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术20份、驴耳朵花6份、谷皮藤30份、益智仁12份、响铃草22份、莲花须6份、倒挂金钩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白术健脾益气;驴耳朵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谷皮藤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益智仁益肾养髓;响铃草滋肾养肝,利湿解毒;莲花须清心益肾;倒挂金钩清热平肝。诸药合用,达到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活血养血,益肾养髓之功效。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内耳眩晕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内耳眩晕病,又称美尼尔病,是内淋巴积水所致的一种内耳病变,于1861年首先由法国学者P.Meniere氏提出。它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眩晕时可感到四周景物或自身在旋转或摇晃。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以及耳鸣、听力减退、眼球震颤等。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一定关系。目前现代西医学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易为患者所接受。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病因内耳眩晕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内耳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变应性、内分泌紊乱、盐和水代谢失调等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内淋巴回流受阻或吸收障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如内淋巴管狭窄或堵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致内耳小血管痉挛,导致迷路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内淋巴生化特性改变,渗透压增加而引起膜迷路积水。本病的病理变化为膜迷路积水,主要累及蜗管及球囊。压迫刺激耳蜗产生耳鸣、耳聋等耳蜗症状,压迫刺激前庭终末器而产生眩晕等前庭症状。有人认为膜迷路积水后由于张力增加,最后导致膜迷路的前庭膜破裂,引起内淋巴液成分中钾、钠离子浓度改变,致听神经和前庭神经传导阻滞而产生症状.当破裂的膜迷路愈合后,感觉神经处于正常钾、钠含量水平时,则症状消失。波动性症状的发生是膜迷路破裂和修复的结果。疾病早期,内耳的神经尚无变性改变,因此,功能减退尚属可逆性。但病程较长者,则有内耳感受器和基底膜等退化,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前庭功能永久减退。病变重者虽一、二次的眩晕发作,亦可出现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聋。临床表现①眩晕(vertigo):特点是突然发作,剧烈眩晕,呈旋转性,即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头稍动即觉眩晕加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眩晕减轻而渐消失。间歇期可数周、数月或数年,一般在间歇期内症状完全消失。②耳鸣(tinnitus):绝大多数病例在眩晕前已有耳鸣,但往往未被注意。耳鸣多为低频音,轻重不一。一般在眩晕发作时耳鸣加剧。③耳聋(deafness):早期常不自觉,一般在发作期可感听力减退,多为一侧性。病人虽有耳聋但对高频音又觉刺耳,甚至听到巨大声音即感十分刺耳,此现象称重振。在间歇期内听力常恢复,但当再次发作听力又下降,即出现一种特有的听力波动现象。晚期,听力可呈感音神经性聋。④其他:眩晕发作时或有患侧耳胀满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药物治疗①对症治疗,使用镇静药:如安定,谷维素;配合非那根。②酌情选用血管扩张药:西比林,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Anisodamine Hydrobromide。③应用利尿药:双氢克尿噻,氨本蹀定。④中医药治疗以髓入手,全身治疗,使病症开始好转,人体恢复正常生理机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内耳眩晕病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术20份、驴耳朵花6份、谷皮藤30份、益智仁12份、响铃草22份、莲花须6份、倒挂金钩18份。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认为,内耳眩晕病的病因,可分外感、内伤两大类,主要与脾、肝、肾三脏有关,其病理变化有风、痰、瘀、虚四个方面。风:阳盛之人,阴阳平衡失其常度,阴亏于下,阳亢于上,发为眩晕;或因情志不舒,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郁结,久而化火伤阴,肝阴耗损,风阳易动,上扰头目而作眩晕;或因风阳侵袭,客于耳窍,致耳窍气血运行不畅,清阳不升,则作眩晕。痰:饮食不节,厚味肥甘太过,损伤脾胃,或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阳不振,健运失职,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经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空之窍失其所养而作眩晕。瘀:因跌仆坠损,头脑外伤,瘀血停留,阻滞经脉;或因气不摄血,致血溢脉外而为瘀;或因年老经脉气血衰弱,血脉运行不畅等,致气血不能上荣于头脑,发为眩晕。虚:忧思劳倦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阳气虚衰,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肝风失其常,虚风内动,皆能作眩;或因髓海不足,脑转耳鸣为病。总而言之,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风、火、痰、瘀为标,脏腑虚损为本。以上病机,亦常相互关联,故治疗则采取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活血养血,益肾养髓。本专利技术运用:白术健脾益气;驴耳朵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谷皮藤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益智仁益肾养髓;响铃草滋肾养肝,利湿解毒;莲花须清心益肾;倒挂金钩清热平肝。诸药合用,达到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活血养血,益肾养髓之功效。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专利技术人2012年5月-2015年4月间共收集100例内耳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35例,年龄20~60岁,病程1个月~7年;对照组男15例、女30例,年龄22~66岁间,病程3个月~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①突发性、反复发作性,发作前无预兆,间歇期长短不定,有的发作与季节有关系,有的与内分泌有关系。②反复发作,一般不能自愈,多越发越重,容易继发另一种或二种眩晕。③发作期如同在大海中乘船遇到了风浪,站立不稳,恶心、呕吐,感觉自己、周围景物、天、地旋转,伴有出汗。④耳鸣、听力下降或突聋。⑤部分病人有急着大便或小便的感觉,该症状不是每一位病人都出现,出现者对确诊有意义。⑥发作期与间歇期交替进行:间歇期时间长短不定。间歇期的特点是恢复到与健康时期一样。如果出现昏昏沉沉或小晕,头脑不甚清楚。这不是疾病的减轻,而是疾病的变态,变态的原因,是因治疗中用药不当或又患另一种眩晕症。⑦单纯内耳眩晕病,不管眩晕有多重,头脑是清楚的。头脑不清楚,是失神的表现(时间可短到秒内),头脑不清楚则是另一种眩晕症。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 年龄18~70岁;③依从性好;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患有严重心、肺、肝、肾脏疾病患者;③有其他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④发病后经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每日3次。治疗2个月。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2个月。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①痊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正常,观察半年以上未发作;②有效:自觉症状减轻,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有进步,观察半年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③无效:症状与体征等无明显改善。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组别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明显不良反应例治疗组552428394%0对照组45830785%0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内耳眩晕病,治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称取:白术20克、驴耳朵花6克、谷皮藤30克、益智仁12克、响铃草22克、莲花须6克、倒挂金钩18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术20份、驴耳朵花6份、谷皮藤30份、益智仁12份、响铃草22份、莲花须6份、倒挂金钩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白术20份、驴耳朵花6份、谷皮藤30份、益智仁12份、响铃草22份、莲花须6份、倒挂金钩18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白术20份、驴耳朵花6份、谷皮藤30份、益智仁12份、响铃草22份、莲花须6份、倒挂金钩18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病的药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吴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