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该悬挂式移动平台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上的底盘骨架、固定连接在底盘骨架上的底盘面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底盘骨架底部的平台稳定组件,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栏杆和登高扶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设置在钢结构钢梁上,空间上与土木结构施工面错开,避免了交叉作业,相当于增加了现场施工作业面,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降低了土木结构施工面的承重,使得施工环境更为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还可直接利用施工处的废旧钢材进行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平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工程建设。目前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一般为核心筒-钢框架结构,外框设置有外框梁。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安装施工往往需领先于土木结构的施工,且施工面也高于土木结构,为了保证钢结构的施工快速必须保证钢结构安装需要的焊机、氧气瓶、乙炔瓶等施工物资能在施工现场快速周转。传统的周转方法为在土木结构有限的施工面上放置物资,根据现场钢结构安装顺序,在土木结构施工面上,周转钢结构施工物资。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钢结构施工物资集中堆放,造成的集中荷载较大,容易对物资或施工面造成损伤;在土木结构施工面上摆放和周转物资将造成施工环境空间更加狭小,导致施工交叉作业严重、建材周转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 用于解决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施工物资集中堆放在土木结构施工面上导致施工交叉作业严重和建材转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上,用于放置和周转钢结构安装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上的底盘骨架、固定连接在底盘骨架上的底盘面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底盘骨架底部的平台稳定组件;所述底盘面板上设有防护栏杆;所述平台稳定组件设于主体结构钢梁两侧夹固主体结构钢梁,使底盘骨架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上。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骨架包括3~5根水平设置的受力主梁,所述受力主梁垂直于主体结构钢梁间隔式平行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稳定组件包括一组固定竖梁,所述固定竖梁固定连接于受力主梁底部,并分设在主体结构钢梁两侧夹固主体结构钢梁。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主梁和固定竖梁为18号工字钢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稳定组件还包括斜撑梁,所述斜撑梁固定连接在受力主梁的下表面和固定竖梁的外侧面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梁为10号槽钢。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面板为钢制花纹板,所述钢制花纹板点焊于底盘骨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面板还包括木质踢踏板,所述木质踢踏板覆盖在钢制花纹板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底盘面板上设有登高扶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设置在钢结构钢梁上,空间上与土木结构施工面错开,避免了交叉作业,相当于增加了现场施工作业面,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降低了土木结构施工面的承重,使得施工环境更为安全;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还可直接利用施工处的废旧钢材进行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为底盘骨架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主体结构钢梁、2-底盘骨架、201-受力主梁、3-底盘面板、301-钢制花纹板、302-木质踢踏板、4-平台稳定组件、401-固定竖梁、402-斜撑梁、5-防护栏杆、6-登高扶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说明,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该悬挂式移动平台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用于放置和周转钢结构施工物资,如图1-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其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的底盘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盘骨架2上的底盘面板3以及固定连接于底盘骨架2底部的平台稳定组件4。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位于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并使底盘骨架2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其中,本技术的底盘骨架2优选为3~5根受力主梁201,该受力主梁201垂直于主体结构钢梁1间隔式分布,用于分摊本技术悬挂式移动平台的承重载荷,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为固定竖梁401,所述固定竖梁401固定连接于受力主梁201底部并夹在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用于将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所述平台稳定组件还包括斜撑梁402,所述斜撑梁402固定连接在受力主梁201的下表面和固定竖梁401的外侧面之间。斜撑梁402、受力主梁201和固定竖梁401之间构成一个三角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优选地,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受力主梁201和固定竖梁401为18号工字钢 ,斜撑梁402位10号槽钢,一方面钢结构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结构牢固、承载能力强,另一方面钢材也是施工过程中的常见材料,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利用施工过程中的废旧钢材制造。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底盘面板3为钢制花纹板301,该钢制花纹板301点焊于底盘骨架2上。采用钢制花纹板301制作的底盘面板3不仅更坚固,还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使得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更为安全。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底盘面板3还包括木质踢踏板302,该木质踢踏板302覆盖在钢制花纹板301上。由于建筑施工常常是露天作业,雨雪天气下钢制底盘面板3容易锈蚀或滑倒,而炎炎夏日下钢制底盘面板3则滚烫,因此在钢制花纹板301上再加一层木质踢踏板就可以避免这些缺点,优选的,这层木质踢踏板是可以更换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的底盘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盘骨架2上的底盘面板3、固定连接于底盘骨架2底部的平台稳定组件4、以及设置在底盘面板3上的防护栏杆5和登高扶梯6。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位于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并使底盘骨架2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其中,本技术的底盘骨架2优选为3~5根受力主梁201,该受力主梁201垂直于主体结构钢梁1间隔式分布,用于分摊本技术悬挂式移动平台的承重载荷,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为固定竖梁401,所述固定竖梁401固定连接于受力主梁201底部并夹在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用于将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所述平台稳定组件还包括斜撑梁402,所述斜撑梁402固定连接在受力主梁201的下表面和固定竖梁401的外侧面之间。斜撑梁402、受力主梁201和固定竖梁401之间构成一个三角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优选地,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受力主梁201和固定竖梁401为18号工字钢 ,斜撑梁402位10号槽钢,一方面钢结构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结构牢固、承载能力强,另一方面钢材也是施工过程中的常见材料,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利用施工过程中的废旧钢材制造。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底盘面板3为钢制花纹板301,该钢制花纹板301点焊于底盘骨架2上。采用钢制花纹板301制作的底盘面板3不仅更坚固,还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使得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更为安全。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悬挂式移动平台的底盘面板3还包括木质踢踏板302,该木质踢踏板302覆盖在钢制花纹板301上。由于建筑施工常常是露天作业,雨雪天气下钢制底盘面板3容易锈蚀或滑倒,而炎炎夏日下钢制底盘面板3则滚烫,因此在钢制花纹板301上再加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用于放置和周转钢结构安装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的底盘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盘骨架(2)上的底盘面板(3)以及固定连接于底盘骨架(2)底部的平台稳定组件(4);所述底盘面板(3)上设有防护栏杆(5);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设于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夹固主体结构钢梁(1),使底盘骨架(2)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用于放置和周转钢结构安装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的底盘骨架(2)、固定连接在底盘骨架(2)上的底盘面板(3)以及固定连接于底盘骨架(2)底部的平台稳定组件(4);所述底盘面板(3)上设有防护栏杆(5);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设于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夹固主体结构钢梁(1),使底盘骨架(2)稳定在主体结构钢梁(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骨架(2)包括3~5根水平设置的受力主梁(201),所述受力主梁(201)垂直于主体结构钢梁(1)间隔式平行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悬挂式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稳定组件(4)包括一组固定竖梁(401),所述固定竖梁(401)固定连接于受力主梁(201)底部,并分设在主体结构钢梁(1)两侧夹固主体结构钢梁(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铠,张益民,章二龙,姜福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