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手动挖掘工具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铲子抗弯折强度不够,铲头与手柄之间松脱的问题。本铲锹包括有铲头(1)、手柄(2),铲头(1)中部设有向上隆起的上凸起部(3),上凸起部(3)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上夹持部(4),铲头(1)下面固定有加强板(5),加强板(5)对应上凸起部(3)位置设有向下隆起的下凸起部(6),下凸起部(6)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下夹持部(7),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固定在一起,手柄(2)设置在上凸起部(3)、上夹持部(4)与下凸起部(6)、下夹持部(7)之间。手柄固定在铲头中,增强了铲头中部和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的抗弯折强度,又不容易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动挖掘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铲锹。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铲子包括有铲头,在铲头的中间设置有一个凸起部,该凸起部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夹持部,圆柱状的手柄则固定在夹持部上。该夹持部是从铲头尾端延伸出来的一片铁板弯折成一圆管状结构,该圆管状结构具有一条缝隙。手柄则是插入在圆管的空腔内固定的。其存在的问题是构成夹持部的铁板的厚度与铲头的相同,铁板太厚,不易弯成圆管状,铁板太薄,无论是铲头还是夹持部的抗弯折强度不够。由于圆管状结构的夹持部有一条缝隙,在撬动或拗动时,夹持部容易被手柄撑开,导致铲头与手柄之间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铲头便于采用冲压成型制造,无论是在铲头上,或者在铲头与手柄的结合部位均具有抗弯折结构,而且铲头与手柄结合牢固的铲锹。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铲锹,包括有金属冲压成型的铲头、手柄,所述的铲头中部设有向上隆起的上凸起部,所述的上凸起部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上夹持部,所述的铲头下面固定有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对应上凸起部位置设有向下隆起的下凸起部,所述的下凸起部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下夹持部,所述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手柄设置在上凸起部、上夹持部与下凸起部、下夹持部之间。铲头的上凸起部相当于在铲头的中间增加了一条加强筋,使铲头在上、下撬动时不易产生弯折,大大增强了铲头的抗弯折强度。铲头的凸起部和上夹持部在纵向上具有很好的抗弯折强度,而且也方便冲压成型。加强板上的下凸起部和下夹持部同样具有很好的抗弯折强度,而且也方便冲压成型。当铲头与加强板固定在一起后,使手柄的前段可以直接固定在铲头中部,进一步增强了铲头中部的抗弯折强度。将手柄置于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之间后,再将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固定在一起,此时手柄的中段便被固定在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间,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装配简单、容易,又可以增强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部位的抗弯折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铲锹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铲锹去掉铆钉后的立体组合装配图。图3为图1中铲锹的铲头与加强板部分的立体组合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铲锹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3中所示,本技术铲锹包括有一片采用钢板冲压成型的铲头1、一片木质的手柄2。铲头1中部设有向上隆起的上凸起部3,上凸起部3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上夹持部4。铲头1下面固定有一片采用钢板冲压成型的加强板5,加强板5对应上凸起部3位置设有向下隆起的下凸起部6,下凸起部6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下夹持部7,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固定在一起,其固定方式可以是扣接、焊接、铆接或通过螺钉螺接等,使得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不会分开,手柄2设置在上凸起部3、上夹持部4与下凸起部6、下夹持部7之间。铲头1由钢板冲压成型,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手柄2由木质材料加工而成。铲头1的上凸起部3相当于在铲头1的中间增加了一条加强筋,使铲头1在上、下撬动时不易产生弯折,大大增强了铲头1的抗弯折强度。上夹持部4是由上凸起部3尾部延伸出来,因此,上夹持部4横断面也具有与接近上凸起部3横断面相对应的隆起弧度,在纵向上具有很好的抗弯折强度。加强板5上的下凸起部6和下夹持部7同样具有很好的抗弯折强度。由于加强板5是固定帖置在铲头1的背面上的,在铲、砍过程中,铲头1的边缘首当其冲,将受到巨大的外力作用,因此,铲头1需要采用既有硬度又有韧性的好钢材制造,而加强板5边缘则不会受到很大的外力作用。因此,加强板可以采用比铲头的金属材料硬度低一些的钢板制造,这样制造容易。当然采用硬度高的钢板制造其机械强度会更好。当铲头1与加强板5固定在一起后,不但可以大大增强铲头1中部的抗弯折强度,而且形成了可容手柄2固定的空腔,使手柄2的前段可以直接固定在铲头1中部,进一步增强了铲头1中部的抗弯折强度。而手柄2的中段固定在上夹持部4与下夹持部7之间,同样增强了上夹持部4与下夹持部7结合部位的抗弯折强度。在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外侧设有紧箍的套环8,该套环8可将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固定在一起。套环8紧箍在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外侧,使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的整个内侧面均能与手柄2的外侧面紧密地接触,增加了铲头1与手柄2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地增加了手柄2与铲头1之间接触的摩擦力,避免现有技术中手柄2与铲头1之间容易松脱的问题。套环8呈一整体环状结构,无缝隙,不会开裂。套环8能够紧箍在上夹持4部和下夹持部7外侧,使得手柄2与铲头1之间连接牢固,不容易松脱。本技术中采用了套环8紧箍在手柄2上的固定结构,其固定强度远高于现有技术通过用具有一条缝隙的圆管状结构固定手柄的强度。上凸起部3与下凸起部6合在一起后,则在铲头1尾段中央形成一个圆锥状腔体,手柄2前端部与圆锥状腔体相适应的椎体状,该锥度很小,手柄2前端部的椎状体刚好置于铲头1的锥状腔体中。装配时,只需将手柄2前端部插入圆锥状腔体向前插紧即可。此时,锥状腔体内部得到充实,使铲头1既可以夹紧手柄2,又可以让手柄2充实铲头1的锥状腔体,防止铲头1弯曲变形,进一步提高了铲头1的抗弯折强度。下凸起部6周边设有可帖置固定在铲头1底面上的加强边9。加强边9呈V形状,使得铲头1的板体中部进一步加厚,即为加强板5提供了与铲头1连接的部位,又提高了铲头1的抗弯折强度。上夹持部4或/和下夹持部7各设有一条向外凸出的凸筋10,即在上夹持部4、下夹持部7上各设有一条纵向的、向外凸出的、横截面呈弧线状的凸筋10,凸筋10是在铲头1和加强板5在制造过程中冲压成型的。凸筋10可以增强上夹持部4、下夹持部7抗弯折强度,它使上夹持部4、下夹持部7在上下拗动时更加难以弯折。如图2中所示,套环8外形呈前端小后端大的圆台状结构,锥度很小。手柄2处于套环的位置18形状呈相应锥度的圆台体。装配时,先将套环8置于上夹持部4与下夹持部7的根部,即靠近铲头1后端一侧,当手柄2置于上夹持部4与下夹持部7中位置后,将套环8向手柄2尾部方向挤压或敲打等使其移动,由于锥状角度很小,只需要对套环8施加一定的轴向力使其移动,就可以对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在径向上增加巨大的夹持力,该夹持力作用在手柄2的外侧,使其中间一段被牢牢地固定在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之间无法松脱,铲头1与手柄2之间连接牢固,装配简单、快捷、容易,并且在不断的挖掘、撬动、砍伐等振动过程中也无法松脱。上凸起部3或下凸起部6上设有通孔11,通孔11中设有固定于手柄2上的紧固钉12。上凸起部3上设有两个通孔11,紧固钉12可以为铁钉,也可以是自攻螺钉。有两个自攻螺钉通过通孔11拧在手柄2上。自攻螺钉使手柄2直接被钉在铲头1上,同时还可以使木质手柄2胀紧于空腔内。铲头1与加强边9上对应设有铆接孔13,铆接孔13中设有铆接在铲头1与加强板5上的铆钉14,铲头1与加强板5之间形成铆接结构。铆接孔13至少有两对,分别设置在上凸起部3与下凸起部6的两侧,使铲头1与加强板5不会分开。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设有七对铆接孔13,上凸起部3与下凸起部6的每一侧有三对,前端一对,每对铆接孔13中铆接有一个铆钉14。由于冲压铲头1的钢材既有硬度又有韧性,因此,在铲头1侧边设置有刀口,便于在野外对食物进行切割操作。当利用铲头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铲锹,包括有金属冲压成型的铲头(1)、手柄(2),所述的铲头(1)中部设有向上隆起的上凸起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起部(3)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上夹持部(4),所述的铲头(1)下面固定有加强板(5),所述的加强板(5)对应上凸起部(3)位置设有向下隆起的下凸起部(6),所述的下凸起部(6)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下夹持部(7),所述的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手柄(2)设置在上凸起部(3)、上夹持部(4)与下凸起部(6)、下夹持部(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铲锹,包括有金属冲压成型的铲头(1)、手柄(2),所述的铲头(1)中部设有向上隆起的上凸起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起部(3)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上夹持部(4),所述的铲头(1)下面固定有加强板(5),所述的加强板(5)对应上凸起部(3)位置设有向下隆起的下凸起部(6),所述的下凸起部(6)尾部设有向后延伸出来的下夹持部(7),所述的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手柄(2)设置在上凸起部(3)、上夹持部(4)与下凸起部(6)、下夹持部(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锹,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7)外侧设有紧箍的套环(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锹,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凸起部(3)与下凸起部(6)合在一起后呈锥状腔体,所述的手柄(2)前端部与锥状腔体相适应的椎体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锹,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凸起部(6)周边设有可帖置固定在铲头(1)底面上的加强边(9)。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辉,
申请(专利权)人:彭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