活性,可有效防治植物土传真菌病害,为符合环保的生防制剂。黄丽丽在专利号2009100211177中公开了一株芽抱杆菌((Bacillus sp.)EDR4,该菌株于2007年8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 2133;公开了该菌株的和及其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在防治小麦全蚀病、促进小麦生长中的应用。由于病原菌的多样性和同步进化特性,现有的单一拮抗菌株由于其作用方式单一、防治效果不稳定、生产和使用也无法达到很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生防菌的很多生物功能需要依靠两株或两株以上的细菌间的协同作用,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该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原料配比为:小串链霉菌菌粉20-40份,白长链霉菌菌粉10-30份,弯曲芽孢杆菌菌粉20-40份,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菌粉10-30份,短密木霉菌粉20-40份。在所述微生物菌肥中,小串链霉菌,白长链霉菌,弯曲芽孢杆菌,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短密木霉,五种菌是从500多株微生物菌株中筛选得到的能共生共存,能产生多种抗菌素如高霉素,新霉素E,小串菌素和二巴龙霉素等来抑制小麦全蚀病病原菌,有特别强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菌种能够全面的利用微生物种间或种内的抗生、竞争、重寄生、溶菌作用,或者通过次级代谢产物诱导小麦产生抗病性,增强其防病效果;再次,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这5株菌株都是可从土壤中直接分离得到,具有固氮与根迹促生作用,可在作物表面、植株内部或土壤中繁殖生长的同时,并定向植物根际分泌某些次生代谢产物,能够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刺激植株生长起到肥料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复合微生物菌肥对人、畜安全,属于环境友好型,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防治小麦全蚀病不易产生抗药性,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稳定、成本低、使用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确保微生物菌肥的药肥效果突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该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小串链霉菌菌粉的制备取出小串链霉菌菌种保藏管,用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7天。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划线接种装有150毫升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培养箱中30℃培养6-8天,待菌苔长满茄子瓶,产生大量孢子粉即可用500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洗脱,调节孢子浓度为0.1亿cfu/ml,即为小串链霉菌种子液;二级种子扩培:将上述制备的小串链霉菌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小串链霉菌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基上,500L的发酵罐装液量为350L,通气量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8,28-30℃培养36-48小时,待菌体含量达到80g/L时,即可作为小串链霉菌二级种子液;发酵:将上述制备的小串链霉菌二级种子液以20%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小串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菌种与小串链霉菌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将接好种的小串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摊在发酵槽上,物料高度为5-10cm,控温28-32℃,前两天空气湿度保持为60%-75%,过后空气湿度保持为40%-50%,发酵3-5天,检测其孢子含量不低于40亿CFU/g,即可低温风干,待水分含量低于10%,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小串链霉菌菌粉;其中,所述的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硝酸钾:1克,可溶性淀粉:20克,磷酸氢二钾:0﹒5克,硫酸镁:0﹒5克,氯化钠:0﹒5克,硫酸亚铁:0﹒01克,琼脂:20克,蒸馏水补足1000ml ,PH7﹒2~7﹒4;其中,所述的小串链霉菌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棉粕粉2%,木薯粉2%,氯化钠0.2%,碳酸钙1%,硫酸镁0.1%,PH7﹒2~7﹒4;其中,所述的小串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啤酒糟80%,棉粕2%,木薯粉1%,石粉9%,麸皮8%,硫酸锰0.004%,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为40%-60%。各培养基灭菌的条件为:0.10-0.15MPa,121℃灭菌30分钟。步骤二,白长链霉菌菌粉的制备取出白长链霉菌菌种保藏管,用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7天。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划线接种装有150毫升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培养箱中30℃培养6-8天,待菌苔长满茄子瓶,产生大量孢子粉即可用500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洗脱,调节孢子浓度为0.1亿cfu/ml,即为白长链霉菌种子液;二级种子扩培:将上述制备的白长链霉菌种子液以2%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白长链霉菌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基上,500L的发酵罐装液量为350L,通气量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8,28-30℃培养36-48小时,待菌体含量达到60g/L时,即可作为白长链霉菌二级种子液;发酵:将上述制备的白长链霉菌二级种子液以20%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白长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菌种与白长链霉菌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将接好种的白长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摊在发酵槽上,物料高度为5-10cm,控温28-32℃,前两天空气湿度保持为60%-75%,过后空气湿度保持为40%-50%,发酵3-5天,检测其孢子含量不低于50亿CFU/g,即可低温风干,待水分含量低于10%,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白长链霉菌菌粉;其中,所述的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硝酸钾:1克,可溶性淀粉:20克,磷酸氢二钾:0﹒5克,硫酸镁:0﹒5克,氯化钠:0﹒5克,硫酸亚铁:0﹒01克,琼脂:20克,蒸馏水补足1000ml ,PH7﹒2~7﹒4;其中,所述的白长链霉菌二级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肥的原料配比为:小串链霉菌菌粉20‑40份,白长链霉菌菌粉10‑30份,弯曲芽孢杆菌菌粉20‑40份,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菌粉10‑30份,短密木霉菌粉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肥的原料配比为:小串链霉菌菌粉20-40份,白长链霉菌菌粉10-30份,弯曲芽孢杆菌菌粉20-40份,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菌粉10-30份,短密木霉菌粉2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小串链霉菌菌粉的制备取出小串链霉菌菌种保藏管,用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7天,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划线接种装有150毫升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培养箱中30℃培养6-8天,待菌苔长满茄子瓶,产生大量孢子粉即可用500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洗脱,调节孢子浓度为0.1亿cfu/ml,即为小串链霉菌种子液;二级种子扩培:将上述制备的小串链霉菌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小串链霉菌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基上,500L的发酵罐装液量为350L,通气量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8,28-30℃培养36-48小时,待菌体含量达到80g/L时,即可作为小串链霉菌二级种子液;发酵:将上述制备的小串链霉菌二级种子液以20%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小串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菌种与小串链霉菌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将接好种的小串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摊在发酵槽上,物料高度为5-10cm,控温28-32℃,前两天空气湿度保持为60%-75%,过后空气湿度保持为40%-50%,发酵3-5天,检测其孢子含量不低于40亿CFU/g,即可低温风干,待水分含量低于10%,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小串链霉菌菌粉;其中,所述的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硝酸钾:1克,可溶性淀粉:20克,磷酸氢二钾:0.5克,硫酸镁:0.5克,氯化钠:0.5克,硫酸亚铁:0.01克,琼脂:20克,蒸馏水补足1000ml ,PH7.2~7.4;其中,所述的小串链霉菌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棉粕粉2%,木薯粉2%,氯化钠0.2%,碳酸钙1%,硫酸镁0.1%,PH7.2~7.4;其中,所述的小串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啤酒糟80%,棉粕2%,木薯粉1%,石粉9%,麸皮8%,硫酸锰0.004%,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为40%-60%;各培养基灭菌的条件为:0.10-0.15MPa,121℃灭菌30分钟;步骤二,白长链霉菌菌粉的制备取出白长链霉菌菌种保藏管,用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7天,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划线接种装有150毫升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的茄子瓶中,在培养箱中30℃培养6-8天,待菌苔长满茄子瓶,产生大量孢子粉即可用500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洗脱,调节孢子浓度为0.1亿cfu/ml,即为白长链霉菌种子液;二级种子扩培:将上述制备的白长链霉菌种子液以2%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白长链霉菌液体二级种子培养基上,500L的发酵罐装液量为350L,通气量为每分钟液气比为1:0.8,28-30℃培养36-48小时,待菌体含量达到60g/L时,即可作为白长链霉菌二级种子液;发酵:将上述制备的白长链霉菌二级种子液以20%的接种量接种至灭菌的白长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菌种与白长链霉菌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将接好种的白长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摊在发酵槽上,物料高度为5-10cm,控温28-32℃,前两天空气湿度保持为60%-75%,过后空气湿度保持为40%-50%,发酵3-5天,检测其孢子含量不低于50亿CFU/g,即可低温风干,待水分含量低于10%,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白长链霉菌菌粉;其中,所述的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与步骤一中的高氏一号培养基相同;其中,所述的白长链霉菌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豆粕粉2%,玉米粉2%,氯化钠0.2%,碳酸钙1%,硫酸镁0.1%,磷酸氢二钾0.1%,PH7.2~7.4;其中,所述的白长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蔗渣80%,豆粕2%,玉米粉1%,石粉9%,粗玉米皮8%,硫酸锰0.004%,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5%,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为40%-60%;各培养基灭菌的条件为:0.10-0.15MPa,121℃灭菌30分钟;步骤三,弯曲芽孢杆菌菌粉的制备取出弯曲芽孢杆菌保藏管,用无氮固体培养基分别划平板进行复苏,30℃培养72小时,在平板下挑取单个菌落接种至装有无氮固体培养基,在30℃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用3000ml无菌水将三个茄子瓶中的菌苔洗脱,接种至装有300L弯曲芽孢杆菌种子培养基的500L发酵罐中,开搅拌120r/min,前8小时通气量为100L/min,8-24小时后通气量为200L/min,24小时后通气量为300L/min ,30℃培养32-48小时,待总菌数含量不低于25亿cfu/ml,即可作为弯曲芽孢杆菌种子液;发酵:将上述制备的弯曲芽孢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常德胡艳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艳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