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保护盖、可更换式内芯、旋转式卡扣、底座;底座安装固定在墙上或家居设备某处后,可更换式内芯插入底座,且通过旋转式卡扣将可更换式内芯与底座固定,上保护盖上的凸台与底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芯和底座分离式设计,在第一次将底盒接线安装在固定后,用户可自己根据情况随时更换内芯,无需电工知识考虑线路连接方式,方便、成本更低、安全和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属于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装修的美观与舒适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现今生活中所用的电线和固定式插线板大多都是安装在墙内,插线板的安装和更换维修都是需要专业电工人员接线完成,插线板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孔座内的金属接触片松动,导致插头插上去易产生接触不良,而影响电器的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造成用点安全事故,因而需要及时更换和维修,用户急需要一种使用更久,成本更低的新产品的出现解决此类问题。本技术采用可更换式内芯 和底座分离式设计,在第一次将底盒接线安装在固定后,用户可自己根据情况随时更换内芯本分无需考虑连接线路,同时上保护盖、旋转式卡扣和底座都能重复使用,对于现今市场上的插线板都会因为长期的使用不可避免的金属接触片松动问题,用户需要自行购买新的插线板,同时还需花钱去请专业的人员接线更换安装,本技术用户可自行更换内芯,无需接线,工具简单,无要专业电工知识要求,成本更低、安全、快捷和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用于解决现今市场上的插线板因为长期的使用不可避免的金属接触片松动问题,用户需要自行购买新的插线板,同时还需花钱去请专业的人员接线更换的问题;本技术的使用更换维护对电工专业知识无要求,成本更低、安全、快捷和方便。存在良好的市场价值。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包括上保护盖1、可更换式内芯2、旋转式卡扣3、底座4;所述底座4安装固定在墙上或家居设备某处后,可更换式内芯2插入底座4,且通过旋转式卡扣3将可更换式内芯2与底座4固定,上保护盖1上的凸台凸台5与底座4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底部设有金属触片式U型槽,方便可更换式内芯2和底座4之间的线路关联。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包括电源插孔金属触片、插线板面板、中间地线插孔金属触片、TV插孔金属触片、插线板板身;其中电源插孔金属触片、中间地线插孔金属触片、 TV插孔金属触片按放到插线板板身上,并通过螺钉将插线板面板和插线板板身连接到一起,并通过焊接用导线将各U型槽金属触片和各插孔金属触片连接起来,并通过螺钉将插线板面板和插线板板身连接到一起。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四周设有用于旋转式卡扣3限位的三角形凸台6。优选地,所述底座4的四角设有螺钉孔7,同时上保护盖1的凸台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扣在底座4的螺钉孔7上面,底座4设有接线口8,在底座4中设有安装旋转式卡扣3的安装口9。优选地,所述旋转式卡扣3底部为粗圆柱10,中间为半个圆柱凸台11,顶部为长方形盲孔12,中间过渡为细圆柱13,通过具体的粗细结构设计,底部为粗圆柱约束卡扣3的上下运动,中间为半个圆柱凸台11保证凸台旋转到内侧时可更换式内芯2可放入底座4,旋转到外侧时卡在可更换式内芯2周围的三角形凸台6平面上,顶部为长方形盲孔12方便旋转式卡扣3的旋转,最终保证底座4和可更换式内芯2的位置关系。所述底座4的安装旋转式卡扣3的安装口9根据旋转式卡扣3的外形尺寸进行开设,并设计为U型槽的方式,保证安装旋转式卡扣3能顺利放入并实现相对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内芯和底座分离式设计,在第一次将底盒接线安装在固定后,用户可自己根据情况随时更换内芯,无需电工知识考虑线路连接方式,方便、成本更低、安全和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保护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更换式内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旋转式卡扣结构示意图。图1-5中各标号:1-上保护盖,2-可更换式内芯,3-旋转式卡扣,4-底座,5-凸台凸台,6-三角形凸台,7-螺钉孔,8-接线口,9-安装口,10-粗圆柱,11-半个圆柱凸台,12-长方形盲孔,13-细圆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包括上保护盖1、可更换式内芯2、旋转式卡扣3、底座4;所述底座4安装固定在墙上或家居设备某处后,可更换式内芯2插入底座4,且通过旋转式卡扣3将可更换式内芯2与底座4固定,上保护盖1上的凸台5与底座4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底部设有金属触片式U型槽,方便可更换式内芯2和底座4之间的线路关联。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包括电源插孔金属触片、插线板面板、中间地线插孔金属触片、TV插孔金属触片、插线板板身;其中电源插孔金属触片、中间地线插孔金属触片、 TV插孔金属触片按放到插线板板身上,并通过螺钉将插线板面板和插线板板身连接到一起,并通过焊接用导线将各U型槽金属触片和各插孔金属触片连接起来,并通过螺钉将插线板面板和插线板板身连接到一起。优选地,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四周设有用于旋转式卡扣3限位的三角形凸台6。优选地,所述底座4的四角设有螺钉孔7,同时上保护盖1的凸台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扣在底座4的螺钉孔7上面,底座4设有接线口8,在底座4中设有安装旋转式卡扣3的安装口9。优选地,所述旋转式卡扣3底部为粗圆柱10,中间为半个圆柱凸台11,顶部为长方形盲孔12,中间过渡为细圆柱13,通过具体的粗细结构设计,底部为粗圆柱约束卡扣3的上下运动,中间为半个圆柱凸台11保证凸台旋转到内侧时可更换式内芯2可放入底座4,旋转到外侧时卡在可更换式内芯2周围的三角形凸台6平面上,顶部为长方形盲孔12方便旋转式卡扣3的旋转,最终保证底座4和可更换式内芯2的位置关系。所述的可更换内芯式插线板的第一次安装的相关步骤如下:Step1、关闭电源总闸;Step2、接好通过底座4四角的四个螺钉孔7安装固定在墙上或家具及设备某处;Step3、6个旋转式卡扣3装到底座4的6个指定位置的安装口9的U型槽内;Step4、并将一字螺丝刀插入顶部为长方形盲孔12内旋转式卡扣3并保证中间半个圆柱凸台11位于安装口9的U型槽内侧(开口反方向);Step5、将可更换式内芯2放入底座4中,用手按压底部;注意:上下方向,保证可更换式内芯2底部的带有金属触片的4个U型槽那一侧和底座4有4个金属片的那一侧同向,Step6、将一字螺丝刀插入顶部为长方形盲孔,并卡扣3的旋转,使6个旋转式卡扣3的中间半个圆柱凸台11都位于安装口9的U型槽开口方向;Step7、将上保护盖1的四个突出小圆台5部分,盖在底座4的四个螺钉孔7上。其中;步骤Step4的作用是保证可更换式内芯2在放入底座4时不会被旋转式卡扣3挡住;步骤Step6的作用是旋转式卡扣3卡在内芯2的周围的三角形凸台从而固定内芯2。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所述的可更换内芯式插线板的用户自行更换内芯的具体步骤如下:Step-1、关闭电源总闸;Step-2、上保护盖1从底座4上面去下;Step-3、并将工具放入顶部为长方形盲孔12内,旋转式卡扣3并使中间半个圆柱凸台11位于安装口9的U型槽内侧(开口反方向);Step-4、取出需要原有可更换式内芯2;Step-5、将新的可更换式内芯2放入底座4中,用手按压底部;注意:上下方向,保证可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护盖(1)、可更换式内芯(2)、旋转式卡扣(3)、底座(4);所述底座(4)安装固定在墙上或家居设备某处后,可更换式内芯(2)插入底座(4),且通过旋转式卡扣(3)将可更换式内芯(2)与底座(4)固定,上保护盖(1)上的凸台(5)与底座(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护盖(1)、可更换式内芯(2)、旋转式卡扣(3)、底座(4);所述底座(4)安装固定在墙上或家居设备某处后,可更换式内芯(2)插入底座(4),且通过旋转式卡扣(3)将可更换式内芯(2)与底座(4)固定,上保护盖(1)上的凸台(5)与底座(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底部设有金属触片式U型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更换内芯式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式内芯(2)包括电源插孔金属触片、插线板面板、中间地线插孔金属触片、TV插孔金属触片、插线板板身;其中电源插孔金属触片、中间地线插孔金属触片、 TV插孔金属触片按放到插线板板身上,并通过螺钉将插线板面板和插线板板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国,杨其乐,陈迎春,黄理论,陈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