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9264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12:05
一种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织物的后整理工艺的拉幅定型时采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浸轧,拉幅烘干后再经过焙烘工艺,使相变微胶囊与织物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此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适用性更强,效果更好,操作更为便捷。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适合纯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纯纺或与化纤等交织及混纺织物。

Bidirectional induction energy storag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finishing method for fabric

A bidirectional induction fabric finishing method of thermal storag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the finishing process in fabric after stretching when using padding rolling liquid immersion containing microcapsules, stretching drying after the curing process, the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and fabric the chemical cross-linking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rosslinking age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method has stronger applicability, better effect and more convenient operation. The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pure cotton and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 pure spinning or interwoven with chemical fiber and blend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
,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感应蓄能保温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衣物主要是利用空气热传导率低的特点,采用提高织物内部静止空气的方法来减少热量的传递,其绝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厚度和密度,且其保温效果受外界压力和水分的影响,效果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反馈到人体的体感也较为滞后。后来,人们在涤纶或锦纶等化纤原料的制作过程中,在喷丝的时候通过加入保温粒子,制成保温纤维,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但化纤材料本身不透气、吸湿性较差,所以这种方法局限性较大,无法用在衬衫、内衣、家纺面料上。目前人们已研究了相变储能用微胶囊(或相变微胶囊乳液),如申请号为CN201310548439.3的《有机-无机物复合的相变储能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就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期将制成的相变储能用微胶囊用于储能、隔热的建筑、服装生产
;如申请号为CN201510598879.9的《一种多层囊皮的石蜡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就公开了制备一种亲水性好的相变储能用微胶囊;而申请号为CN201610194541.1的《一种石蜡相变微胶囊调温面料的制备方法》不但公开了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还将制成的相变微胶囊直接涂覆于纺织面料上,经加热后形成保温层,以提高织物的保温性。但是,以上这些方法还是不能解决织物具有透气、吸湿性的服用功能,因此,不能大量地应用于日常被、服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具有保温性又具有透气和一定的吸湿性的,服用性能较好的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烧毛、退浆、丝光、拉幅定型、焙烘和预缩处理,其特征在于:在拉幅定型时,采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浸轧后烘干。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织物的后整理工艺的拉幅定型时采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浸轧,拉幅烘干后再经过焙烘工艺,使相变微胶囊与织物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此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适用性更强,效果更好,操作更为便捷。本专利技术工艺适合纯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纯纺或与化纤等交织及混纺织物。通过在面料上施加相变微胶囊,可以通过固液转换来达到存储或释放热量的效果。当外界温度升高到达相变材料熔点时,微胶囊内部相变材料融化吸热;当外界温度降低到达相变材料凝固点时,微胶囊内部相变材料凝固放热。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整理的织物不论外界环境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它在人体与衣物、衣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能起到一个调节器的作用,缓冲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同时还具有可洗性,其透气性和吸水性也附合被服面料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可为人体提供舒适微气候环境的全新保温机理,能够热调节而不仅仅是热隔绝。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由相变微胶囊乳液、交联剂、渗透剂、醋酸和水组成。常规定型用浸轧液由柔软剂、渗透剂、醋酸和水组成。本专利技术则在浸轧液中采用了相变微胶囊乳液和交联剂,通过相变微胶囊助剂、交联剂在渗透剂作用下扩散到织物内部,渗透剂有利于助剂快速渗透进入织物内部,并分散均匀。在一定酸性条件下,经过一定温度,相变微胶囊与交联剂在酸性条件下与织物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使相变微胶囊助剂牢固地与织物结合。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中,相变微胶囊乳液占比为15~40g/L,交联剂2~5g/L,渗透剂1~2g/L,醋酸1~2g/L。当微胶囊用量在15g/l以上时,织物具有明显的保温效果,综合考虑确定为15~40g/l,交联剂用量相对微胶囊用量为10%,此时可反应完全。调节工作液pH值4~5之间,在适量渗透剂作用下,相变微胶囊与交联剂可很好分散在织物内部。本专利技术拉幅定型时烘房温度优选为130~160℃,浸轧液的温度优选为55~65℃。烘房温度结合定型机设备性能及产能,设定定型温度为130~160℃,温度过低织物难以烘干,车速慢;温度过高织物易产生黄变,能耗大。浸轧液温度需保持在55℃以上,这样微胶囊乳液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分散更均匀,温度过高生产中难以实现。另外,本专利技术烧毛要求:烧毛清,布面光洁。坯布的退浆率≥99%,退浆后织物的毛效≥5cm/5min。以使预处理的织物在浸轧时能够吃料充分。所述丝光时,将织物经丝光机浸轧烧碱,经过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时间为30~60秒,然后用流动的热水洗除坯布面烧碱液,丝光后织物的pH值为7~8。该丝光工艺可进一步保证织物缩水稳定及布面品质。另外,焙烘的温度环境为150~170℃,焙烘时间为45~180秒。当在温度达到150℃时开始交联反应,反应时间在45~180秒之间,温度越高可适当缩短焙烘时间,使最终反应完全。具体实施方式一、对55/45涤棉机织坯面进行后整理:面料准备:坯布摊缝正反面一致,缝头平、直、齐、牢。烧毛工序:要求烧毛清,布面光洁,退浆要求退浆净。坯布的退浆率达到99%以上,毛效达到5cm/5min,保证退浆后手感和毛效,为后续的定型吃料充分做准备。丝光工序:经丝光机浸轧烧碱,经过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间为30~60秒,然后用流动的热水(温度范围 55~65℃)洗除坯布面烧碱液,直至布面pH值为7~8。拉幅定型工序:浸轧施加相变微胶囊助剂在拉幅定型机上进行,烘房温度控制在130~160℃。其中,所用浸轧液组成为:相变微胶囊乳液15~40g/L,交联剂2~5g/L,渗透剂1~2g/L,醋酸1~2g/L,其余为水;浸轧液温度控制在55~65℃之间。焙烘工序:浸轧烘干后的面料经焙烘机进行焙烘反应,焙烘的烘箱温度150~170℃,焙烘时间45~180秒。预缩工序:按常规工艺,根据布种进行工艺调节。二、检测结果:以DSC差示量热分析仪测定经相变微胶囊整理过的织物,其具有明显的熔融和结晶峰,以2℃/min升温,测得结晶峰为22℃,热焓为16J/g,结晶区为13~30℃,熔融峰为34℃,热焓为13J/g,熔程为23~36℃,即当面料温度低于22℃时,放热达到最大值;当面料温高于34℃时,吸热达到最大,表面此面料具有吸热或放热的自动调节功能。经过对织物的吸水性检测结果:与常规整理织物相当,以50支纯棉平纹织物为例,JIS L1907爬升可达7cm/30分钟。另外,在纯棉织物、再生纤维素纤维纯纺,或纯棉与化纤交织,或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化纤交织形成的坯布中,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以上试验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使织物既具有保温性,又具有透气和一定的吸湿性,服用性能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烧毛、退浆、丝光、拉幅定型、焙烘和预缩处理,其特征在于:在拉幅定型时,采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浸轧后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烧毛、退浆、丝光、拉幅定型、焙烘和预缩处理,其特征在于:在拉幅定型时,采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浸轧后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由相变微胶囊乳液、交联剂、渗透剂、醋酸和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浸轧液中,相变微胶囊乳液占比为15~40g/L,交联剂2~5g/L,渗透剂1~2g/L,醋酸1~2g/L。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织物的双向感应蓄能保温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幅定型时烘房温度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义师唐志钢周丽红傅青于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占姆士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