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物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675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13:57
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阻止乘客的腰部向座椅靠背陷入,后碰撞时引导上半身整体向后方转动,通过减轻乘客颈部单独向后方倾倒的程度,可以有效减轻对乘客颈部等负荷的乘坐物用座椅。乘坐物用座椅(S),其特征是:后碰撞时,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的后方移动量大于乘客躯干部下方的后方移动量,同时设置有使躯干部上方陷入座椅靠背(S1)的降低颈部负担装置(25)。

Riding seat

Provides a simple structure to prevent passengers through the waist to fall into the seat back, after the collision led to the rear upper body overall rotation, by reducing the neck to the rear passengers separate dump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oad of passengers ride with neck seat. Take a seat with (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fter the collision, rear movement of the neck and body of the connecting point of cadres is greater than the rear trunk below the passenger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set above the seat back into the trunk (S1)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neck device (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080059075.7(PCT/JP2010/073183)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坐物用座椅,特别是涉及在后碰撞时实现降低对乘客负荷的乘坐物用座椅。
技术介绍
当汽车等乘坐物的后部被追尾或在倒车行驶时受到碰撞等,即后碰撞时,乘客的颈部(脖子)可能会受到巨大的负荷。一般来说,受到这样的负荷的主要原因是相对就座乘客的胸部,由于仅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颈部被过度弯曲拉伸。即,后碰撞时,就座乘客的头部由于惯性力急剧后倾,颈部就产生了负荷。因此,对于现在的汽车等的乘坐物用座椅,为了保护乘客的头部或颈部不受由于后碰撞导致的冲击,减少对颈部的负荷,在座椅靠背(就座部)上方设置从后方支持乘客头部的头枕。但是,仅凭固定设置的头枕,后碰撞时,很难防止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即后碰撞时,如果不迅速减小乘客的头部与头枕之间的间隔来支持头部,头部将急剧向后方移动,可能无法充分减轻施加于颈部的负荷。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后碰撞时乘客的负重向后方移动,使头枕向前方可动,从而支持乘客的头部并控制对颈部负荷的技术,即调节保护头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进一步地,提出了在包括具有侧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支持座椅靠背衬垫的座椅靠背的乘坐物用座椅中,在侧部框架之间设置可动的连接部件,设置受压部件,后碰撞时,乘客受到巨大冲击时,通过连接部件旋转,使受压部件向后方移动,使乘客向座椅靠背侧,即后方陷入,使头部接近头枕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特开2003-34140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9-0235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在后碰撞时,由于惯性力乘客向后方移动时,设置在座椅后方的可动板上产生负荷,与该可动板向后方的移动联动,头枕向前方移动,缓和对乘客的负荷。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后碰撞时,乘客向后方移动,此时的负荷通过可动板接受,与该可动板向后方移动时联动,使头枕向前方移动。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是,在座椅的侧部框架上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受压部件,后碰撞时,接受乘客的负荷使受压部件向后方大量移动。这种构成,头枕不向前方移动,乘客包括腰部在内的上半身陷入座椅靠背,通过使头枕和座椅靠背同时分别支持头部和脊背可以防止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减轻对颈部的负担。这样,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受到后碰撞时,具有通过乘客的脊背向后方陷入,头枕从后方支持头部或颈部的结构的乘坐物用座椅。这些具有通过使乘客的脊背部分向后陷入,使乘客头部容易与头枕抵接,防止头部急剧向后方移动的优点。受到后碰撞时,如果可以使乘客的上半身整体后倾,即使其保持头部、颈部、躯干部的相对位置后倾,头部就不单独向后方移动。结果,虽然可以控制对颈部的负荷,但是上述技术中,通过座椅靠背控制乘客的躯干部向后方移动。因此,相对头部的后方移动量,由于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的后方移动量被控制了,所以通常就座时与后碰撞时,头部与颈部的连结位置的角度发生变化,有可能对颈部产生负担。此外,如专利文献1,在头枕移动使乘客的头部与其抵接的技术中,由于头枕与受压部件联动,因此需要另外设置头枕的移动机构,不仅结构复杂,成本增加,还存在座椅整体重量增加这一不足。并且,由于座椅靠背框架上需要用于移动头枕的可动部分,所以存在刚度下降的不足。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存在用于在侧部框架上安装受压部件的机构复杂,安装受压部件的必要配件数量多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后碰撞时可以有效减轻对乘客的负担的乘坐物用座椅中,提供一种通过控制通常就座时与后碰撞时乘客的头部的角度变化,可以降低颈部负担的乘坐物用座椅。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构成的轻量、且价格便宜的乘坐物用座椅。上述问题根据后碰撞时,使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的后方移动量大于乘客躯干部下方的后方移动量,同时设置有使躯干部上方陷入座椅靠背的降低颈部负担装置来解决。由此,后碰撞时,乘客向后方移动时,乘客的躯干部上方可以陷入座椅靠背侧,可以进一步地确保躯干部与颈部的连结点的后方移动量。结果,关于连结头顶部到头部与颈部的连结点的连结线、和连结头部与颈部的连结点到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的连结线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控制通常就座时与后碰撞时的角度变化,可以减轻对颈部的负担。此时,如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降低颈部负担装置,使所述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移动到比连结线更后方的位置,该连结线是连结所述乘客的头部与所述颈部的连结点与腰部的线。由此,更可以确保乘客躯干部与颈部的连结点的后方移动量。结果,关于连结头顶部到头部与颈部的连结点的连结线、和连结头部与颈部的连结点到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的连结线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控制通常就座时与后碰撞时的角度变化,可以进一步减轻对颈部的负担。另外,此时,如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降低颈部负担装置,由控制所述躯干部下方向后方移动的移动量控制部件构成。这样,通过设置阻止乘客向后方移动的移动量控制部件,引导乘客的后倾动作。结果,由于躯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动量变大,提高了降低颈部负担的效果。进一步地,如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降低颈部负担装置,使所述躯干部上方的后方移动量大于所述躯干部中央的后方移动量。由此,由于可以确保乘客的躯干部与颈部的连结点的后方移动量,因此可以控制颈部与躯干部的连结点的角度变化,可以进一步减轻对颈部的负担。此外,如本专利技术,优选包括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设置于上方的上部、设置于下方的下部的座椅靠背框架;设置于该座椅靠背框架上方的头枕。所述下部具有架设在所述侧部的下部框架、固定在该下部框架且与所述侧部间隔指定距离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降低颈部负担装置。该降低颈部负担装置,由设置在所述腰部的后方位置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构成。该阻碍腰部进入部件与所述下部框架的上方及下方相连且被固定、凸出地被设置在所述下部框架的更前方。这样,下部框架,即相当于乘客腰部的位置,通过设置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后碰撞时,乘客上半身向后方移动时,通过阻碍腰部进入部件阻止腰部,腰部对于座椅靠背的陷入变小。根据这种结构控制腰部的后方移动,进一步地,由于躯干部上方(相当于肩的部分)向后方移动,因此可以控制通常就座时与后碰撞时的头部与颈部的连结位置的角度变化。结果,可以降低对颈部的负荷。因此,不需使用使头枕移动的机构、使乘客上半身陷入的机构等复杂的机构,仅通过在座椅下方设置结构简单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后碰撞时就可以有效控制对乘客颈部等的负荷。本专利技术的乘坐物用座椅,没有设置复杂的机构,只是具有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结构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乘坐物用座椅,可以实现用较少的配件数量降低后碰撞时对乘客产生的负荷。因此,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轻量的乘坐物用座椅。此外,可以是通过下部框架的上方及下方支持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可以更坚固地接合,即使是由于乘客的后方移动产生过大的负荷的情况下,也可充分承受该负荷的乘坐物用座椅。进一步地,如本专利技术,优选作为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的所述移动量控制部件,由中空体构成。这样,由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由中空体构成,不与构成座椅框架的其他部件接触,变为节省空间性能高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另外,由于阻碍腰部进入部件由中空体构成,重量的增加得到了控制,可以设计得更轻量。另外,如本专利技术,优选作为所述阻碍腰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乘坐物用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设置于上方的上部、设置于下方的下部的座椅靠背框架;具备沿着倾斜机构的旋转轴的倾斜轴;所述下部具有架设在所述侧部的下部框架、固定在该下部框架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在大致中央部分具有逃逸部;所述逃逸部具有比其以外的位置更后方,或者向下方降低一个阶梯的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09.12.28 JP JP2009-2980261.一种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包含位于两侧的侧部、设置于上方的上部、设置于下方的下部的座椅靠背框架;具备沿着倾斜机构的旋转轴的倾斜轴;所述下部具有架设在所述侧部的下部框架、固定在该下部框架的阻碍腰部进入部件;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在大致中央部分具有逃逸部;所述逃逸部具有比其以外的位置更后方,或者向下方降低一个阶梯的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碍腰部进入部件与所述侧部间隔指定距离并向左右方向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乘坐物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具有连结两侧的所述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妻健一古田将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