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以膨润土、海泡石、聚硅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羟甲基纤维素纳、大豆蛋白、亚硫酸钠、聚乳酸纤维、4‑氯‑2‑甲氧基苯胺、二硫苏糖醇、草酸、聚乙烯亚胺、溶剂型木质素、三羟黄酮、茴香醛、脱色剂、助凝剂配制成复合处理剂,配合相应的吸附、处理剂处理、厌氧处理、光催化氧化、次氯酸钠氧化、曝气、电絮凝和电气浮等水处理工艺,使得经处理后的污水CODcr、BOD5、色度均显著降低,能够满足环保达标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无害化处理
,特别涉及到一种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用水量较大的行业,水作为媒介参与整个染整加工过程。印染污水水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污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染料结构中硝基和胺基化合物及铜、铬、锌、砷等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严重污染环境。据统计,2010年在全国各工业行业中,纺织印染行业污水排放量为12.75吨,居全国工业污水排放量的第五位,约占全国工业污水排放量的6%。据有关资料显示,太湖流域工业污水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量中约30%来源于纺织印染行业。印染污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印染污水主要由退浆污水、煮炼污水、漂白污水、丝光污水、染色污水和印花污水组成,具有水量大、浓度高、水质波动大、有机物含量高、处理难度较大、部分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u007F等特点。由于印染污水含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将消耗溶解氧,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及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沉于水底的有机物,会因厌氧分解而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恶化环境。同时印染污水的色泽深,严重影响受纳水体外观,并且用一般的生化法难以去除。有色水体还会影响日光的透射,不利于水生物的生长。同时,印染污水大部分偏碱性,进入农田,会使土地盐碱化;染色污水的硫酸盐在土壤的还原条件下可转化为硫化物,产生硫化氢。印染污水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成分复杂的有机污水,处理的主要对象是BOD5、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物降解速度缓慢的有机物、碱度、染料色素以及少量有毒物质。虽然印染污水的可生化性普遍较差,但除个别特殊的印染污水(如纯化纤织物染色)外,仍属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水。其处理方法以生物处理法为主,同时需辅以必要的预处理和物理化学深度处理法。常用的处理技术中,活性炭吸附处理成本高,而且再生困难;膜分离技术一次性投资大,技术难度大,膜系统清洗困难,反冲洗水量大,运行成本高,日常操作复杂,运行和维护费用高;光催化降解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但是氧化钛光催化剂需利用紫外光作为能量能耗高,同时光催化剂回收率低,都限制了光催化氧化法在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电解法或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等工艺又存在能耗高,运行不稳定,工程化应用困难以及与传统工艺难于结合等问题。臭氧催化氧化法虽然具有降解速度快,流程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但也存在能耗高、臭氧利用率低、催化剂活性较低及催化剂回收再利用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以膨润土、海泡石、聚硅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羟甲基纤维素纳、大豆蛋白、亚硫酸钠、聚乳酸纤维、4-氯-2-甲氧基苯胺、二硫苏糖醇、草酸、聚乙烯亚胺、溶剂型木质素、三羟黄酮、茴香醛、脱色剂、助凝剂配制成复合处理剂,配合相应的吸附、处理剂处理、厌氧处理、光催化氧化、次氯酸钠氧化、曝气、电絮凝和电气浮等水处理工艺,使得经处理后的废水CODcr、BOD5、色度均显著降低,能够满足环保达标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业污水排入吸附池,添加适量煤渣进行吸附处理,随后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固体杂物,再送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2)收集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按照20~30mg/L污水的投加量加入复合处理剂,所述复合处理剂由以下各组分组成:膨润土40-50份、海泡石35-45份、聚硅硫酸铁35-45份、聚合氯化铝30-40份、羟甲基纤维素纳25-35份、大豆蛋白25-35份、亚硫酸钠20-30份、聚乳酸纤维15-25份、4-氯-2-甲氧基苯胺10-12份、二硫苏糖醇8-10份、草酸8-10份、聚乙烯亚胺5-7份、溶剂型木质素3-5份、三羟黄酮1-3份、茴香醛1-3份、脱色剂10-16份、助凝剂15-25份,反应时间为30~50min;(3)将经复合处理剂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随后排至光催化氧化器中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4)将经光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次氯酸钠氧化池,调节污水pH在7~8,投入次氯酸钠,反应时间为0.5~2h,并对污水处理体系进行曝气搅拌;(5)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电絮凝气浮反应器,进行电絮凝和电气浮,电絮凝电极为可溶性铝电极,电气浮电极为板式不溶性纳米钛电极,反应器运行时的pH控制在5~8;工作压力为0.3~0.5Mpa;工作水温35~45℃;(6)将经电絮凝气浮处理后的污水送入二次沉淀池,待沉淀完全后,将上清液排放,收集沉积物,完成污水处理过程。优选地,所述复合处理剂中的助凝剂选自聚丙烯酰胺、硅酸钠、硅藻土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煤渣的粒径为1.5~2.5mm。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光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为:在紫外光照射下,向污水中通入光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30~50min。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催化剂由钛酸丙酯、钼酸铵、硫酸亚铁混合后经煅烧并固定于硅胶表面而制成。优选地,将经电絮凝和电气浮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再送入二次沉淀池。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杀菌消毒处理的条件为:采用氯、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消毒,接触时间60~80min,加氯量为13~15mg/L。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以膨润土、海泡石、聚硅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羟甲基纤维素纳、大豆蛋白、亚硫酸钠、聚乳酸纤维、4-氯-2-甲氧基苯胺、二硫苏糖醇、草酸、聚乙烯亚胺、溶剂型木质素、三羟黄酮、茴香醛、脱色剂、助凝剂配制成复合处理剂,配合相应的吸附、处理剂处理、厌氧处理、光催化氧化、次氯酸钠氧化、曝气、电絮凝和电气浮等水处理工艺,使得经处理后的废水CODcr、BOD5、色度均显著降低,能够满足环保达标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的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所用原料廉价、工艺具有普适性,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1)将工业污水排入吸附池,添加适量煤渣进行吸附处理,煤渣的粒径为1.5mm,随后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固体杂物,再送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2)收集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按照20mg/L污水的投加量加入复合处理剂,所述复合处理剂由以下各组分组成:膨润土40份、海泡石35份、聚硅硫酸铁35份、聚合氯化铝30份、羟甲基纤维素纳25份、大豆蛋白25份、亚硫酸钠20份、聚乳酸纤维15份、4-氯-2-甲氧基苯胺10份、二硫苏糖醇8份、草酸8份、聚乙烯亚胺5份、溶剂型木质素3份、三羟黄酮1份、茴香醛1份、脱色剂10份、聚丙烯酰胺15份,反应时间为30min;(3)将经复合处理剂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随后排至光催化氧化器中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光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为:在紫外光照射下,向污水中通入光催化剂进行反应,光催化剂由钛酸丙酯、钼酸铵、硫酸亚铁混合后经煅烧并固定于硅胶表面而制成,光催化氧化的反应时间为30min;(4)将经光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次氯酸钠氧化池,调节污水pH在7,投入次氯酸钠,反应时间为0.5h,并对污水处理体系进行曝气搅拌;(5)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业污水排入吸附池,添加适量煤渣进行吸附处理,随后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固体杂物,再送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2)收集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按照20~30mg/L污水的投加量加入复合处理剂,所述复合处理剂由以下各组分组成:膨润土40‑50份、海泡石35‑45份、聚硅硫酸铁35‑45份、聚合氯化铝30‑40份、羟甲基纤维素纳25‑35份、大豆蛋白25‑35份、亚硫酸钠20‑30份、聚乳酸纤维15‑25份、4‑氯‑2‑甲氧基苯胺10‑12份、二硫苏糖醇8‑10份、草酸8‑10份、聚乙烯亚胺5‑7份、溶剂型木质素3‑5份、三羟黄酮1‑3份、茴香醛1‑3份、脱色剂10‑16份、助凝剂15‑25份,反应时间为30~50min;(3)将经复合处理剂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随后排至光催化氧化器中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4)将经光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次氯酸钠氧化池,调节污水pH在7~8,投入次氯酸钠,反应时间为0.5~2h,并对污水处理体系进行曝气搅拌;(5)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电絮凝气浮反应器,进行电絮凝和电气浮,电絮凝电极为可溶性铝电极,电气浮电极为板式不溶性纳米钛电极,反应器运行时的pH控制在5~8;工作压力为0.3~0.5Mpa;工作水温35~45℃;(6)将经电絮凝气浮处理后的污水送入二次沉淀池,待沉淀完全后,将上清液排放,收集沉积物,完成污水处理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印染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业污水排入吸附池,添加适量煤渣进行吸附处理,随后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固体杂物,再送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2)收集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按照20~30mg/L污水的投加量加入复合处理剂,所述复合处理剂由以下各组分组成:膨润土40-50份、海泡石35-45份、聚硅硫酸铁35-45份、聚合氯化铝30-40份、羟甲基纤维素纳25-35份、大豆蛋白25-35份、亚硫酸钠20-30份、聚乳酸纤维15-25份、4-氯-2-甲氧基苯胺10-12份、二硫苏糖醇8-10份、草酸8-10份、聚乙烯亚胺5-7份、溶剂型木质素3-5份、三羟黄酮1-3份、茴香醛1-3份、脱色剂10-16份、助凝剂15-25份,反应时间为30~50min;(3)将经复合处理剂处理后的污水排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随后排至光催化氧化器中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4)将经光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次氯酸钠氧化池,调节污水pH在7~8,投入次氯酸钠,反应时间为0.5~2h,并对污水处理体系进行曝气搅拌;(5)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电絮凝气浮反应器,进行电絮凝和电气浮,电絮凝电极为可溶性铝电极,电气浮电极为板式不溶性纳米钛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