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权专利>正文

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63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高浓度、高纯度臭氧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耗能极小,效率高,可产生极高浓度、纯度臭氧又可自行输出臭氧的小型臭氧发生装置,主体结构为一圆柱形金属壳体(4),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6),与外金属筒(4)同轴,有一玻璃筒(2),内壁有金属网(5),金属筒(4)上接地,金属网接高压,玻璃筒内有紫外线管(3),外金属筒壁(4)与玻璃筒壁(2)之间有螺旋型隔气板(1)。该装置可广泛用于工业、民用、医学等各领域。(*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臭氧发生器本技术属于一种高浓度,高纯度臭氧发生装置。目前用于工业和民用的各种臭氧发生装置,普遍是采用对空气或氧气进行高压放电的方法来制备,而且很多臭氧由于不能及时排出,又被自身产生的高温所分解,因此臭氧产生效率低。而用电风扇或气泵吹出排出臭氧又会增加功耗,噪声及设备体积和造价,不利用高浓度臭氧发生器的小型化,因此目前的各种臭氧发生装置普遍存在臭氧浓度低,纯度差,制备费用高,设备结构庞大,耗电量大,效率低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耗能小、效率高,可产生极高浓度,纯度臭氧又可自行输出臭氧的小型臭氧发生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高频高压交流窄脉冲电源使氧气发生强烈而稳定的无声电晕放电,迅速合成浓度和纯度极高的臭氧,由于产生O3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NOx,该装置利用紫外线分解NOx,使O3更纯净。本技术的主体结构为一圆柱金属,两端封闭,气体从进气口(7)进入,经螺旋气板(1)形成螺旋气流,在金属筒(4)与玻璃筒(2)壁间流动,经出气口(6)出。玻璃筒内壁有金属网(5),金属网(5)接交流高压,频率400-10000HZ,峰峰值1000-6000伏,与其同轴有一根紫外管(3),O3在(4)与(2)中生成同时产生的少量NOx被紫外管(3)分解,形成高纯度,高浓度O3。-->附图1为装置的剖面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该装置的最佳实例及工作情况:本技术的结构为一圆柱形金属壳体(1),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6),内与其同轴有玻璃筒(2)内有金属网(5),其上接有-8000-20000伏交流高压,频率为400-10000HZ,峰峰值1000-6000伏,金属筒(4)接地,内部同轴线上有一根直径5-30毫米,长20-100毫米紫外管(3),该装置工作时,高频高压交流窄脉冲电源使金属圆管或圆棒(4)表面与玻璃筒(2)间区域发生强烈而稳定的无声电晕放电,使等离子气团迅速合成浓度和纯度极高的臭氧,其间产生的少量NOx可被紫外管(3)产生的紫外线分解。从而保证了臭氧的高浓度和高纯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浓度、高纯度臭氧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耗能极小,效率高,可产生极高浓度、纯度臭氧又可自行输出臭氧的小型臭氧发生装置。主体结构为一圆柱形金属壳体(4),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6),与外金属筒(4)同轴,有一玻璃筒(2),内壁有金属网(5),金属筒(4)上接地,金属网接高压,玻璃筒内有紫外线管(3),外金属筒壁(4)与玻璃管壁(2)之间有螺旋型隔气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浓度、高纯度臭氧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耗能极小,效率高,可产生极高浓度、纯度臭氧又可自行输出臭氧的小型臭氧发生装置。主体结构为一圆柱形金属壳体(4),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6),与外金属筒(4)同轴,有一玻璃筒(2),内壁有金属网(5),金属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印王德权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