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且相互绝缘,各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触控感应电极包括金属网状结构,金属网状结构包括多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金属框。由此,该触控电极结构可将单层触控技术应用于大尺寸电子产品中并可消除摩尔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触控技术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常,触控技术包括光学式、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触控技术等不同的技术方向;在众多的触控技术中,电容式触控技术凭借其较低的成本和优异的用户体验已成为触控技术的主流。电容式触控计算出又可分为自电容式和互电容式两种方式。由于互电容式触控技术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因而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通常,互电容式触控技术通过分别按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来实现多点触控,其中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位于不同层且彼此绝缘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且相互绝缘,各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触控感应电极包括金属网状结构,金属网状结构包括多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金属框。由此,该触控电极结构可通过使用包括金属网状结构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一方面可在使用金属的情况下不影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可使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的最大通道阻抗降低,从而可将单层(Single Layer)触控技术应用于大尺寸电子产品中并可消除摩尔纹现象。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其包括:衬底基板;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以及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金属网状结构,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包括多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金属框。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网状结构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同形设置。例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网状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防反光层,所述防反光层与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同形设置。例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电性相连;以及多条第二金属引线,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电性相连。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按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按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同一列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电性相连的所述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所述多条第二金属引线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同一列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电性相连的所述多条第二金属引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金属网状结构的材料包括铝、钼、银或铜或它们的合金。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各所述不规则的多边形金属框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金属线,所述金属线的宽度范围为1μm-4μm。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钼或钼合金。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防反光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钼。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中,所述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和/或所述多条第二金属引线的宽度范围为1μm-4μm。本专利技术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出光面;以及触控电极结构,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为上述任一项的触控电极结构,所述触控电极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出光面所在的一侧。例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偏光片,所述触控电极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间。例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的光学透明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光学透明层上的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通过所述光学透明层粘合在所述偏光片上。例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偏光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的光学透明层,所述触控电极结构设置在所述光学透明层上。例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上的保护模块。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中,所述光学透明层包括光学透明树脂或光学透明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驱动电极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目前,在触控
,单层(Single Layer)触控技术工艺较为简单,只需在显示面板上形成单层的氧化铟锡电极图案(ITO Pattern)即可实现多点触控。相较于内嵌式(In-cell)触控技术,单层触控技术工艺简单并且良率较高;相较于一体式(One Glass Solution,OGS)触控技术,单层触控技术工艺简单且轻薄,且不存在边缘走线遮光问题。因此,单层触控技术在便携式、移动式电子产品市场具有极高的竞争力。并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认为:随着触控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发展,人们对于窄边框及无边框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单层触控技术采用边缘走线,从而可实现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设计。然而,单层触控技术使用氧化铟锡(ITO)作为电极材料,但是由于氧化铟锡的方块电阻过高(~40ohm/◇),所以单层触控技术一般仅能做到7寸产品,难以在大尺寸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上得到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在衬底基板上且相互绝缘,各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衬底基板;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以及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其中,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金属网状结构,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包括多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金属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衬底基板;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以及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其中,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金属网状结构,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包括多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金属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中,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网状结构两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同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中,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网状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防反光层,所述防反光层与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同形设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电性相连;以及多条第二金属引线,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电性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按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按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触控电极结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同一列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电性相连的所述多条第一金属引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所述多条第二金属引线延伸至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同一列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电性相连的所述多条第二金属引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相连。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中,所述金属网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浦,张雷,郭总杰,范文金,张卫,方振中,贺晓悦,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