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强脱斜抽塑料模,属于塑料模具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内的下端设有定模仁,下模内的上端设有动模仁,下模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动模仁与定模仁形成的模腔与待成型塑料产品外形一致,下模上设有套筒顶针,套筒顶针穿过下模和动模仁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设置;动模仁内设有导行孔,导行孔内设有斜挡块,动模仁上设有压块,压块内设有斜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斜挡块驱动斜滑块上下且可通过复位弹簧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借助模具开合模力实现强制脱芯和复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塑料模具领域,涉及强脱斜抽塑料模。
技术介绍
很多塑料产品曲面较多,外形较负责,会有复角结构的存在,复角结构在注塑模具生产塑料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斜抽结构,在进行支撑保证强度的同时也方便进行抽芯分模,目前常用的斜抽结构多采用气缸或者油缸驱动,垂直于产品的造型面,结构简单,但是结构占用空间大,会增大模具的体积,提升了模具的成本,而且需要增加独立的动力源,这也增加了模具的成本,而且使得模具结构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利用模具开合模力实现强脱的斜抽塑料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强脱斜抽塑料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的下端设有定模仁,所述下模内的上端设有动模仁,所述下模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形成的模腔与待成型塑料产品外形一致,所述下模上设有套筒顶针,所述套筒顶针穿过所述下模和动模仁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设置;所述动模仁内设有导行孔,所述导行孔内设有斜挡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下模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斜挡块上下运动,所述斜挡块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动模仁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内设有斜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斜滑块的下端与所述斜挡块的上端接触设置,所述斜滑块为“中”字形结构,所述压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斜滑块中间段的下方且二者匹配设置,所述斜滑块的中间段与所述压块上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上模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所述斜挡块与所述压块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斜滑块的上端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定模仁居中在所述上模内居中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动模仁在所述下模内居中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斜滑块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斜挡块的上端面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外表面设有渗氮层。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上端面向下的延长面与动模仁下端面的相交线位于下模的竖直中心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模具开合模力,实现斜挡块的上下运动,合模上升的过程中进行带动与之接触设置的斜滑块实现上升,实现与待成型塑料产品的接触,开模下降的过程中,斜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与待成品产品的强制脱离,实现脱模,如此反复循环,结构简单可靠,脱模动作无需增加额外的动力源,降低模具成本;2、整个结构将竖直的运动转换为斜向运动,缩小了模具空间,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强脱斜抽塑料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强脱斜抽塑料模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斜滑块;2-复位弹簧;21-中间段;3-压块;31-定位槽;4-斜挡块;5-套筒顶针;6-上模;7-动模仁;8-定模仁;9-下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强脱斜抽塑料模,包括上模6和下模9,上模6内的下端设有定模仁8,下模9内的上端设有动模仁7,下模9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动模仁7与定模仁8形成的模腔与待成型塑料产品外形一致,下模9上设有套筒顶针5,套筒顶针5穿过下模9和动模仁7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设置;动模仁7内设有导行孔71,导行孔71内设有斜挡块4且二者滑动连接,下模9直接或间接驱动斜挡块4上下运动,斜挡块4的上端面为斜面,动模仁7上设有压块3,压块3内设有斜滑块1且二者滑动连接,斜滑块1的下端与斜挡块4的上端接触设置,斜滑块1为“中”字形结构,压块3上设有定位槽31,定位槽设在斜滑块1中间段21的下方且二者匹配设置,斜滑块1的中间段21与压块3上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上模6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斜挡块4与压块3的下端面接触,斜滑块1的上端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优选地,定模仁8居中在上模6内居中设置;更优选地,动模仁7在下模9内居中设置,居中设置,受力均匀,稳定性更佳。优选地,斜滑块1的轴向中心线与斜挡块4的上端面垂直设置,斜面驱动省力,而且容易保证斜滑块1与待成型塑料产品上成型面的垂直度。优选地,复位弹簧2的外表面设有渗氮层,增加复位弹簧2的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优选地,压块3上端面向下的延长面与动模仁7下端面的相交线位于下模9的竖直中心面上,重心重合,结构稳定性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合模过程中,下模9带动动模仁7和套筒顶针5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挡块4沿导行孔71向上运动,当下模9到达上极限位置后,动模人7与定模仁8完成合模形成模腔,套筒顶针5可对成型后的塑料产品进行定位,斜滑块1在斜挡块的作用下与成型后塑料产品接触,塑料产品浇注成型后,进行开模,下模9向下运动,斜滑块4向下运动,斜滑块1在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完成与成型后塑料产品的脱离,完成强制脱离,然后由套筒顶针5将成型后的塑料产品顶出,完成脱模,整个结构可部增加外力,借助模具开合模力实现强制脱芯和复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强脱斜抽塑料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6)和下模(9),所述上模(6)内的下端设有定模仁(8),所述下模(9)内的上端设有动模仁(7),所述下模(9)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所述动模仁(7)与所述定模仁(8)形成的模腔与待成型塑料产品外形一致,所述下模(9)上设有套筒顶针(5),所述套筒顶针(5)穿过所述下模(9)和动模仁(7)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设置;所述动模仁(7)内设有导行孔(71),所述导行孔(71)内设有斜挡块(4)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下模(9)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斜挡块(4)上下运动,所述斜挡块(4)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动模仁(7)上设有压块(3),所述压块(3)内设有斜滑块(1)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斜滑块(1)的下端与所述斜挡块(4)的上端接触设置,所述斜滑块(1)为“中”字形结构,所述压块(3)上设有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斜滑块(1)中间段(21)的下方且二者匹配设置,所述斜滑块(1)的中间段(21)与所述压块(3)上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所述上模(6)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所述斜挡块(4)与所述压块(3)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斜滑块(1)的上端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强脱斜抽塑料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6)和下模(9),所述上模(6)内的下端设有定模仁(8),所述下模(9)内的上端设有动模仁(7),所述下模(9)处于上极限位置时候,所述动模仁(7)与所述定模仁(8)形成的模腔与待成型塑料产品外形一致,所述下模(9)上设有套筒顶针(5),所述套筒顶针(5)穿过所述下模(9)和动模仁(7)与待成型塑料产品接触设置;所述动模仁(7)内设有导行孔(71),所述导行孔(71)内设有斜挡块(4)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下模(9)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斜挡块(4)上下运动,所述斜挡块(4)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动模仁(7)上设有压块(3),所述压块(3)内设有斜滑块(1)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斜滑块(1)的下端与所述斜挡块(4)的上端接触设置,所述斜滑块(1)为“中”字形结构,所述压块(3)上设有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斜滑块(1)中间段(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尊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