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199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7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简易且高灵敏度地检测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更详细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与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并用而检测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能够与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该组合产品至少包含:(a)第一结合剂,其包含能够与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第一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b)能够与上述第一结合剂特异性结合的连接分子;以及(c)第二结合剂,其为能够与上述连接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结合剂,包含第二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

Combination product for detecting target mark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bined product for detecting a target marker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implicity. More particular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mbining molecular markers and objective and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 to sign combination products, the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to specific objects to a biological sample to sign, the product portfolio includes at least a first binder (a), which includes can conjugate molecul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specific binding of the first binding molecule, and with the signs marking substance; (b)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nded molecular binding specificity; and (c) second binder, the second binder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connecting molecular specificity, contains second binding molecules and mark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参照本专利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4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89675号的优先权,该在先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检测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以及使用其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免疫化学的进步,使用抗原抗体反应以良好灵敏度检测微量的物质的免疫测定法被广泛使用。作为免疫测定法中的通常的方法,可列举免疫染色法等。免疫染色法是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切片上的特定物质的抗体来检测该细胞、组织切片上的特定物质的方法。该免疫染色法中,可检测的物质为酶的情况被称为酶抗体法。作为酶抗体法,开发出了使用经能够将一抗(primary antibody)可视化的酶进行了标记的物质的直接法、不标记一抗而标记二抗(secondary antibody)的间接法等方法。进一步,近年来,为了实现组织、细胞内分布的少量抗原蛋白的可视化、或者为了证明由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处理从而抗原性显著受损的抗原物质,要求进一步的高灵敏度,从而逐步开发了作为酶抗体法的变形方法的各种扩增法。作为这些扩增法,按照灵敏度低的顺序,可列举直接法<间接法<PAP(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法<ABC(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法<LSAB(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法<聚合物法<CSA(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法等(非专利文献1)。上述扩增法中,目前,作为高灵敏度且简便的方法,最普及的方法为聚合物法。作为以往聚合物法的一种,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对于抗原等目的标志物使一抗反应后,与聚合物试剂(聚合物上结合有大量的酶和二抗)反应,从而形成抗原-一抗-二抗-聚合物-酶的复合体。利用该复合体中的酶活性使基质显色,从而使目的标志物可视化(非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其他的聚合物法,可列举如下的方法:在上述的以往聚合物法中的一抗和聚合物试剂之间,使架桥(bridge)试剂(此外,还被制造商赋予了连接子、探针、原发后(post primary)等各种名称)反应,从而进行信号的扩增。其结果,据说可以期待与上述方法相比高2~5倍的灵敏度(非专利文献1)。近年来,进一步,作为新的聚合物法,开发了如下的方法:对于上述的聚合物试剂(第一聚合物试剂),使进一步的聚合物试剂(第二聚合物试剂)反应,从而进行信号的扩增(专利文献1)。然而,即使使用以往的聚合物法,由于目的标志物极其微少、或者抗原性降低等理由,有时无法获得期望水平的染色。在这样的技术状况下,仍然需要简便并且以更加高的灵敏度检测目的标志物的手段。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鸭志田伸吾,基礎からの免疫染色術-いかに確実に染め出すか-(从基础开始的免疫染色技术-如何可靠地进行染色),组织细胞化学2012,日本组织细胞化学汇编,2012,p.11-25。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133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简便且以高灵敏度检测生物学试样中出现的目的标志物。本专利技术人这次将由标记物质标记的多种结合剂与特定的连接分子组合而用于目的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发现,能够简便且以显著高的灵敏度检测目的标志物。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该见解而作出。本专利技术中,包含以下的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与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并用而检测该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能够与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所述组合产品至少包含:(a)第一结合剂,包含能够与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第一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b)能够与上述第一结合剂特异性结合的连接分子,以及(c)第二结合剂,其为能够与上述连接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结合剂,包含第二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2)如(1)所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上述连接分子能够与上述标记物质特异性结合。(3)如(1)或(2)所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上述连接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4)如(1)~(3)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标记物质为选自化学发光标记、金属粒子、荧光标记、酶标记、辅酶标记、经标记的抗体、色素、生物发光标记、半抗原和聚合物粒子中的至少一种以上。(5)如(1)~(4)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上述第一结合剂为上述第一结合分子与述标记物质直接地、或者通过载体间接地连接而成的结构体。(6)如(1)~(5)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上述第二结合剂为上述第二结合分子与上述标记物质直接地、或者通过载体间接地连接而成的结构体。(7)如(1)~(6)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上述第一结合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8)如(1)~(7)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中,上述第二结合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9)如(1)~(8)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进一步与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组合而成。(10)如(1)~(9)中任一项记载的组合产品,其为试剂盒的形式。(11)一种检测从被测物获得的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的方法,包括:(i)使预先与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的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和第一结合剂接触而得到第一复合体的工序,(ii)使该第一复合体和连接分子接触而得到第二复合体的工序,以及(iii)使该第二复合体和第二结合剂接触而得到第三复合体的工序,上述第一结合剂包含能够与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第一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上述连接分子能够与上述第一结合剂特异性结合,上述第二结合剂能够与上述连接分子特异性结合,且包含第二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12)如(11)所记载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检测上述第三复合体中的标记物质的工序。(13)如(11)或者(12)所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连接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14)如(11)~(13)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连接分子能够与上述标记物质特异性结合。(15)如(11)~(14)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标记物质为选自化学发光标记、金属粒子、荧光标记、酶标记、辅酶标记、经标记的抗体、色素、生物发光标记、半抗原和聚合物粒子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标记物质。(16)如(11)~(15)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结合剂为第一结合分子和上述标记物质直接地、或者通过载体间接地连接而成的结构体。如(17)如(11)~(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二结合剂为第二结合分子和上述标记物质直接地、或者通过载体间接地连接而成的结构体。(18)如(11)~(17)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结合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19)如(11)~(18)中任一项记载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二结合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20)一种用于与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并用而检测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的用途,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能够与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所述组合产品至少包含:(a)第一结合剂,包含能够与上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第一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b)能够与上述第一结合剂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检测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与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并用而检测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所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能够与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所述组合产品至少包含:(a)第一结合剂,包含能够与所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第一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b)能够与所述第一结合剂特异性结合的连接分子,以及(c)第二结合剂,其为能够与所述连接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结合剂,包含第二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4.23 JP 2014-0896751.一种用于与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并用而检测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的组合产品,所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能够与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所述组合产品至少包含:(a)第一结合剂,包含能够与所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直接或间接地特异性结合的第一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b)能够与所述第一结合剂特异性结合的连接分子,以及(c)第二结合剂,其为能够与所述连接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结合剂,包含第二结合分子和标记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所述连接分子能够与所述标记物质特异性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所述连接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标记物质为选自化学发光标记、金属粒子、荧光标记、酶标记、辅酶标记、经标记的抗体、色素、生物发光标记、半抗原和聚合物粒子中的至少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剂为所述第一结合分子与所述标记物质直接地、或通过载体间接地连接而成的结构体。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所述第二结合剂为所述第二结合分子与所述标记物质直接地、或者通过载体间接地连接而成的结构体。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所述第一结合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中,所述第二结合分子为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进一步与所述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组合而成。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产品,其为试剂盒的形式。11.一种检测从被测物获得的生物学试样中的目的标志物的方法,包括:(i)使预先与目的标志物特异性结合而成的目的标志物结合分子和第一结合剂接触而得到第一复合体的工序;(ii)使该第一复合体和连接分子接触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林弘一藤田佳誉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冷生物科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