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中,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具备:下方部件,其向车辆的下方敞开,并且具有其上壁向下方凹陷设置而成的上壁凹部;上方部件,其以从车辆的上方覆盖上壁凹部的方式配置,并与下方部件连接;内侧空间部,其由下方部件及上方部件协同限定;以及保持部件,其沿前后方向贯通内侧空间部,并在被下方部件与上方部件夹持的形态下与下方部件及上方部件连接,保持被安装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尤其涉及支撑悬臂或差速装置(动作装置)等并装配于汽车等车辆上的车辆用副车架。
技术介绍
近年,对于装配于汽车等车辆上的副车架,由于车辆的转弯性能和制动性能的提高,尤其要承受转弯时或制动时产生的来自各臂的拉伸或压缩等大的输入载荷。因此,对于该副车架,要求维持其生产率,同时使其强度和刚度进一步增大。在该状况下,日本特开2000-27253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结构,其涉及车辆的副车架结构,为了抑制在上端侧形成有弹簧承受部的倾斜部向车体中央侧变形、适当地保持车轮的排列状态、确保操纵稳定性、防止耐久性下降,具备:车宽方向伸出部件,其具有接合固定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的侧构件上且通过螺旋弹簧承受来自后轮的路面反作用力的左右的弹簧承受部、从两弹簧承受部向车体中央侧下方伸出的左右的倾斜部、形成在两倾斜部的下端并连结有下臂的左右的屈曲部、以及从这两个屈曲部向车体中央侧延伸设置的直状中央部;以及加强板材,其端缘接合固定在该车宽方向伸出部件的两倾斜部及直状中央部,且该加强板材具有纵板部,差速装置的后端安装于该纵板部。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在日本特开2000-272535号公报中,根据周边部件的布置,对于加强板材的纵板部,有时不能确保安装差速装置的后端所需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从以不受到来自周边部件的布置的不必要影响的形态构成被安装部件的保持部的观点来看,还有改进的余地。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目前的状况是强烈要求一种新结构,其能够提高悬臂和动作装置等被安装部件的安装自由度,并以高水平确保强度和刚度的平衡。本专利技术是经过以上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能够以简便的结构维持必需的生产率,同时以高布置自由度构成被安装部件的保持部,并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强度和刚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中的车辆用副车架具有以下这样的结构,其具备: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并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对置并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其中,所述一对横向构件的一方具备:下方部件,其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并且具有其上壁向所述下方凹陷设置而成的上壁凹部;上方部件,其以从所述车辆的上方覆盖所述上壁凹部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下方部件连接;内侧空间部,其由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协同限定;以及保持部件,其沿所述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内侧空间部,并在被所述下方部件与所述上方部件夹持的形态下与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连接,保持被安装部件。此外,本专利技术除了该第1方面,第2方面是,所述保持部件被配置成从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的中央部向所述宽度方向偏移,所述下方部件具有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凹陷设置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并列设置的下凹部。此外,本专利技术除了该第1或第2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第3方面是,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所述一方是配置在所述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横向构件,所述后侧横向构件具备:第1部件,其具有第1纵壁部及与所述第1纵壁部相连的第1上壁部;以及第2部件,其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1纵壁部对置的第2纵壁部及与所述第2纵壁部相连并与所述第1上壁部连接的第2上壁部,所述第1部件的板厚被设定为所述第2部件的板厚以上。此外,本专利技术除了该第3方面,第4方面是,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另一方是配置在所述前后方向的前侧的前侧横向构件,还设置有将所述后侧横向构件与前侧横向构件之间连接起来的加强部件。此外,本专利技术除了该第4方面,第5方面是,所述前侧横向构件具备:第3部件,其具有第3纵壁部、与所述第3纵壁部相连的第3上壁部、以及与所述第3纵壁部相连的第3下壁部;以及第4部件,其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3纵壁部对置的第4纵壁部、与所述第4纵壁部相连并与所述第3上壁部连接的第4上壁部、以及与所述第4纵壁部相连并与所述第3下壁部连接的第4下壁部,所述第3部件的板厚被
设定为所述第4部件的板厚以上。此外,本专利技术除了该第5方面,第6方面是,所述加强部件将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4部件连接起来。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中的结构能够实现以下这样的车辆用副车架,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具备:下方部件,其向车辆的下方敞开,并且具有其上壁向下方凹陷设置而成的上壁凹部;上方部件,其以从车辆的上方覆盖上壁凹部的方式配置,并与下方部件连接;内侧空间部,其由下方部件及上方部件协同限定;以及保持部件,其沿前后方向贯通内侧空间部,并在被下方部件与上方部件夹持的形态下与下方部件及上方部件连接,保持被安装部件,由此,能够不使副车架占据的空间增加而可靠地安装被安装部件,从而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能够以简便的结构维持必需的生产率,同时以高布置自由度构成被安装部件的保持部,并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强度和刚度。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中的结构,保持部件被配置成从下方部件及上方部件的中央部向宽度方向偏移,下方部件具有向车辆的上方凹陷设置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件并列设置的下凹部,由此,即使在被安装部件向宽度方向偏移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损害布置自由度的形态提高副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并减小宽度方向上的强度、刚度之差。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中的结构,后侧横向构件具备:第1部件,其具有第1纵壁部及与第1纵壁部相连的第1上壁部;以及第2部件,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与第1纵壁部对置的第2纵壁部及与第2纵壁部相连并与第1上壁部连接的第2上壁部,第1部件的板厚被设定为第2部件的板厚以上,由此,能够抑制后侧横向构件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并安装被安装部件,并且能够提高悬臂的支撑强度或支撑刚度。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面中的结构,还设置有将后侧横向构件与前侧横向构件之间连接起来的加强部件,由此,能够可靠地承受住来自被安装部件和悬臂的前后方向的输入载荷。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面中的结构,前侧横向构件具备:第3部件,其具有第3纵壁部、与第3纵壁部相连的第3上壁部、以及与第3纵壁部相连的第3下壁部;以及第4部件,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与第3纵壁部对置的第4纵壁部、与第4纵壁部相连并与第3上壁部连接的第4上壁部、以及与第4纵壁部相连并与第3下壁部连接
的第4下壁部,第3部件的板厚被设定为第4部件的板厚以上,由此,能够抑制前侧横向构件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并承受住来自后侧横向构件的输入载荷。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面中的结构,加强部件将第1部件与第4部件连接起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前侧横向构件及后侧横向构件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并维持必要的强度、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仰视图。图4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副车架中的仅示出了下方部件及保持部件的后横向构件的局部分解图。标号说明1:副车架;10:左侧构件;20:左上方部件;21:上壁;22:切口部;23:孔部;24:凸缘;30:左下方部件;31:底壁;32:切口部;33:孔部;34:凸缘;40:右侧构件;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具备: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并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对置并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其中,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具备:下方部件,其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并且具有其上壁向所述下方凹陷设置而成的上壁凹部;上方部件,其以从所述车辆的上方覆盖所述上壁凹部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下方部件连接;内侧空间部,其由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协同限定;以及保持部件,其沿所述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内侧空间部,并在被所述下方部件与所述上方部件夹持的形态下与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连接,保持被安装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29 JP 2015-1099511.一种车辆用副车架,其具备:一对侧构件,它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对置,并且分别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横向构件,它们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对置并分别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将所述一对侧构件之间连结起来,其中,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一方具备:下方部件,其向所述车辆的下方敞开,并且具有其上壁向所述下方凹陷设置而成的上壁凹部;上方部件,其以从所述车辆的上方覆盖所述上壁凹部的方式配置,并与所述下方部件连接;内侧空间部,其由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协同限定;以及保持部件,其沿所述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内侧空间部,并在被所述下方部件与所述上方部件夹持的形态下与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连接,保持被安装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所述保持部件被配置成从所述下方部件及所述上方部件的中央部向所述宽度方向偏移,所述下方部件具有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凹陷设置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保持部件并列设置的下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所述一对横向构件中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泰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