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3216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旨在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操作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可有效降低用工成本的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它包括车身支撑装置及转换安装装置,所述车身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架及设置在前支架下部的前支撑滚轮,所述后支撑装置包括后支架及设置在后支架下部的后支撑滚轮;所述转换安装装置底架,设置在底架下部的底架滚轮及通过水平轴杆可转动设置在底架上的转换支架,所述转换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前支架的前支架限位结构,转换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后支架的后支架限位结构,且前支架限位结构与后支架限位结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

Body craft vehicle conversion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body craft vehicle conversion frame,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vehicle body craft vehicle conversion frame with low labor intensity,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and low labor cost. It includes a mounting device body supporting device and conversion, the body supporting device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front and the back supporting device, device comprises a front bracket arranged on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ont supporting roller supporting the front and the rear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rear bracket and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bracket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the convers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underframe chassis, the lower part of the chassis through horizontal roller and shaft rotating bracket can be converted disposed on the chassis, wherein one end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conversion for the front bracket of the front bracket limiting structure conversion br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 bracket for limiting after limiting structure and,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back bracket spacing structure on opposite sides of a structure at the level of th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
技术介绍
车身总成在涂装部完成涂装工艺,通过滑撬移交给总装厂后,需要将车身总成由滑撬转换到地面工艺车上。目前的将车身总成由滑撬转换到地面工艺车的过程如下:首先通过举升机将车身总成由滑撬上举起,使车身总成与滑撬分离;接着,通过人工手动将地面工艺车举起并置于车身总成下方;再接着将地面工艺车通过螺栓安装到车身总成上;最后,举升机将车身总成及地面工艺车一同下放到地面。这个转换过程往往需要5个操作工人才能完成,而且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操作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可有效降低用工成本的车身工艺车转换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包括车身支撑装置及转换安装装置,所述车身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所述前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架及设置在前支架下部的前支撑滚轮,所述后支撑装置包括后支架及设置在后支架下部的后支撑滚轮;所述转换安装装置底架,设置在底架下部的底架滚轮及通过水平轴杆可转动设置在底架上的转换支架,所述转换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前支架的前支架限位结构,转换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后支架的后支架限位结构,且前支架限位结构与后支架限位结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当举升机将车身总成由滑撬上举起后,可以通过底架滚轮将本方案的车身工艺车转换架移至车身总成的下方,并将前支撑装置及后支撑装置位于车身总成下方的对应位置;接着,通过螺栓将前支撑装置安装到车身总成的前部,将后支撑装置安装到车身总成的后部;再接着,将转换安装装置与车身支撑装置分离;最后举升机将车身总成及车身支撑装置一同下放到地面,从而完成将车身总成由滑撬转换到车身支撑装置上(即地面工艺车上);本方案的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将车身总成由滑撬转换到车身支撑装置上的操作过程,熟练工只需一人就可以操作完成,可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并且劳动强度低、操作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另一方面,由于转换支架可绕水平轴杆转动,因而在将车身支撑装置安装到转换支架的过程中,可以转动转换支架将转换支架的前、后端靠近地面,从而方便的将前、后支撑装置安装到转换支架上并通过前、后支架限位结构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作为优选,前支架包括与前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平行的前支撑杆及与前支撑杆相垂直的前牵引杆;所述前支架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前牵引杆的前端头限位通槽及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前支撑杆的前支撑杆限位槽,所述前支撑杆限位槽位于前端头限位通槽与水平轴杆之间,前端头限位通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前支撑杆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轴杆相平行,且前支撑杆限位槽的开口朝向前端头限位槽。本方案的前支架与前支架限位结构配合不仅可以可靠的限位前支架,而且有利于将前支架安装到转换支架上以及使转换支架与前支架分离,从而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作为优选,前端头限位通槽的上部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所述前支撑杆限位槽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本方案结构便于实际安装操作。作为优选,后支架包括与后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垂直的后牵引杆及对称设置在后牵引杆两侧的加强杆;所述后支架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后牵引杆的后端头限位通槽及设置在转换支架上与加强连杆相适配的加强杆限位槽,所述加强杆限位槽位于后端头限位通槽与水平轴杆之间,后端头限位通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加强杆限位槽的开口朝向前支架限位结构。本方案的后支架与后支架限位结构配合不仅可以可靠的限位后支架,而且有利于将后支架安装到转换支架上以及使转换支架与后支架分离,从而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作为优选,后端头限位通槽的上部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所述加强杆限位槽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作为优选,后支架还包括与后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平行的后支撑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后牵引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撑杆相连接,且加强杆的、后牵引杆及后支撑杆构成三角支撑架构。本方案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后支架的强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后支架安装在转换支架上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底架上并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设有保险支架,所述保险支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保险支撑纵杆及连接两保险支撑杆的连接横杆,所述保险支撑纵杆与水平轴杆相垂直。本方案的保险支架可以避免当人员在车身下方操作过程中,因举升机故障、车身脱落而造成的风险,消除压伤人员等事故隐患(举升机故障、车身脱落可以通过保险支架进行支撑)。作为优选,保险支架位于前支架限位结构与后支架限位结构之间,所述保险支撑纵杆水平设置,两保险支撑杆位于转换支架的相对两侧。作为优选,转换支架的重心与水平轴杆的轴线重合。本方案便于操作者实际操作。作为优选,转换支架上设有与水平轴杆相平行的第一挂孔,所述底架上位于转换支架下方设有若干由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二挂孔,所述转换支架与底架之间设有平衡挂杆,平衡挂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平衡挂杆一端的挂钩与第一挂孔配合,另一端的挂钩与第二挂孔配合。本方案的平衡挂杆在车身支撑装置安装到转换支架上后,用于使转换支架处于水平位置;便于操作者实际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劳动强度低、操作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并且可有效降低用工成本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转换安装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前支撑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后支撑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车身工艺车转换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架1、底架滚轮11,前支架限位结构2、前端头限位通槽21、前支撑杆限位槽22,转换支架3,水平轴杆4,保险支架5、保险支撑纵杆51、连接横杆52, 后支架限位结构6、后端头限位通槽61、加强杆限位槽62,平衡挂杆7,第二挂孔71,前支撑装置8、前支撑滚轮81、前牵引杆82、前支撑杆83,后支撑装置9、后支撑滚轮91、后牵引杆92、加强杆93、后支撑杆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包括车身支撑装置及转换安装装置。车身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装置8及后支撑装置9。前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架及设置在前支架下部的前支撑滚轮81。前支架包括与前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平行的前支撑杆83及与前支撑杆相垂直的前牵引杆82。如图5、图6所示,后支撑装置9包括后支架及设置在后支架下部的后支撑滚轮91。后支架包括与后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垂直的后牵引杆92,与后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平行的后支撑杆94及对称设置在后牵引杆两侧的加强杆93。加强杆的一端与后牵引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后支撑杆相连接,且加强杆的、后牵引杆及后支撑杆构成三角支撑架构。如图1、图2、图7所示,转换安装装置底架1,设置在底架下部的底架滚轮11及通过水平轴杆4可转动设置在底架上的转换支架3。转换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前支架的前支架限位结构2,转换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后支架的后支架限位结构6,且前支架限位结构与后支架限位结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转换支架的重心与水平轴杆的轴线重合。前支架限位结构2包括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前牵引杆的前端头限位通槽21及设置在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其特征是,包括车身支撑装置及转换安装装置,所述车身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装置(8)及后支撑装置(9),所述前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架及设置在前支架下部的前支撑滚轮,所述后支撑装置包括后支架及设置在后支架下部的后支撑滚轮;所述转换安装装置底架(1),设置在底架下部的底架滚轮(11)及通过水平轴杆(4)可转动设置在底架上的转换支架(3),所述转换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前支架的前支架限位结构(2),转换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后支架的后支架限位结构(6),且前支架限位结构与后支架限位结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其特征是,包括车身支撑装置及转换安装装置,所述车身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撑装置(8)及后支撑装置(9),所述前支撑装置包括前支架及设置在前支架下部的前支撑滚轮,所述后支撑装置包括后支架及设置在后支架下部的后支撑滚轮;所述转换安装装置底架(1),设置在底架下部的底架滚轮(11)及通过水平轴杆(4)可转动设置在底架上的转换支架(3),所述转换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前支架的前支架限位结构(2),转换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限位后支架的后支架限位结构(6),且前支架限位结构与后支架限位结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架包括与前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平行的前支撑杆(83)及与前支撑杆相垂直的前牵引杆(82);所述前支架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前牵引杆的前端头限位通槽(21)及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前支撑杆的前支撑杆限位槽(22),所述前支撑杆限位槽位于前端头限位通槽与水平轴杆之间,前端头限位通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前支撑杆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水平轴杆相平行,且前支撑杆限位槽的开口朝向前端头限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其特征是,所述前端头限位通槽的上部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所述前支撑杆限位槽位于转换支架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车身工艺车转换架,其特征是,所述后支架包括与后支撑滚轮的转轴相垂直的后牵引杆(92)及对称设置在后牵引杆两侧的加强杆(93);所述后支架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转换支架上用于限位后牵引杆的后端头限位通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玉祥王满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