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2791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针式过滤器和充气装置,培养容器顶部设有物料进出口,物料进出口上设有密封装置,针式过滤器设于培养容器顶部,针式过滤器进气端通过气管A与充气装置的出气端相连,针式过滤器出气端与气管B相连,气管B设于培养容器中,气管A内部、针式过滤器内部、气管B内部和培养容器内部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小球藻进行混合培养,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移动,特别适用于养殖户在塘口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藻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小球藻是池塘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绿藻,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淡水、海水中均有分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其不仅可以作为鱼、虾、贝类等养殖动物育苗时期的基础饵料,也具有净化养殖水环境的作用。研究指出小球藻对养殖废水中的总氮、总磷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8%和73.2%。此外,小球藻在调节水体微生物平衡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如在饵料培育系统中,小球藻培育系统可抑制弧菌的生长。目前小球藻培养有3种模式,即光自养、异养和混合培养。光自养培养主要采用浅水池、循环池、跑道池等开放式的培养装置,循环池和跑道池培养装置成本低、易操作,但其对外界天气,特别是光照强度的依赖性强,且小球藻产量低,一般藻细胞浓度仅为0.2‐0.5g/L。且由于是开放式培养,容易被杂菌和原生动物污染。在密闭无菌的发酵罐中,通过添加有机碳而不需要光照进行的异养培养可使小球藻浓度达到100g/L,但该种培养方式要求严格无菌条件,且需配套相应的pH、溶氧等控制设备,设备成本和培养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养殖户
使用。混合培养方式则是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在体系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有机碳就能获得高浓度小球藻的培养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低成本、易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针式过滤器和充气装置,所述培养容器顶部设有物料进出口,物料进出口上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针式过滤器设于培养容器顶部,针式过滤器进气端通过气管A与充气装置的出气端相连,针式过滤器出气端与气管B相连,所述气管B设于培养容器中,所述气管A内部、针式过滤器内部、气管B内部和培养容器内部相通。针式过滤器可保证进入桶内的空气无菌。优选的,所述气管B的出气端设有散气石。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为白色PE塑料圆桶。PE塑料桶价格便宜、透光性较高,晴天光照13000lx时,桶顶部的光照强度仍能达到3000lx以上(小球藻的最适宜光照范围为3000lx-1100lx之间),桶内适宜的光照范围有利于小球藻的生长。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为PTFE细菌滤膜。保证了培养时小球藻对光照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平衡桶内外的气压差,保持桶内无菌环境。进一步的,所述气管B的出气端延伸到培养容器下部。进一步的,所述针式过滤器与培养容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针式过滤器有4-6个。多个针式过滤器、多个出
气端设置在培养容器中可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进出口设于培养容器顶部中央,针式过滤器围绕物料进出口等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气管A和气管B均为硅胶管。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为空气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对小球藻进行混合培养,培养的小球藻浓度是光自养培养的10倍以上,且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移动,特别适用于养殖户在塘口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容器、2-针式过滤器、3-充气装置、4-气管A、5-气管B、6-物料进出口、7-密封装置、8-散气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容器1、针式过滤器2和充气装置3,培养容器1顶部设有物料进出口6,物料进出口6上设有密封装置7,针式过滤器2设于培养容器1顶部,针式过滤器2进气端通过气管A4与充气装置3的出气端
相连,针式过滤器2出气端与气管B5相连,气管B5设于培养容器1中,气管A4内部、针式过滤器2内部、气管B5内部和培养容器1内部相通。培养容器1可设计为下小上宽,有助于增加顶部光照接触面积。培养容器1优选透光度好的材质,可以为透明材质、塑料材质,本实施方式中,培养容器1优选为白色PE塑料圆桶。桶体积优选1吨,通顶部的物料进出口口径一般在50-60cm,桶深控制在60cm左右。如图1所示,培养容器为锥形。优选的,密封装置7为PTFE细菌滤膜,物料进出口6设于培养容器1顶部中央。进一步的,气管A4和气管B5均为硅胶管。优选的,气管B5的出气端与散气石8相连。进一步的,气管B5的出气端延伸到培养容器1下部。进一步的,针式过滤器2与培养容器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针式过滤器2有4-6个,物料进出口6设于培养容器顶部中央,针式过滤器2围绕物料进出口6等间隔设置,使得散气石8也围绕培养容器1中心等间隔设置。进一步的,充气装置3为空气泵。小球藻培养前,现将培养容器1内外、气管A4和气管B5、散气石8等设备消毒灭菌,然后将一端连接好气管B5和散气石8的针式过滤器2固定在圆桶顶部,再将无菌小球藻藻种、高温灭菌后冷却的混合培养基从进出口6倒入培养容器1中,用75%酒精消毒物料进出口6,最后用PTFE细菌滤膜封口,用绳扎紧。装置置于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连接空气泵后即可进行小球藻混合培养。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
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容器(1)、针式过滤器(2)和充气装置(3),所述培养容器(1)顶部设有物料进出口(6),物料进出口(6)上设有密封装置(7),所述针式过滤器(2)设于培养容器(1)顶部,针式过滤器(2)进气端通过气管A(4)与充气装置(3)的出气端相连,针式过滤器(2)出气端与气管B(5)相连,所述气管B(5)设于培养容器(1)中,所述气管A(4)内部、针式过滤器(2)内部、气管B(5)内部和培养容器(1)内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容器(1)、针式过滤器(2)和充气装置(3),所述培养容器(1)顶部设有物料进出口(6),物料进出口(6)上设有密封装置(7),所述针式过滤器(2)设于培养容器(1)顶部,针式过滤器(2)进气端通过气管A(4)与充气装置(3)的出气端相连,针式过滤器(2)出气端与气管B(5)相连,所述气管B(5)设于培养容器(1)中,所述气管A(4)内部、针式过滤器(2)内部、气管B(5)内部和培养容器(1)内部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B(5)的出气端设有散气石(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1)为白色PE塑料圆桶。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浓度小球藻培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朱曦露吴晓娟肖尧苏艳秋罗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