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4659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柴胡、白术、茯苓、当归、刘寄奴、赤芍、牡丹皮、郁金、香附、牡蛎、夏枯草、薏苡仁、穿山甲、炒王不留行、山楂、大黄、桃仁、蜂房、桂枝、甘草、素馨花、益母草、龙眼肉、鸡内金、茜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妇科症瘕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妇女下腹部、腹中结有痞块,伴腹胀,满闷,或阴道出血,小腹疼痛者,统称为癥瘕病。该病以发生于下焦为多。一般以痞块隐见于腹内,按之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者为瘕;虽有结块可推移者称为癥瘕。本病一般常由情志抑郁,饮食内伤,导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日久正气不足,导致气滞、血瘀、痰湿、湿热而引起,而通常情况下,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占有较高的比例。目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方法有手术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体外治疗及中药治疗,手术治疗费用较高,且对病人创伤较大,西药治疗、针灸治疗,体外治疗均治标不治本,所公开的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中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太理想,存在着治愈率低等缺陷。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以解决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3~10g、白术10~16g、茯苓10~16g、当归8~16g、刘寄奴15~32g、赤芍6~12g、牡丹皮6~12g、郁金8~16g、香附8~16g、牡蛎9~32g、夏枯草9~32g、薏苡仁15~48g、穿山甲3~12g、炒王不留行5~12g、山楂10~25g、大黄5~20g、桃仁8~16g、蜂房3~6g、桂枝3~6g、甘草2~12g、素馨花5~12g、益母草10~16g、龙眼肉10~16g、鸡内金3~12g、茜草6~12g。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5~9g、白术11~14g、茯苓11~14g、当归10~14g、刘寄奴17~28g、赤芍8~11g、牡丹皮8~11g、郁金10~14g、香附10~14g、牡蛎10~28g、夏枯草10~28g、薏苡仁17~42g、穿山甲5~11g、炒王不留行8~11g、山楂,11~22g、大黄8~17g、桃仁10~14g、蜂房4~5.5g、桂枝4~5.5g、甘草6~11g、素馨花8~11g、益母草11~14g、龙眼肉11~14g、鸡内金6~11g、茜草8~11g。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8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2g、刘寄奴25g、赤芍10g、牡丹皮10g、郁金12g、香附12g、牡蛎25g、夏枯草25g、薏苡仁38g、穿山甲10g、炒王不留行10g、山楂,20g、大黄15g、桃仁12g、蜂房5g、桂枝5g、甘草10g、素馨花10g、益母草12g、龙眼肉12g、鸡内金10g、茜草10g。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B、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半个小时,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药机内,注入过药38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煮45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过药35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煮35分钟,二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1080毫升,袋装密封后,入冰箱保鲜备用。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二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80毫升/次。饭后用,治疗3~4个月经周期(月经期停服),症状消失,病获痊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白术,性味: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疾病;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刘寄奴,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癥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牡丹皮,性味:辛苦、凉、微寒,具有清热、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夜热早凉;郁金,性味:辛苦、凉,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等症;香附,性味:味辛、微寒,无毒,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肝郁气滞、消化不良,经闭痛经;牡蛎,性味:咸、微寒,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夏枯草,性味:性寒、味苦、辛,具有清肝、散结、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用;钩藤,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关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薏苡仁,性味:甘淡,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等病症;穿山甲,性味:味咸、性微寒,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的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炒王不留行,性味:味苦、性平,具有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3~10g、白术10~16g、茯苓10~16g、当归8~16g、刘寄奴15~32g、赤芍6~12g、牡丹皮6~12g、郁金8~16g、香附8~16g、牡蛎9~32g、夏枯草9~32g、薏苡仁15~48g、穿山甲3~12g、炒王不留行5~12g、山楂10~25g、大黄5~20g、桃仁8~16g、蜂房3~6g、桂枝3~6g、甘草2~12g、素馨花5~12g、益母草10~16g、龙眼肉10~16g、鸡内金3~12g、茜草6~12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3~10g、白术10~16g、茯苓10~16g、当归8~16g、刘寄奴15~32g、赤芍6~12g、牡丹皮6~12g、郁金8~16g、香附8~16g、牡蛎9~32g、夏枯草9~32g、薏苡仁15~48g、穿山甲3~12g、炒王不留行5~12g、山楂10~25g、大黄5~20g、桃仁8~16g、蜂房3~6g、桂枝3~6g、甘草2~12g、素馨花5~12g、益母草10~16g、龙眼肉10~16g、鸡内金3~12g、茜草6~12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癥瘕病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5~9g、白术11~14g、茯苓11~14g、当归10~14g、刘寄奴17~28g、赤芍8~11g、牡丹皮8~11g、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聚焦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