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559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转子组件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外部,定子组件嵌套在转子组件的外侧,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一步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接触面上设有润滑轨道,润滑轨道的数量为一条以上,第二转轴上设有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倾斜设置,进油通道从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转轴的内侧,进油通道上设有防漏嘴,防漏嘴的一端和进油通道固定连接,防漏嘴的另一端设有尖状漏头,尖状漏头内部设有堵塞球,堵塞球下部设有弹簧,堵塞球通过弹簧能够在防漏嘴内部上下移动,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有效延长电机和变速箱加注润滑油的周期,加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机和变速箱之间通常通过花键连接在一起,在电机和变速箱的运行工作期间会出现花键副磨损的情况,常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将电机及变速箱从汽车中拆卸分离,拆开电机和变速箱之间的连接,在花键副上加注润滑油,且把润滑油密封在花键副里面,保证在汽车运行时润滑油不会被甩出,通过汽车保养时再予加注润滑油以降低花键副的磨损,保证花键副的使用寿命,但是存在如下几个不足;第一,回场保养周期短,需要经常不定期对汽车进行保养,避免润滑油用完造成花键副磨损,降低花键副的使用寿命;第二,加注润滑油麻烦,需要拆开电机和变速箱之间的花键连接,加注完成后,又需要重新把电机和变速箱连接安装在一起并装回到汽车当中,人工操作效率低,成本高,降低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有效延长电机和变速箱加注润滑油的周期,加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快,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包括电机和变速箱,电机包括第一转轴、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外部,定子组件嵌套在转子组件的外侧,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一步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接触面上设有润滑轨道,润滑轨道的数量为一条以上,第二转轴上设有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倾斜设置,进油通道从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转轴的内侧,进油通道上设有防漏嘴,防漏嘴的一端和进油通道固定连接,防漏嘴的另一端设有尖状漏头,尖状漏头内部设有堵塞球,堵塞球下部设有弹簧,堵塞球通过弹簧能够在防漏嘴内部上下移动。优选的是,所述润滑轨道设置在第一转轴的外侧面上。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于,所述润滑轨道设置在第二转轴的内侧面上。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防漏嘴和进油通道螺纹连接。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润滑轨道为螺旋状曲线。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润滑轨道为函数曲线,润滑轨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润滑轨道相互交错设置。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第一转轴的外侧面和/或第二转轴的内侧面上设有涂层,涂层从内向外依次为铬粘结层、含金属DLC层和无金属的DLC层,无金属的DLC层掺杂有氮,含金属DLC层没有掺杂氮。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无金属的DLC层掺杂有氮的浓度为12%,含金属的DLC层掺杂钨,含有钨的DLC层表示为a-C:H:W, 含钨的DLC层和无金属的DLC层都包含氢,氢浓度为6%。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涂层总厚度为40-45μm,铬粘结层的厚度为1.2μm,含金属DLC层和无金属的DLC层的厚度比为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包括第一转轴、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外部,定子组件嵌套在转子组件的外侧,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一步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接触面上设有润滑轨道,润滑轨道的数量为一条以上,第二转轴上设有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倾斜设置,进油通道从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转轴的内侧,进油通道上设有防漏嘴,防漏嘴的一端和进油通道固定连接,防漏嘴的另一端设有尖状漏头,尖状漏头内部设有堵塞球,堵塞球下部设有弹簧,堵塞球通过弹簧能够在防漏嘴内部上下移动,提供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有效延长电机和变速箱加注润滑油的周期,加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和变速箱的润滑结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包括电机1和变速箱2,电机1包括第一转轴11、转子组件12和定子组件13,转子组件12安装在第一转轴11的外部,定子组件13嵌套在转子组件12的外侧,所述变速箱2包括第二转轴21,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21进一步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21的接触面上设有润滑轨道3,润滑轨道3的数量为一条以上,第二转轴21上设有进油通道4,所述进油通道4倾斜设置,进油通道4从第二转轴21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转轴21的内侧,进油通道4上设有防漏嘴5,防漏嘴5的一端和进油通道4固定连接,防漏嘴5的另一端设有尖状漏头6,尖状漏头6内部设有堵塞球7,堵塞球7下部设有弹簧8,堵塞球7通过弹簧8能够在防漏嘴5内部上下移动。需要补充润滑油的时候,只需要把工具插入防漏嘴5的尖状漏头6处,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堵塞球7会随着弹簧8下移,进而润滑油顺利进入第二转轴21,最后进入润滑轨道3内,当操作完毕后,工具移除,堵塞球7由于受到弹簧8的恢复力进而上升,最后堵塞在尖状漏头6处,如图2所示。如图3和图4所示,润滑轨道3设置在第一转轴11的外侧面上。进油通道4和润滑轨道3相互连通。润滑油通过进油通道4进入第二转轴21内,最后存留在第一转轴11的外侧面上。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滑轨道3设置在第二转轴21的内侧面上,如图5所示。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漏嘴5和进油通道4螺纹连接。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滑轨道3为螺旋状曲线。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滑轨道3为函数曲线,润滑轨道3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润滑轨道3相互交错设置,如图3所示,从而加速润滑油的加注速度,螺润滑的同时,全角度,全方位,快速实现顺滑剂的补充,进一步提高加注效率。当然,不同润滑轨道3内的润滑油也可以相互补充,协调使用。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第一转轴11的外侧面和/或第二转轴21的内侧面上设有涂层9,涂层9从内向外依次为铬粘结层91、含金属DLC层92和无金属的DLC层93,无金属的DLC层93掺杂有氮,含金属DLC层92没有掺杂氮。润滑轨道3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在涂层9上,这样不仅能够利用涂层9的高耐磨性一级低摩擦系数的特性,同时也能保持润滑轨道3所带来的关于加注润滑油的便利。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无金属的DLC层93掺杂有氮的浓度为12%,含金属的DLC层92掺杂钨,含有钨的DLC层表示为a-C:H:W, 含钨的DLC层和无金属的DLC层92都包含氢,氢浓度为6%。本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涂层9总厚度为40-45μm,铬粘结层91的厚度为1.2μm,含金属DLC层92和无金属的DLC层93的厚度比为1:1。涂层9不仅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还具有低摩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包括电机(1)和变速箱(2),其特征在于,电机(1)包括第一转轴(11)、转子组件(12)和定子组件(13),转子组件(12)安装在第一转轴(11)的外部,定子组件(13)嵌套在转子组件(12)的外侧,所述变速箱(2)包括第二转轴(21),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21)进一步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21)的接触面上设有润滑轨道(3),润滑轨道(3)的数量为一条以上,第二转轴(21)上设有进油通道(4),所述进油通道(4)倾斜设置,进油通道(4)从第二转轴(21)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转轴(21)的内侧,进油通道(4)上设有防漏嘴(5),防漏嘴(5)的一端和进油通道(4)固定连接,防漏嘴(5)的另一端设有尖状漏头(6),尖状漏头(6)内部设有堵塞球(7),堵塞球(7)下部设有弹簧(8),堵塞球(7)通过弹簧(8)能够在防漏嘴(5)内部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包括电机(1)和变速箱(2),其特征在于,电机(1)包括第一转轴(11)、转子组件(12)和定子组件(13),转子组件(12)安装在第一转轴(11)的外部,定子组件(13)嵌套在转子组件(12)的外侧,所述变速箱(2)包括第二转轴(21),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21)进一步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21)的接触面上设有润滑轨道(3),润滑轨道(3)的数量为一条以上,第二转轴(21)上设有进油通道(4),所述进油通道(4)倾斜设置,进油通道(4)从第二转轴(21)的一端延伸进入第二转轴(21)的内侧,进油通道(4)上设有防漏嘴(5),防漏嘴(5)的一端和进油通道(4)固定连接,防漏嘴(5)的另一端设有尖状漏头(6),尖状漏头(6)内部设有堵塞球(7),堵塞球(7)下部设有弹簧(8),堵塞球(7)通过弹簧(8)能够在防漏嘴(5)内部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轨道(3)设置在第一转轴(11)的外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轨道(3)设置在第二转轴(21)的内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及变速箱的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百战杨亮石世光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