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387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梯,包括梯子本体,梯子本体由支撑架Ⅰ和支撑架Ⅱ组成,支撑架Ⅰ的顶部和支撑架Ⅱ的顶部连接后形成一V形的整体,该新型多功能梯还包括晾衣架和调节定位机构,晾衣架通过调节定位机构转动连接在梯子本体的顶部;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固定连接;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均包括棘轮、转动连接件和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强度较高、支撑架和晾衣架均可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梯
技术介绍
多功能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多功能梯既可以当梯子使用,也可以当晾衣架使用,因此它被大多数家庭接受。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梯主要由支撑架、晾衣架和调节定位机构组成,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目前的多功能梯的支撑架均由两个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之间不设有任何加强装置,支撑强度较低;(二)目前的多功能梯通过左右两个调节定位机构进行定位,该左右两个调节定位机构之间不设有任何支撑装置,多功能梯的整体稳定性较低;(三)目前的调节定位机构均为棘轮调节机构,该棘轮调节机构使用靠弹簧的弹力使卡件与卡位的限位配合来控制晾衣架,当要收起晾衣架时利用外力使弹簧压缩同时令卡件与卡位分离从而将晾衣架收起,这种类型的梯子在使用过程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及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四)目前的棘轮调节定位机构只能用于调控晾衣架,不具有调控支撑架的功能,同时支撑架上的踏板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导致多功能梯的体积较大、功能较单一。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稳定、强度较高、支撑架和晾衣架均可调控的新型多功能梯,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结构稳定、强度较高、支撑架和晾衣架均可调控的新型多功能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梯,包括梯子本体,所述梯子本体由支撑架Ⅰ和支撑架Ⅱ组成,所述支撑架Ⅰ的顶部和支撑架Ⅱ的顶部连接后形成一V形的整体,该新型多功能梯还包括晾衣架和调节定位机构,
所述晾衣架通过所述调节定位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梯子本体的顶部;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均包括棘轮、转动连接件和限位件,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棘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梯子本体和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活动端以及所述棘轮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固定端将所述晾衣架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棘轮包括左棘轮和右棘轮,所述转动连接件为铰链,所述铰链的活动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棘轮和右棘轮之间,固定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所述铰链包括两个铰链Ⅰ和两个铰链Ⅱ,两个所述铰链Ⅰ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Ⅱ之间且任意两个相邻的铰链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铰链Ⅰ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架Ⅰ的顶部和所述支撑架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Ⅱ的底部与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卡销,所述卡销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卡销的活动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左棘轮上的卡槽、所述右棘轮上的卡槽以及所述铰链Ⅱ的顶部上的卡槽相配合,所述卡销的固定端将所述铰链Ⅱ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晾衣架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架Ⅰ由两条支撑杆Ⅰ组成,两条所述支撑杆Ⅰ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加强板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形成内部中空的凸起Ⅰ和凸起Ⅱ,所述凸起Ⅰ的宽度与所述凸起Ⅱ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加强板的宽度;所述凸起Ⅰ的大小与所述凸起Ⅱ的大小相等,所述凸起Ⅰ的截面和所述凸起Ⅱ的截面均为梯形。优选地,所述支撑架Ⅱ由两条支撑杆Ⅱ组成,两条所述支撑杆Ⅱ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踏板,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踏板上设置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踏板由踏板Ⅰ和踏板Ⅱ拼接而成,所述踏板Ⅰ的截面和所述踏板Ⅱ的截面均为L形,所述踏板Ⅰ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踏板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后形成一截面为[形且整体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二踏板。优选地,所述第二踏板的一个长边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踏板的两个短边上设置有第二踏板侧盖,所述第二踏板侧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一
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踏板侧盖的位置上与一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Ⅰ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通过销轴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踏板,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踏板上设置有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踏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踏板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踏板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踏板的尺寸,所述第一踏板的两个长边固定连接在所述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踏板的两个短边上设有第一踏板侧盖。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Ⅰ的底部和所述支撑杆Ⅱ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脚防滑套;两条所述支撑杆Ⅱ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垫杆,所述垫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Ⅱ上,所述垫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杆Ⅱ的长度,所述垫杆的端部设置有垫杆堵头。进一步地,所述晾衣架包括晾衣架Ⅰ和晾衣架Ⅱ,所述晾衣架Ⅰ和所述晾衣架Ⅱ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定位机构的两侧;所述晾衣架Ⅰ和晾衣架Ⅱ上均设置有晾衣杆,所述晾衣杆包括圆形晾衣杆和伞形晾衣杆,所述圆形晾衣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伞形晾衣杆的横截面为伞形。本技术的新型多功能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支撑架Ⅰ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加强板的两个长边上均设置有中空的凸起,大大提高了强度和稳定性。2、本技术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调节定位机构Ⅰ和调节定位机构Ⅱ,调节定位机构Ⅰ通过第一踏板与调节定位机构Ⅱ连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同时本技术在作为梯子使用时,第一踏板可以起到方便踩踏的作用。3、本技术的支撑架Ⅱ上转动连接由多个踏板,踏板为长方形结构,方便踩踏,且一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两边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方便收起与展开。4、本技术的调节定位机构由棘轮、铰链和卡销组成,铰链转动连接在棘轮之间且包括两个铰链Ⅰ和两个铰链Ⅱ,铰链Ⅰ的固定端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支撑架左右移动;卡销的活动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棘轮及铰链的活动端相配合,固定端将铰链Ⅱ的固定端固定在晾衣架上,用于带动
所述晾衣架上下移动,即本技术通过调节定位机构既能调控晾衣架又能调控支撑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较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多功能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踏板、垫杆与支撑架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强板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踏板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踏板Ⅰ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踏板Ⅱ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踏板Ⅱ的截面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踏板的截面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踏板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一踏板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伞形晾衣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圆形晾衣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调节定位机构与支撑架、晾衣架的连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多功能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梯,包括梯子本体,所述梯子本体由支撑架Ⅰ(1)和支撑架Ⅱ(2)组成,所述支撑架Ⅰ(1)的顶部和支撑架Ⅱ(2)的顶部连接后形成一V形的整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晾衣架和调节定位机构,所述晾衣架通过所述调节定位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梯子本体的顶部;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调节定位机构Ⅰ(5)和调节定位机构Ⅱ(6),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5)和调节定位机构Ⅱ(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5)和调节定位机构Ⅱ(6)均包括棘轮、转动连接件和限位件,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棘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梯子本体和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活动端以及所述棘轮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固定端将所述晾衣架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梯,包括梯子本体,所述梯子本体由支撑架Ⅰ(1)和支撑架Ⅱ(2)组成,所述支撑架Ⅰ(1)的顶部和支撑架Ⅱ(2)的顶部连接后形成一V形的整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晾衣架和调节定位机构,所述晾衣架通过所述调节定位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梯子本体的顶部;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调节定位机构Ⅰ(5)和调节定位机构Ⅱ(6),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5)和调节定位机构Ⅱ(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定位机构Ⅰ(5)和调节定位机构Ⅱ(6)均包括棘轮、转动连接件和限位件,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棘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梯子本体和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活动端以及所述棘轮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固定端将所述晾衣架固定在所述转动连接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左棘轮(22)和右棘轮(23),所述转动连接件为铰链,所述铰链的活动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棘轮(22)和右棘轮(23)之间,固定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所述铰链包括两个铰链Ⅰ(20)和两个铰链Ⅱ(21),两个所述铰链Ⅰ(20)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Ⅱ(21)之间且任意两个相邻的铰链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铰链Ⅰ(20)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架Ⅰ(1)的顶部和所述支撑架Ⅱ(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Ⅱ(21)的底部与所述晾衣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卡销(24),所述卡销(24)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卡销(24)的活动端设置有限位块(25),所述限位块(25)与所述左棘轮(22)上的卡槽、所述右棘轮(23)上的卡槽以及所述铰链Ⅱ(21)的顶部上的卡槽相配合,所述卡销(24)的固定端将所述铰链Ⅱ(2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晾衣架上。4.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梯,其特征在于,
\t所述支撑架Ⅰ(1)由两条支撑杆Ⅰ(101)组成,两条所述支撑杆Ⅰ(101)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加强板(8)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形成内部中空的凸起Ⅰ(801)和凸起Ⅱ(802),所述凸起Ⅰ(801)的宽度与所述凸起Ⅱ(802)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加强板(8)的宽度;所述凸起Ⅰ(801)的大小与所述凸起Ⅱ(802)的大小相等,所述凸起Ⅰ(801)的截面和所述凸起Ⅱ(802)的截面均为梯形。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Ⅱ(2)由两条支撑杆Ⅱ(201)组成,两条所述支撑杆Ⅱ(201)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连接件(9),所述第二连接件(9)上转动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华祁文平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华阳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