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宏华专利>正文

一种珍珠粉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44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珍珠粉圆,该珍珠粉圆的淀粉中混嵌有若干个颗粒状馅料;珍珠粉圆还可以包括一馅料内层,所述的混嵌有若干个颗粒状馅料的淀粉层为粉圆外层;所述馅料及颗粒状馅料均为天然果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馅料,能强化主题口味浓度,使消费者在咀嚼时能吃出馅料味道,而且还不失原先淀粉层的口感,在咀嚼时馅料能够融和一体,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口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珍珠粉圆。习式粉圆的制造过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由淀粉加水、色素,经过混合搅拌、粉体打碎、造粒、成形、筛选等步骤后制造成形,珍珠粉圆10的造形如图2所示。习式的珍珠粉圆10是为淀粉层11(树薯粉)制成,所以是无味的,因此必须配合含有糖份的冷热饮料来饮用,故口味大多来自于伴随的饮料,当珍珠粉圆与饮料入口后,只能感受到饮料的甜味,随的在咀嚼珍珠粉圆时就淡淡无味了,因此有人研发而新创出一种新的“有味珍珠粉圆”。“有味珍珠粉圆”的制造过程如图3所示,是以淀粉加水、色素及馅粉(如梅子、风梨、花生、芝麻、咖啡粉等),同样经由混合搅拌、粉体打碎、造粒、成形、筛选等步骤后而成形。珍珠粉圆20结构如图4所示。与前述无味珍珠粉圆10比较,其不同处在于淀粉层21中增加了馅粉22,且馅粉是分布在珍珠粉圆内,其缺点是在咀嚼时只能淡淡地品尝出馅味,不能有浓郁的味道产生,所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口欲。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重口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含馅珍珠粉圆”,该粉圆已另案申请台湾专利(为第89108345号),其制造步骤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步系将馅粉、水、添加物混合后,经由混合搅拌、粉体打碎、造粒后而成形为馅球;第二步系淀粉与水、色素混合后经混合搅拌、粉体打碎等过程而成为粉碎状淀粉;第三步系将馅球与粉碎的淀粉混合,再经造粒机造粒成形为“含馅珍珠粉圆”30,其构造如图6所示,其中内层为馅球31,而外层为淀粉层32。该珍珠粉圆在嚼食后除能吃出淀粉层的Q度外,更有馅球的浓郁味道,所以口感效果较前述为佳。但是,习式的馅球是以馅粉、水、添加物混合制成,所以完全是以人工佐料加工制成,不是天然食物所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食物制造的,具有较好口感的珍珠粉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珍珠粉圆,在珍珠粉圆的淀粉中混嵌有若干个颗粒状馅料。所述珍珠粉圆还包括一馅料内层,所述的混嵌有若干个颗粒状馅料的淀粉层为粉圆外层。所述馅料及颗粒状馅料均为天然果蔬。本技术的成品可分为内外二层,内层是以果实、五谷、蔬菜或中药等健康食材为主的天然果蔬馅料,外层是包覆在馅料外围的淀粉层,馅料可再分为二层以上不同的材料层,例如由内而外分别是第一层为天然果实,第二层为糖衣。馅料还能以原汁原味的果冻取代,或为泥状材料加入淀粉而制成颗粒状馅料。本技术的制造第一步是将果实、五谷、蔬菜或中药等食材经由加工作业后而制成颗粒状的馅料;第二步系将淀粉与水、色素混合后,经混合搅拌、粉体打碎等成为碎状淀粉;第三步系将馅料与前述打碎的淀粉混合,再经造粒机予以造粒成形为一有馅珍珠粉圆。珍珠粉圆内的馅料体积至少为整体的1/5-4/5,并能将珍珠粉圆所要呈现的主题口味集中化、具体化,使得消费者在咀嚼食用时,能使馅料由内而外迅速化解扩散出甜美口味,而区别于习式及传统珍珠粉圆,且其口味是习式与传统珍珠粉圆所不及的。本技术的实施,能使珍珠粉圆具有原本的Q感度之外,更具有天然果蔬浓郁味道,入口嚼食后能由内而外散发出甘美口味。藉由本技术的实施可达到下列优点1、珍珠粉圆内的馅料,能强化主题口味浓度,使消费者在咀嚼时能吃出馅料味道,而且还不失原先淀粉层的Q度。2、以相同的制造方法,可使馅料的层次在二层或二层以上,在咀嚼时馅料能够融和一体,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口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习式珍珠粉圆(一)的制造流程图。图2为习式珍珠粉圆(一)的全剖视图。图3为习式珍珠粉圆(二)的制造流程图。图4为习式珍珠粉圆(二)的全剖视图。图5为已申报台湾专利的珍珠粉圆的制造流程图。图6为已申报台湾专利的珍珠粉圆的全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制造流程图。图8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是珍珠粉圆的构造,其系将颗粒状的天然果蔬制成颗粒状81,然后与淀粉混合搅拌,再经造粒过程而制成有馅珍珠粉圆80,天然果蔬颗粒81并不是包在淀粉层的中央,而是呈均匀分布,混嵌在淀粉层中,所以在口感及味道上与习知的产品完全不同。如图9所示,也是一种珍珠粉圆的构造,该珍珠粉圆90的内层是天然果蔬颗粒91,外层是由天然果蔬小颗粒81与淀粉混合搅拌后制成,这种产品馅料口味较重,适合口感较重的人士品嚼。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制造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第一步将果实(如桃子、李子、梅子、凤梨、苹果、芒果、香蕉、木瓜、椰肉等)去皮及去种、切削成颗粒状后,成形为颗粒状的馅料;第二步将淀粉(树薯粉)、水、色素(用于改变颜色之用)三者经过搅拌机混合搅拌、粉体打碎机打碎成粉碎状淀粉;第三步将前述馅料与粉碎状的淀粉置入造粒机内经由造粒成形为圆球状珍珠粉圆。前述第一步的水果也能以五谷取代,例如米粒、黄豆、绿豆、红豆、蚕豆等等,由于五谷本身即为颗粒,所以洗净后,经由蒸煮、加味(如糖)即可。除此之外,也能以中药健康食材取代,例如枸杞、枣子、莲子、薏仁等,其制作方式同前述五谷方式。在第一步中将果实切削成1-10mm颗粒状馅料;第二步中将5公斤淀粉、2公斤水、50克色素混合搅拌、粉体打碎;最后将馅料与淀粉层混合,经造粒、成形,筛选出5-20mm范围内的珍珠粉圆,其中以8-11mm为最佳的珍珠粉圆,馅球是集中在珍珠粉圆的内部中央,至少占了整体约1/5-4/5的体积。当珍珠粉圆经由水煮后即可食用,在咀嚼时珍珠粉圆内的馅料由内而外散发出来,故可品尝出馅料的浓郁口味以及淀粉层的Q戚,以满足消费者的口欲。上述实施例第一步骤中的果实是呈颗粒状,但有的果实太软不容易以颗粒状保存,例如橘子、柳橙、葡萄等,因此将果实压榨出汁液后,加入水及凝胶使之成形为果冻,该果冻以模制切削或挤制等方式制成颗粒状以取代天然果实。最后将颗粒状果冻与第二步骤的粉碎状淀粉层置入造粒机内经由造粒成形为圆球状珍珠粉圆,其熟化后的食用效果不亚于颗粒状天然果实馅料。在上述实施例中,馅料可再分为二层以上不同的材料层,例如由内而外分别是第一层为天然果蔬,第二层为包裹层;此制造方式是在第一步颗粒状天然果实成形后,再外加一层以糖衣、凝固剂或调味料为主的包裹层,于成形后再与粉碎状淀粉层进行第三步的造粒成形,最后成为有馅珍珠粉圆。而且,如图9所示的粉圆内层也可以为多层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天然果实、五谷、中药或蔬菜(如萝卜、山药、波菜、蕃茄、芋头等)搅拌成泥状后,再加入淀粉或凝结剂,经挤压或模塑成形为颗粒状,再将颗粒状果蔬与粉碎的淀粉层进行第三步的造粒成形作业,最后成为有馅珍珠粉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珍珠粉圆,其特征在于:在珍珠粉圆的淀粉中混嵌有若干个颗粒状馅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粉圆,其特征在于在珍珠粉圆的淀粉中混嵌有若干个颗粒状馅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粉圆,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粉圆还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宏华
申请(专利权)人:庄宏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