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4281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在冷水机组的出水侧加装一个三通阀,在机组开启时切换水路,让机组自循环运行,当出水温度达到设置值时,切换供水管路,正常供水。进一步的,由于冷水机组启动要依据运行时间等条件来判断,所以启动顺序并不唯一,所以需要在每台机组侧都要安装一个三通阀以防止混水现象发生。此方案可以应用在制冷暖通空调多台冷水机组运行增开混水问题,同时也可改变使用模式,用于带有冷却塔系统的冷水机组冷却侧来解决冬季机组开机冷却水水温过低,水温倒置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供暖/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高供水品质,避免混水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多台冷水机组并联的供暖或制冷系统中,如果增开一台机组,势必会造成新开机组与已开启机组的出水温度混合,引起供水温度升高或降低,达不到供水温度要求,导致制冷或供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暖/制冷系统,解决多台冷水机组运行,增开机组与已开机组的供水混水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供暖/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水机组和第二冷水机组;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连接于供水支路和调温支路,且可通过阀切换;所述供水支路的末端连通于所述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所述调温支路的末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优选的,所述非供水管路的末端直接连通于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回水侧。优选的,所述阀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所述供水管路和所述调温管路之间的切换阀。优选的,所述切换阀为电动三通阀。优选的,至少一台所述第一冷水机组具有如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可切换调温支路结构。优选的,其内所有的冷水机组均具有如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可切换调温支路结构。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水机组出水侧的温度检测单元。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冷水机组出水侧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于所述供暖/制冷系统的操作模块、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阀;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所述操作模块发出的新开机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将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所述调温支路;所述控制模块还能够在接收到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发出的温度信号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将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所述供水支路。一种供暖/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运行过程中在需要新开机组的情况下,先将新开机组的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调温支路,所述调温支路的末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再运行所述新开机组;之后在所述新开机组达到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新开机组的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供水支路,所述供水支路的末端连通于所述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优选的,所述预定条件是指所述新开机组的出水温度满足设定值。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暖/制冷系统,在第一冷水机组已经开启运行的情况下,当需要新开第二冷水机组时,可以将其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调温支路,而调温支路末端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的,所以此时还没达到温度要求的出水并不会进入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至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达到设置值时,再将其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供水支路正常供水。本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多台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新开机组与已开机组供水温度不同的混水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供暖/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高供水品质,避免混水现象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台冷水机组的防混水配合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自循环水路,2为正常供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多台冷水机组运行,增开机组与已开机组的供水混水问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暖/制冷系统,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包括:第一冷水机组和第二冷水机组;其中,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连接于供水支路和调温支路,且可通过阀切换;供水支路的末端连通于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该条支路为系统的传统供水管路;调温支路的末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区别于前述的供水总路),该条支路为增加的辅助管路,用于未达到温度要求的换热介质流通,作为预先温度处理的中间过渡段。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供暖/制冷系统可以是只能够单独供暖或者制冷的,还可以是既能够供暖又能够制冷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暖/制冷系统,在第一冷水机组已经开启运行的情况下,当需要新开(包括增开和替换)第二冷水机组时,可以将其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调温支路,而调温支路末端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的,所以此时还没达到温度要求的出水并不会进入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参与换热;至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达到设置值(区间范围)时,再将其出水侧切换为连接于供水支路正常供水。本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多台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新开机组与已开机组供水温度不同的混水问题。作为优选,非供水管路的末端直接连通于第二冷水机组的回水侧,如图1中的自循环水路1所示,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方便基于现有设备改造。即在第二冷水机组开启时切换至自循环水路1,让该机组自循环运行;当出水温度达到设置值时,再切换至正常供水管路2,为供暖/制冷系统正常供水。通常此自循环时间是很短暂的,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出水温度品质,能耗是很小的。进一步的,在非供水管路内设计辅助冷热装置,使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更快达到预定值,以满足特定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阀为设置在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供水管路和调温管路之间的切换阀,其进口连通于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两个出口分别连通于供水管路和调温管路。当然,也能够通过在各管路内设置开关阀控制通断的配合形式实现上述切换功能。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切换阀为电动三通阀,提高了供暖/制冷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配合控制器使用可以实现及时切换。作为优选,至少一台第一冷水机组具有如第二冷水机组的可切换调温支路,即在该台第一冷水机组的出水侧增设前述结构。这样一来,当遇到已经运行的第一冷水机组需要关闭后再启动时,也能够避免混水现象发生。当然,为了最大化精简结构,还可以将至少一台第一冷水机组设计为传统结构,即其出水则只连接于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作为工作时始终运行的设备。具体的,在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时,群控控制是根据不同的开启条件进行控制的,比如说,根据最短运行时间来优先开启机组,所以开启的主机不是固定的,因此在每台机组处均需要防止混水现象发生。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供暖/制冷系统内所有的冷水机组均具有如第二冷水机组的可切换调温支路结构,即所有机组均为达到预定温度后再正常供水。以本方案图1提供的实施方式为例,两台冷水机组都要连接自循环的调温支路和安装前述的电动三通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第二冷水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认定其出水温度满足设定值。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暖/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冷水机组出水侧的温度检测单元,从而更加精准掌握其运行状态,以及时切换管路进入正常供水状态,将预先调温阶段的时间和能耗降至最低,从而提高供暖/制冷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换热能力。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冷水机组的数量为多台时,各自的出水侧分别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暖/制冷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水机组和第二冷水机组;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连接于供水支路和调温支路,且可通过阀切换;所述供水支路的末端连通于所述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所述调温支路的末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水机组和第二冷水机组;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连接于供水支路和调温支路,且可通过阀切换;所述供水支路的末端连通于所述供暖/制冷系统的供水总路,所述调温支路的末端连通于非供水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供水管路的末端直接连通于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回水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出水侧、所述供水管路和所述调温管路之间的切换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为电动三通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台所述第一冷水机组具有如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可切换调温支路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内所有的冷水机组均具有如所述第二冷水机组的可切换调温支路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水机组出水侧的温度检测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羽松刘国林王升王娟孙栋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